小麥高產攻關實踐教學指導書

2022-09-29 02:06:02 字數 4907 閱讀 8709

小麥高產攻關

實踐教學指導書

王東編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2023年1月

一、播前準備工作

1、每年9月1日—2日,組織全體同學進行小麥種植及高產攻關基礎知識課堂教學(4學時)。

2、每年9月3日—15日,丈量劃分試驗田;各班級查閱文獻資料,制定試驗及高產攻關方案。

3、每年9月16日—30日,各班級根據高產攻關方案的要求,準備種子、肥料等各種試驗材料;測定種子的千粒重、發芽率,計算播種量;進行試驗田的耕翻、耙耮、築畦等田間操作。

(1)一般耕深25—30 cm,耙地要求耙透、耙勻,使土壤上虛下實,底墒充足,以耙碎、耙實無明暗坷垃為宜。

(2)按照試驗及高產攻關方案施足基肥。

(3)平地做畦,要求做畦後地面和畦面都要整齊、畦面細平。畦寬一般在2.5—3.0 m為宜,埂寬不超過40 cm。

(4)播種平均行距一般為25 cm。

(5)播種量=計畫基本苗(萬/公頃)×千粒重(克)/(1000×1000×發芽率×田間出苗率)。田間出苗率根據整地質量和土壤墒情確定,一般為80%—90%。

4、每年10月1日—6日,各班級準備試驗田種植的所有用具;完成種植前的所有準備工作。需要手工播種的班級要稱出單行需種量;有肥料處理的班級要稱出各小區施肥量;需要機器播種的班級要按播種量除錯好播種機;有採用壟作或溝播等非平播栽培方式的班級,需特殊工具的,務必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注意:

務必妥善保管所借用工具,使用後應及時歸還。

二、播種工作

1、播種時間:每年10月7日-12日。

2、播種時墒情:土壤相對含水量75%-80%。

3、播種深度:3-5cm (因試驗設計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三、田間管理工作

1、查苗、補苗: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確保苗全。

2、定苗:於小麥4葉期按試驗和攻關方案要求定苗,並調查記載基本苗數量。

3、劃鋤,苗期遇大雨或澆水後,應及時劃鋤,破除板結,保墒增溫,促進根系下扎。

4、追肥:一般於小麥拔節期(雌雄蕊分化期)追施氮肥。

5、澆水:一般於小麥越冬期(11月底12月初)灌溉越冬水;於小麥拔節期灌溉拔節水;於小麥開花期灌溉開花水。

6、病蟲害防治。

7、小麥蠟熟末期收穫。

四、固定調查專案

1、試驗田基礎地力測定

基肥施前,按5點取樣法,取0-20cm土層土壤樣品,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全氮、鹼解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硫含量。

2、生育期調查

按照小麥各生育期標準(見附件),認真記載小麥播種期、出苗期、三葉期、分櫱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抽穗期、開花期、乳熟期、成熟期。註明具體的年月日。

3、 各生育期群體調查

(1)於小麥四葉期定苗,調查記載基本苗數量。

(2)於小麥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開花期、成熟期,調查小麥田間總莖數。

4、 各生育期個體發育狀況調查

(1)於小麥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調查小麥單株次生根條數和單株分蘖數。

(2)於小麥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開花期、成熟期調查小麥幹物質積累狀況(取植株樣品,查清取樣莖數,洗淨、60℃烘乾至恒重,稱重)。

5、 小麥籽粒灌漿特性調查

分別於小麥開花後0、7、14、21、28、35d, 取麥穗15-20個,60℃烘乾、脫粒並測定千粒重。

6、 產量構成因素調查及田間測產

小麥生育後期調查穗數和穗粒數;成熟期收穫1.5m2,風乾、脫粒稱重測產,取籽粒測定千粒重。

五、自選調查專案

1、葉面積調查

於小麥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開花期、成熟期,取小麥植株樣品,調查小麥葉面積,計算葉面積指數。

