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記》文言知識整理

2022-09-09 03:54:03 字數 1567 閱讀 5084

一、通假字

①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濁而模糊)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異義

1.空中而多竅

古:中間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為得其實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實際上。

三、一詞多義

1.鼓①噌吰如鐘鼓不絕(鼓,名詞)

②微風鼓浪(振動,掀起,動詞)

2.莫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時候,名詞)②故莫能知(沒有人,否定性無定代詞)

3.自①以為得之矣(自己,代詞)

②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從,介詞)

4.焉①彭蠢之口有石鐘山焉(兼詞,相當於「於此」,在那裡)②硿硿焉(相當於「然」,「地」、「……的樣子」,形容詞詞尾)③微波入焉(相當於「於是」,即「到那裡」,兼詞)④如樂作焉(無義,表陳述語氣詞,助詞)

5.餘①餘韻徐歇(剩餘的,形容詞)

②餘尤疑之(我,代詞)

6.得①得雙石於譚上(得到,找到,動詞)

②固得觀所謂石鐘者(能夠,助動詞)

7.搏①水石相搏(擊,拍,動詞)

②森然欲搏人(撲向,動詞)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狀語

①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用船,乘著船)

② 大石側立千尺(側,在旁邊)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夜,在夜裡,在晚上)(二)名詞作動詞

①而此獨以鍾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動用法

①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鳴響)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鸛鶴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④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⑤此世所以不傳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鐘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之)也,而況石乎!

②磔磔(於)雲霄間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於)絕壁之下

(三)賓語前置

1 之人不餘欺也(「不餘欺」即「不欺餘」)②余是以記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語後置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即「鏗然有聲之石」)

(五)介詞結構後置

①得雙石於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

③而大聲發於水上

六、一詞多義:

1、而:扣而聆之(表順接)

徐而察之(表修飾)

空中而多竅(表並列)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表轉折)2、焉:箜箜焉(相當於「然」,形容詞詞尾)微波入焉(兼詞,於此)

3、 因: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趁機)

因笑謂邁曰(於是)

七、重點詞義:

1、 水石相搏(擊、拍)

2、桴止響騰(傳播)

3、餘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這樣)

5、適臨汝(往)

6、余方心動欲還(剛才)(心驚)

7、則山下皆石穴罅(縫隙)

8、涵澹澎湃而為此也(形成)

9、與向噌洪者相應(先前)(應和)

10、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傳也(…的緣故)

《石鐘山記》文言知識整理

一 通假字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 含糊 重濁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 莫,通 暮 晚上 二 古今異義 1 空中而多竅 古 中間是空的 今 天空上。2 自以為得其實 古 那事情的真相 今 實際上。三 一詞多義 1 鼓 噌吰如鐘鼓不絕 鼓,名詞 微風鼓浪 振動,掀起,動詞 2 莫 至莫夜月明 莫 通 ...

石鐘山記知識點整理

石鐘山記 學案 學習目標 1 掌握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掌握本文出現的通假字 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 學習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3 理解作者有疑必察 不迷信古人 反對臆斷 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文學常識 1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 書畫家 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唐...

石鐘山記 知識點整理

石鐘山記 文學常識 1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 他的詞一改詞的婉約,屬豪放派,與南宋辛棄疾並稱 蘇辛 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並稱 蘇黃 書法與蔡襄 黃庭堅 公尺芾合稱 宋四家 2 記 文體名。掌握本文因事說理的發表議論法。3 紀年法 一 干支紀年法,乾即天乾,共十位 甲 乙 丙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