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詩詞閱讀中的八大注意

2022-09-17 03:27:05 字數 4737 閱讀 7342

李新一、注意詩中的練字

詩的語言是最精練,最純粹的語言。古代詩人是非常注意煉字的,盧延讓「吟安乙個字,捻斷數根鬚」,說的就是煉字。尤其是作為詩眼的字,更是要加以錘煉。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這「鬧」和「弄」字就是古人煉字的結果。上海2023年秋季高考第22題,仔細品味這一詩句中的「霜」「孕」兩字的妙處,考的就是煉字,只不過沒有放在古詩詞閱讀中罷了。上海古詩詞閱讀中直接考查煉字的有2023年春季高考的第16題,作品中「湧」「亂」「飛」等詞頗可玩味,選擇其一進行欣賞;2023年秋季高考的第14題,古人有「七言詩第五字要響。

所謂響者,致力處也」的評述,請以李白詩中的「掛」字為例,加以欣賞。一般古詩詞的煉字,最主要集中在某乙個動詞的使用上,乙個動詞選準了,就會使整首詩頓然生色。

二、注意質疑和比較

對於古詩詞,前入有各種各祥的評價,散見於各類文話和詩話中,其中有的正確,有的不一定正確,有的受到當時時代的限制,如孔子評價《關雎》,說是「后妃之德也」,這就是從其儒家哲學觀念出發對詩歌思想內容所作出的價值判斷,隨著時代的發展愈發失去其合理的依據,同學們完全可以對之質疑,表達新的看法,這也是和二期課改的精神,實行素質教育完全吻合的。近年來的高考古詩詞命題,如上海2023年春季高考的第18題: 「有人評岳飛詞說:

『一種壯懷能蘊藉(含蓄而不顯露),諸君細讀《小重山》。』請結合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談談你的理解。」像這樣的題目,你的理解可以與論家相同,也可以相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023年秋季高考的第16題:

「你是否同意蘇軾對李、徐兩詩的評價,請結合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僅答案就不止兩種,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也可以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圓其說即可。這就引導我們同學破除權威,不信成說,大膽發現,勇於創新,對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是大為有益的。

比較鑑別是一項重要能力,其實鑑賞就是鑑別和欣賞,有鑑別必然有比較,有比較才能分出相同和不同來,分出優劣高低來。所以,近年來的古詩詞閱讀大都考到了比較,多數是同類題材的詩、詞、曲作比較,上海2023年秋季高考甚至考到了詩與對聯的比較。比較仍然是今後高考古詩詞閱讀命題的重頭戲。

三、注意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上海《考試手冊》明確要求: 「能理解常見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對仗(對偶)、誇張、設問、反問、借代、對比、互文、用典、反

復、雙關、映襯、通感等,各有其表達效果。像上海2023年秋季高考的第17題、2023年秋季高考的第16題,都直接考到了修辭知識,2023年秋季高考的第15題,雖然沒讓考生指出是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但你首先必須明確它們分別使用了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方法,不然,各自的表達效果又如何說起呢?所以,常見的修辭方法我們還是要熟練掌握,在此基礎上,理解其表達效果,將知識立意轉化為能力立意。

四、注意詩體及有關文化常識

古詩詞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詩、詞、曲。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又叫今體詩或格律詩(簡稱律詩),包括絕句(律絕)、律詩,絕句分為五言絕句(五絕)、七言絕句(七絕),律詩分為五言律詩(五律)、七言律詩(七律)和排律;詞又稱為長短句,另有「詩餘」之稱,一般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慢曲)三種;曲又被稱為「詞餘」,有南曲、北調之分,一般指的是北曲。北曲又稱元曲,是配合北樂而產生的,它又有劇曲和散曲之分。

劇曲又稱雜劇,是一種以曲詞為主,帶著賓白(對話、獨自)和科介(動作)的歌劇(南曲稱為傳奇)。散曲不是戲曲的組成部分,較近於詞,是作者自己抒情的文體。它合樂不用鑼鼓,故又稱「清曲"。

散曲分為小令和套曲(套數)兩類。小令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首單調的詞,每支獨立。套曲是聯合數支曲子成為一套。