2、 旗葉光合特性調查

於小麥開花後0、7、14、21、28、35d,採用光合速率測定系統測定小麥旗葉光合速率、細胞間隙二氧化碳濃度、氣孔導度、蒸騰速率等。

3、其他有條件做的生理生態指標

如冠層光照特性、田間小氣候、土壤硝態氮含量、籽粒蛋白質含量、籽粒澱粉含量、麵粉流變學特性、相關酶活性等。

六、 各班實踐活動組織形式

一般要求每個班級組織6個實踐教學小組,選出班級總負責人和各小組組長。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田間管理和調查活動。

班級總負責人負責組織全班同學討論並編制班級的試驗攻關方案,負責按方案要求組織各組實施田間管理和調查;負責監督、督促和總體協調各組活動;負責在實踐教學環節結束時整理本班級的調查測定結果,編制班級實踐教學工作總結、技術總結,並主筆撰寫科技**;負責在實踐教學環節評審會議上,向評審專家匯報本班級情況。

各小組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成員制定本組的詳細調查專案和調查計畫;按時參加指導教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並負責將指導教師講授的知識及指導意見傳達給本組成員,組織本組成員按時進行田間管理、調查、取樣測定等活動;負責在實踐教學環節結束時整理本組調查測定結果,並編制小組總結。

各個環節的調查及老師組織的田間指導活動,班級總負責人和各小組組長必須參加。

七、 作業

(一)試驗及攻關方案

1、試驗及攻關方案撰寫內容

分試驗方案和攻關方案兩部分內容。

(1)第一部分為試驗方案

撰寫內容參照「山東農業大學大學生研究訓練(srt)計畫專案申請書」的要求,包括:

a、立項依據(專案的意義、現狀分析)

b、專案實施方案及實施計畫(研究內容、試驗設計、測定專案與方法、可行性分析)

c、預期成果

d、本專案的特點與創新之處

(2)第二部分為攻關方案

從以下三方面撰寫:

a、品種選擇及攻關田種植管理計畫(如果採用了新的栽培技術,請說明技術原理、技術要點,以及採用該技術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和預期效果)

b、田間管理技術要點及具體實施計畫

c、調查測定專案及具體實施計畫

2、試驗及攻關方案作業上交要求

(1)班級負責人上交1份班級總的試驗及攻關方案。

(2)各小組負責人上交1份小組試驗及攻關方案或田間管理、調查計畫。

(3)其餘同學,每人上交1份個人田間管理、調查計畫。

(二)試驗及攻關總結

1、試驗及攻關總結撰寫內容

試驗及攻關總結包括工作總結和技術總結,需分別撰寫。

(1)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撰寫:

a、該實踐環節組織工作情況總結(包括分組情況、各組活動情況等)

b、試驗攻關方案實施工作情況總結

c、組織實施工作中的心得體會,存在問題與建議

(2)技術總結

技術總結分試驗總結和攻關總結兩部分內容。

試驗總結,撰寫內容參照「山東農業大學大學生研究訓練(srt)計畫專案結題報告書」的要求,包括:

a、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結果。

b、該研究的意義、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

c、同預期計畫和目標比較,說明存在問題與建議。

攻關總結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撰寫:

a、技術創新要點,或採用新品種、新技術情況

b、攻關田小麥生育特點及產量結果分析

c、經驗教訓,或對提高小麥單產新途徑的認識

2、試驗及攻關總結上交要求

(1)班級負責人上交本班級工作總結、技術總結各1份。

(2)各小組負責人上交1份小組試驗及攻關總結或田間管理、調查結果。

(3)其餘同學,每人上交1份個人調查結果和心得體會。

(三)學術**

試驗進展順利,調查測定資料翔實、試驗結果有一定理論和實踐價值的,請班級負責人主筆,按照《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研究**撰寫格式撰寫學術**一篇,與以上兩項作業一起上交。該專案不作為必須完成的作業,但凡撰寫*****的班級,均可在班級總分上加1~5分,其中優秀的學術**,經指導教師指導,修改後投稿。

附:小麥各生育期標準

小麥從出苗到成熟所經歷的時間叫全生育期。全生育期是由各個外部器官的特徵時期所組成。人們為了便於指導生產,把有栽培意義的器官特徵,加上首尾農事操作,而將小麥生育全過程,分為以下可記性的生育時期:

