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攻擊性行為個案分析及教育干預策略

2022-09-15 12:39:06 字數 862 閱讀 1422

作者:劉建華

**:《甘肅教育》2023年第07期

〔關鍵詞〕 學生;攻擊行為;個案**;原因分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7—0024—01

攻擊行為也稱侵犯行為,這種行為既對他人造成傷害,還會導致人際關係的惡劣,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從而影響到性格、能力等的正常發展。這是兒童、青少年中一種常見的行為,它的控制、轉化與矯治在個體社會性發展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攻擊行為不僅影響個體心理的健康發展,而且還影響我們整個和諧社會的發展。

對它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控制、減少學生攻擊行為的發生,而且有益於學生社會行為的培養。

一、案例:

阿峰,高一學生,脾氣暴躁。在學校裡,他「目中無人」,我行我素,喜歡在同學面前耍威風,出風頭;衝動、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大發雷霆,經常賭氣。

二、攻擊行為狀況

在校經常當眾頂撞教師,動手傷人事件屢屢發生,嚴重違反學校行為規範,他的行為引起了班上同學的極大反感和任課教師的強烈不滿。

三、攻擊行為的原因分析

1. 個人因素。阿峰情緒暴躁,行事衝動,自制力較差,所以學習效果不理想。

學業成績的尷尬,增強了阿峰的受挫心理,阿峰渴望獲得成功,受人尊敬,打架讓他體會到了一種「駕馭他人的滿足感」,於是,其攻擊性行為越來越頻繁。

2. 家庭因素。阿峰的父母為了生計,日夜奔波忙碌,沒有更多精力和時間與他溝通,又因自身文化素養不高,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忽略了對阿峰精神世界的引導、道德素養的教育。

再加之其父堅信「棍棒底下出人才」,孩子稍有過失就「辱罵加棍打」。父親的粗暴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使他形成了錯誤的道德觀念,認為「以暴力解決人際矛盾天經地義」,進而產生了錯誤的道德行為。

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原因及糾正策略

作者 唐瑋 知識窗 教師版 2013年第02期 摘要 幼兒年齡小,易受情緒支配,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出一些攻擊性行為,尤其是3 6歲的幼兒。本文以小鴻為例,分析了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相應的糾正策略。關鍵詞 幼兒攻擊性行為原因糾正策略 一 案例觀察與記...

幼兒攻擊性行為矯正個案研究總結報告

膠州市機關幼兒園王坤霞 幼兒進入中班後,隨著其生理和認知水平的發展及社會 家庭和 特別是電視的負面影響的日益增強,使其攻擊性行為顯著增多。我園中五班的張強小朋友就是乙個具有較強攻擊性的幼兒。自本學期開始,我就和中五班的兩位教師一起運用代幣制的方法對張強小朋友的攻擊性行為進行矯正研究。所謂代幣制,就是...

關於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分析研究報告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在幼兒園期間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如果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如不及早予以糾正引導,對幼兒的發展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必須加以淡化 糾正和引導。攻擊行為是指對他人進行的有意的傷害,這也包括語言傷害。在幼兒園裡幼兒的攻擊行為主要表現為工具性攻擊和言語性攻擊。幼兒 攻擊性 行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