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

2022-09-11 17:33:03 字數 3958 閱讀 9031

1 適用範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採用沉管灌注樁的工程。

2 施工準備

2.1 原材料要求

2.1.1 水泥:用32.5級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於5%。

2.1.3 石子:卵石粒徑不大於50mm;碎石粒徑不大於40mm;配筋樁石子粒徑均不宜大於30mm,並不宜大於鋼筋最小淨距的1/3。

2.1.4 水: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淨水。

2.1.5 鋼筋:品種和規格按設計要求採用,有出廠合格證及複檢報告。

2.2 主要機工具

2.2.1 振動沉樁裝置有dz60或dz90型振動錘,zjb25型步履式樁架、捲揚機、加壓裝置、樁管、樁尖或鋼筋混凝土預製等,樁管直徑為220-370mm,長10-28m。

2.2.2 配套機具裝置:有下料斗,1t機動翻斗車,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鋼筋加工機械,交流電焊機,氧割裝置,50型裝載機等。

2.3 作業條件

2.3.1 根據現場的地質資料及設計施工圖紙,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

2.3.2 施工場地範圍內的地面、地下障礙物均已排除或處理。場地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對影響施工機械執行的鬆軟場地已進行適當處理(如鋪設礦渣),並有排水措施。

2.3.3 施工用水、用電、道路及臨時設施均已就緒。

2.3.4 現場已設定測量基準線,水準基點,並妥加保護,施工前已按施工圖紙放出軸線、定位點,並已複核樁位。

2.3.5 在複雜土層施工時,應事先進行成孔試驗,數量一般不小於2個。

2.3.6 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一次安全培訓及技術交底。

2.4 作業人員

2.4.1 主要作業人員:鑽機操作工、鋼筋工、混凝土工、焊工、測量工、技術員、電工

2.4.2 鑽機操作工和電工應持證上崗,其餘工種接受安全和技術培訓,並進行施工技術交底。

3 施工工藝

3.1 工藝流程

否 是

3.2 操作工藝

3.2.1 振動沉樁機就位時,應垂直、平穩架設在沉樁部位振動箱應對工程樁位同時,在樁架或套管上標出控制深度標記以便在施工中進行套管深度觀測。

3.2.2 採用預製混凝土樁尖時,應先在樁基中心預埋好樁尖,在套管下端與樁尖接觸處墊好緩衝材料。

樁機就位後,吊起套管,對準樁尖,使套管、樁尖、樁錘在一條垂直線上,利用錘重及套管自重將樁尖壓入土中。

3.2.3 成樁施工順序一般從中間開始,向兩側邊或四周進行,對於群樁基礎或樁的中心距小於或等於3.

5d(d為樁徑)時,應間隔施打,中間空出的樁,須待鄰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50%後,方可施打。

3.2.4 開始沉管時應輕擊慢振。當水或泥漿有可能進入樁管時,應事先在管內灌入1.5m左右的封底混凝土。

3.2.5 應按設計要求和試樁情況,嚴格控制沉管最後貫入度。振動沉管應測量最後兩個2min貫入度。

3.2.6 在沉管過程中,如出現套管快速下沉或套管沉不下去的情況,應及時分析原因,進行處理。

如快速下沉是因樁尖穿過硬土層進入軟土層引起的,則應繼續沉管作業。如沉不下去是因樁尖頂住孤石或遇到硬土層引起的,則應放慢沉管速度(慢振),待越過障礙後再正常沉管。如仍沉不下去或沉管過深,最後貫入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則應核對地質資料,會同建設單位研究處理。

3.2.7 鋼筋籠的吊放,對通長的鋼筋籠在成孔完成後埋設,短鋼筋籠可在混凝土灌至設計標高時再埋設,埋設鋼筋籠時要對準管孔。

垂直緩慢下降。在混凝土樁頂採取構造連線插筋時,必須沿周圍對稱均勻垂直插入。

3.2.8 每次向套管內灌注混凝土時,如用長套管成孔短樁,則一次灌足,如成孔長樁,則第一次應盡量灌滿。混凝土坍落度宜為6-8cm,配筋混凝土坍落度宜為8-10cm。

3.2.9 灌注時充盈係數(實際灌注混凝土量與理論計算量之比)應不小於1。

一般土質為1.1;軟土為1.2-1.

3。在施工中可根據不同土質的充盈係數,計算出單樁混凝土需用量,折後成料斗澆灌次數,以核對混凝土實際灌注量。當充盈係數小於1時,應採用全樁復打;對於斷樁及縮頸樁可區域性復打,即復打超喧斷樁或縮頸樁1m以上。

3.2.10 樁頂混凝土一般宜高出設計標高200mm左右,待以後施工承臺時再鑿除。如設計有規定,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3.2.11 每次拔管高度應以能容納吊斗一次所灌注混凝土為限,並邊拔邊灌。

在任何情況下,套管內應保持不少於2m高度的混凝土,並按沉管方法不同分別採取不同的方法拔管。在拔管過程中,應有專人用測錘或浮標檢查管內混凝土下降情況,一次不應拔得過高。

3.2.12 振動沉管拔管根據地基土具體情況,分別選用單打法或反插法進行。

單打法:適用於含水量較小土層。繫在套管內灌入混凝土後,再振再拔,如此反覆,直至套管全部拔出,在一般土層中拔管速度宜為1.