1. 播種期記載播種的年、月、日

2. 出苗期小麥的第一真葉露出地表2-3厘公尺時為出苗,田間有50%以上麥苗達到出苗標準時的日期,記為該田塊的出苗期。

3. 三葉期田間50%以上的麥苗,主莖節三片綠葉伸出2厘公尺左右的日期,記為三葉期。

4. 分櫱期田間有50%以上的麥苗,第一分蘖露出葉鞘2厘公尺左右時,記為分櫱期。

5. 越冬期北方冬麥區冬前平均氣溫穩定降至0 ℃下,麥苗基本停止生長時,即為越冬期。

6. 返青期北方冬麥區翌年春季氣溫回公升時,麥苗葉片由青紫色轉為鮮綠色,部分心葉露頭時,為返青期。

7. 起身期翌年春季麥苗由匍匐狀開始挺立,主莖第一葉葉鞘拉長並和年前最後葉葉耳距相差1.5厘公尺左右,主莖年後第二葉接近定長,內部穗分化達二稜期、基部第一節開始伸長,但尚未伸出地面時,為起身期。

8. 拔節期全田50%以上植株莖部第一節露出地面1.5 — 2厘公尺時,為拔節期。

9. 孕穗期(挑旗) 全田50%分蘖旗葉葉片全部抽出葉鞘,旗葉葉鞘包著的幼穗明顯膨大為孕穗期。

10. 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麥穗(不包括芒)由葉鞘中露出的1/2時,為抽穗期。

11. 開花期全田50%以上麥穗中上部小花的內外穎張開、花藥散粉時,為開花期。

12. 乳熟期(灌漿期) 子粒開始沉積澱粉、胚乳呈煉乳狀,約在開花後10天左右,子粒含水量在45%左右時,為乳熟期。

13. 成熟期胚乳呈蠟狀,子粒開始變硬時為成熟期,此時為最適收穫期。接著子粒很快變硬,為完熟期。

14. 收穫期記載具體的收穫日期。

附表1表1 試驗田0-20cm土層土壤養分含量

測定時期:

附表2表2小麥生育期調查表

注:**內填寫具體的年月日;如果試驗設計處理較多,可選部分處理調查。

附表3表3小麥各生育期群體調查表(×104·hm-2)

注:(1) **內填寫每公頃群體數量。(2) 群體調查及計算方法:

首先測量攻關田和試驗田小區內小麥平均行距,即小區左側梗中間至右側梗中間的長度除於小區內麥行數。然後在小區內隨機選取兩行,各量取1m的長度數總莖數。最後根據平均行距計算出取樣小區面積及每公頃群體數量。

(3) 如果處理較多可另外附表。

小麥粉作業指導書

1 麵粉生產加工的前期準備工作 1 小麥接收 貯藏。小麥在收購中嚴把質量關,按等級分倉存放,原糧庫應有通風 乾燥 防鼠 防蟲等措施。2 小麥的清理。下麥井後初清篩先去除大型雜質和重型雜質,進入永磁滾筒去磁,通過振動篩再分離輕型雜質和細小雜質,比重去石機最終清除並肩雜質。二 小麥清理 清理達到的要求 ...

小麥粉生產作業指導書

1 麵粉生產加工的前期準備工作 1 小麥接收 貯藏。小麥在收購中嚴把質量關,按等級分倉存放,原糧庫應有通風 乾燥 防鼠 防蟲等措施。2 小麥的清理。下麥井後初清篩先去除大型雜質和重型雜質,進入永磁滾筒去磁,通過振動篩再分離輕型雜質和細小雜質,比重去石機最終清除並肩雜質。2 小麥清理 清理達到的要求 ...

小麥粉生產作業指導書

一 麵粉生產加工的前期準備工作 1 小麥接收 貯藏。小麥在收購中嚴把質量關,按等級分倉存放,原糧庫應有通風 乾燥 防鼠 防蟲等措施。2 小麥的清理。下麥井後初清篩先去除大型雜質和重型雜質,進入永磁滾筒去磁,通過振動篩再分離輕型雜質和細小雜質,比重去石機最終清除並肩雜質。二 小麥清理 清理達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