劇曲沒有小令,只有套數。曲與詞一樣,有曲調(又叫「曲牌」),每種曲調都有自己的名稱,都隸屬於一定的宮調。像這一類關於古詩詞體裁的知識都要牢固掌握,上海2023年秋考的第16題、2023年春考的第17題都考的是這方面的知識。

此外,與作品有關的文化常識也是常會考到的內容,像上海2023年春考第17題對杜甫「詩聖」、2023年秋考對辛棄疾號「稼軒」的考查,就是屬於這種型別。

五、注意寫作背景,做到知人論世

詩人寫詩當然是為了抒發他的思想感情,但於何時何地抒什麼情,當然跟詩人彼時彼地在什麼背景下寫作這首詩有關係。因此,了解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做到知人論世,對深入領會和把握這首詩的思想感情與意境大有幫助。高考古詩詞閱讀,—般大家非常熟悉的詩人,像李白、杜甫、辛棄疾等,要求同學們有必要的背景知識儲備,至多在題目中做些暗示,像上海2023年春考第18題,「從詩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本詩寫於安史之亂時期」,就是做了這方面的暗示;,對於那些不熟悉的詩人或者熟悉詩人寫作某首詩的特殊背景,題目中往往有重要注釋或專門的背景介紹,或者詩歌作品中某些字句做了些暗示,像這些細節之處,同學們千萬不能忽略,如上海2023年秋考,杜庠這位詩人是大家不熟悉的,命題人就在詩後下了個小注:

杜庠,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了解了這—點,就明白杜庠為什麼寫《赤壁》這首詩了,對完成第18題,鑑賞詩句「荒磯鷗鳥滿煙蕪」大有幫助;上海2023年春考,因為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是在特殊背景下寫作的一首詩,所以命題人就特地提供了—段背景材料,後面所設定的三道題目都跟這段背景材料有關;2023年秋考,雖然沒有注釋和背景介紹,蔣捷這位詞人我們也比較陌生,但通過詞中「少年」、「壯年」、「而今」等字眼,我們多多少少對詞的寫作背景有所了解,抓住這些字眼,解答後面的問題就容易多了。

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確乎對解題幫助很大。以上海2023年秋考為例,辛棄疾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摸魚兒》?光看小序「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還是不清楚,注釋說的是陳皇后和屈原,不是辛棄疾,所以同學們必須具備有關辛棄疾的知識儲備。

《摸魚兒》寫於宋孝宗淳熙六年(2023年)暮春,辛時年40歲,正值壯年。辛棄疾23歲起兵反金,後率義軍投奔南宋,南歸那年,宋孝宗曾任用主戰派張浚北伐,可兩年後就又和金簽訂了屈辱的「隆興和議」,辛棄疾獨抒己見,先後寫成《美芹十論》、《九議》,上奏朝廷,可朝廷毫不理睬。而今,主和派當道,辛抗金報國、收復中原之志難酬,反從湖北漕運副使任上被調到湖南做漕運副使,離中原更遠了,辛棄疾怎能不是「以酒澆愁」?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不就明白第18題的「玉環飛燕皆塵土」的寓意,不就明白第19一題「『愁』指什麼,為什麼說『閒愁最苦』」了嗎?

六、注意和課內外的勾聯,做到遷移和拓展

高考古詩詞表面上是考課外的,實際上和課內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上海2023年春考杜牧的《過華清宮》,2023年秋考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則直接出自課內;2023年秋考杜庠的《赤壁》和一副對聯,雖然不直接出自課內,但仔細想一想,和課內多篇課文有關聯,如司馬光的《赤壁之戰》、蘇軾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的《赤壁》等。我們一定不能忽視課文的學習,由課內努力向課外拓展,只有這樣,高考

時才能和有關的課文勾聯起來,利用已知解決未知,解答有關問題才能成竹在胸,穩操勝券;另外,我們還要努力擴大課外閱讀,上海2023年秋考考到辛棄疾的《摸魚兒》,同學們如果讀過梁衡的散文《把欄杆拍遍》,對解答題目定會大有幫助。

七、注意詩歌題材,把握詩歌意象

古詩詞中所使用的意象往往跟其題材有關係。像上海2003春考,兩首七絕的題材都是「詠史」,詠史詩往往跟歷史陳跡有關係,於是「華清宮」成為所詠物件,曉風、殘月、荒草、敗績、西風、雨聲等成為這類詩所常用的意象,反映歷史的興衰,表達作者的滄桑之慨。—般來說:

雨意象:一般跟愁思有關,有時也傳達出一種溫潤和暖意。

水意象:傳達的主要是被阻隔的無奈,有時又是傳達離愁、思念之類情感的媒介,有時是兩者完美結合。

月意象:一般跟思念、孤寂、時間有關係。

青山意象:象徵故鄉,棲息身心;暗示虛無,顯示蒼涼;引為知己,安妥靈魂。

落花意象:一般與飄零、感傷、憂鬱、衰敗、死亡有關,有時也寫澄澈心境。

飛鳥意象:與心靈自由的追求、超然高遠的人生境界、遠離塵俗歸隱江湖、遊子的思鄉愁腸、漂泊無定的情緒有關。

鐘聲意拿: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傳達人們一種歡快、熱烈的享受;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傳達隱遁山林、皈依佛門的空寂與恬淡,另有對時間流逝的警示及表達離愁等。

舟船意象:—般與漂泊之感、對自由的渴望有關。

其他如梧桐、松柏、梅花、杜鵑、紅豆、琴瑟、鴻雁、浮雲、秋水、星漢、青鳥、鷓鴣、請纓、折柳、折桂、泰斗等意象,都是古詩詞中常出現的意象,都跟特定的情感內容有關,應注意這方面的積累。

八、注意鑑賞角度,發揮聯想與想象

古詩詞閱讀當然要考到鑑賞,鑑賞要選好角度,一般從乙個角度來進行鑑賞,不要面面俱到。有的題目做了明確要求,像上海 2023年秋考的第18題、2023年秋考的第18題,都明確從乙個角度進行鑑賞;有的雖然沒有明確乙個角度,但我們從題幹的設定,可以知道命題人要求我們從哪個角度進行鑑賞,如上海2023年春考第19題,「作者為什麼要說『月是故鄉明』」?2023年春考的第19題,「聯絡上面的背景

資料,分析在杜甫詩中的『落花時節』含有哪些寓意」,—看就知道是要求從詩歌思想內容的角度來賞析;2023年春考的第16題,「作品中『湧』、『亂』、『飛』等詞頗可玩味,選擇其—進行欣賞」;2023年秋考的第14題,「古人有『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的評述,請以李白詩中的『掛』字為例,加以賞析」,則是要求從用字的角度進行賞析。—般來說,古詩詞鑑賞的角度分為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內容無非是景和情的關係,在古詩詞中,情和景往往是融為—體的,情景交融大致有三種型別:

景中藏情:情中見景和

情景並茂;形式方面則包括語言風格、修辭方法、表達方式、形象、象徵、線索、對比、含蓄、動靜、視聽、遠聽、俯仰、虛實、抑揚、煉字等等。

寫詩需要聯想和想象,讀詩也同樣。鑑賞古詩詞實際上是對詩歌形象的再創造活動,我們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在腦海中重現詩歌畫面,領略詩歌意境。上海2023年秋考的第18題,「甲、乙兩首詩都提供了讓讀者想象的餘地。

請分別說明」;2023年春考的第17題,要求就作品中的畫線句展開想象,寫一段場景描寫,就是對考生想象能力的直接考查。對考生聯想和想象能力的考查,是對考生創造能力的考查,這和二期課改的基本理念相符合,仍將是詩今後高考命題的重點。

高考古詩詞鑑賞八法

詩詞鑑賞是閱讀能力中層次最高的乙個層級,也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較多的一項。怎樣才能迅速而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解讀詩詞的意境 探尋詩詞的主題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突破。一 從詩詞的標題突破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標題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內容,有的標題揭示了作品的線索,有的標題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調。例...

高考古詩詞「比較閱讀鑑賞」新題型分類指導

方法指津 意象就是物象與情意的組合。象即詩中的形象,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一般來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與全篇對應。離開意象,無以談意境。故詩詞中,起點是意象,終點是意境。比較時要做到 披 象 入 意 由...

初中古詩詞鑑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作者 李兆花 新校園 中旬刊 2013年第12期 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是中華民族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搞好初中古詩詞鑑賞教學,對於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文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初中語文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對古詩詞初步的鑑賞能力,並在篇目上達到一定數量的積累。但從當前的語文課堂來看,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