2-1.5m/min,在軟弱土層中不宜大於0.8-1.

0m/min。反插法:適用於飽和土層。

當套管內灌入混凝土後,先振動再開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為 0.5-1,反插深度0.3-0.

5m ,同時不宜大於活瓣樁尖長度的2/3。拔管過程應分段新增混凝土,保持管內混凝土面始終不低於地表面,或高於地下水位1-1.5m以上。

拔管速度控制在0.5m/min以內。在樁尖接近持力層處約1.

5m範圍內,宜多次反插,以擴大樁底端部面積。當穿對淤泥夾層時,適當放慢拔管速度,減少拔管和反插深度。反插法易使泥漿混入樁內造成夾泥樁,施工中應慎重採用。

3.2.13 套管成孔灌注樁施工時,就隨時觀測樁頂和地面有無水平位移及隆起,必要時應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3.2.14 樁身混凝土澆注後有必要復打時,必須在原樁混凝土未初凝前在原樁位上重新安裝樁尖,第二次沉管。

沉管後每次灌注混凝土應達到自然地面高,不得小灌。拔管過程中應及時清除樁管外壁和地面上的汙泥。前後兩次沉管的軸線必須重合。

4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4.0.1 混凝土受凍

冬季施工,當氣溫低於0℃時,樁灌注混凝土要採取保溫措施,拌和水要加熱,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於50℃。樁頂要保蓋保溫,防止受凍。

5.0.2 含水量過大

雨期施工,當砂、石含水量增大時,應按現場實測資料隨時調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加水量。同時要注意測定地下水位的變化,決定是否進行封底防水。特別要注意與回填層接觸的軟弱土層,在地表水的浸泡下,會變成軟塑狀態,在此段應進行反插,防止發生縮頸。

4.0.3 砼初凝時間短

夏季施工當氣溫高於30℃時,混凝土應摻加緩凝劑.如混凝土停放時間過長,應返回攪拌機,再與一定量的按水灰比的配料進行攪拌均勻後,才能繼續使用。

4.0.4 縮頸

樁灌注混凝土時,如出現縮頸,擴散壓力不夠;或由於混凝土坍落度過小,和易性不好,混凝土不能很快擴散;或區域性受到樁周土回縮擠壓作用。預防措施主要是要嚴格注意控制拔管速度;在軟土層孔段採取反插;在拔管時一定要使管內混凝土面始終高於自然地面0.2m以上;反插時要新增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嚴格控制在8-10cm。

4.0.5 蜂窩、狗洞

施工中如樁體出現蜂窩、狗洞,樁頭鬆散等質量通病,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未按配合比計量、均勻攪拌,或石子級配不好,或坍落度過大,或振拔沉管時未按停拔振動要求操作。

4.0.6 懸樁

施工中如出現懸樁,主要是地下水滲入樁管,使樁底出現一鬆軟層。一般預防措施是:在有水位地層施工,盡量不使用活瓣樁尖;增加樁管內封底混凝土量;檢查樁管端部有無裂縫或缺口,如有裂縫或缺口,必須處理好後再沉管。

5 成品保護

5.0.1 對於中心距小於3.5倍樁徑的群樁基礎,採用沉管法成孔時,應採用間隔施工,以避免影響已灌注混凝土的相鄰樁質量。

5.0.2 承臺施工時,在鑿除高出設計標高的樁頂混凝土時,必須自上而下鑿,不能橫鑿,以免樁受水平力衝擊遭到破壞。

5.0.3  施工完畢進行基礎開挖時,應制定合理的開挖方案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

5.0.4 樁頭外留的全筋應妥善保護,不得任意彎折或壓斷。

5.0.5 冬期施工在樁頂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前,應進行保溫護蓋,防止受凍。

6 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

6.1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6.2 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沉管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

1 施工準備 1 原材料要求 2 水泥 用32.5級普通矽酸鹽水泥或礦渣矽酸鹽水泥。3 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於5 4 石子 卵石粒徑不大於50mm 碎石粒徑不大於40mm 配筋樁石子粒徑均不宜大於30mm,並不宜大於鋼筋最小淨距的1 3。5 水 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淨水。6 鋼筋 品種和...

沉管灌注樁

一 施工準備 1.材料 1 水泥 425 及其以上的矽酸鹽水泥 普矽 礦渣 火山水泥。水泥進場時應有出廠合格 證明書。施工單位應根據進場水泥品種 批號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後才能使用。水泥如 存放時間超過三個月,應重新檢驗確認符合要求後才能使用。2 中粗砂 採用級配良好 質地堅硬 顆粒潔淨的河砂或海砂,...

沉管灌注樁施工方案

2 予制樁尖的位置要經常複核,樁管必須垂直套入樁尖,樁管與樁尖的接觸處應加墊草繩或麻袋,樁管與樁尖的軸線應重合,樁管內壁應經常沖洗,保持乾淨。3 沉管過程中,應經常探測管內有無地下水或泥漿,當發現樁管內水或泥漿較多時,應拔出樁管,採取密封措施,重新安放樁尖後再沉管。4 振動沉管時,必須充分重視利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