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教學計畫李敏

2022-09-11 13:57:11 字數 3456 閱讀 4680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剛邁入小學校門,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學生中的大部分在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還達不到數學學習的初步要求,對數學學習還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他們對數學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這要靠我們不斷地給予激勵,加以激發。另外,其中有部分學生已具備相當的數學底子,這容易造成學生數學學習的兩極化。

因此對這部分學生,我應該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逐步啟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從中體會樂趣。為此,我應該加強教學工作的創造性,靈活並充分利用教材以及教學資源,引導並加強學生之間的協作,在讓底子好的學生不斷獲得新知的基礎上,推進其他學生的進步,使他們能學得好、趕得上,不讓乙個人落下。

本期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點:

1.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做好準備,把需要的書本、學具擺放整齊。

聽課:站要筆直、坐要端正、、靜息要整齊、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等。

發言:要完整、大方、表情豐富。特別想發言也要用表情表達,不能發出雜訊。

書寫:嚴格按照統一要求書的格式寫端正、工整。

2.數學能力的培養。認真觀察、仔細計算、積極思考等。

3.數感的養成。

二、全冊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製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製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

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位置,以及初步認識鐘錶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一冊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熟練地數出數量是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初步知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絡,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絡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演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

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絡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全冊教學建議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數學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教師首先應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文是否完整,老師可以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

老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老師要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師不要急於求成,對學生過早提出統一的、硬性的要求,而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3.引導學生自己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

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願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並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公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康巴什三小李敏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附:教學進度表

2023年8月28日

附:課前三分鐘安排表

2023年8月28日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畫

一 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 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二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 20以內的數和...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畫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計畫 一 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 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二 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畫

一 教材簡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生活中的數 觀察與測量 100以內的加與減和有趣的圖形。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是 一 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二 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三 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