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關鍵部位施工方法

2022-08-30 17:27:04 字數 4366 閱讀 4180

1.測量放線

測量放線是建築施工過程中的關鍵工序,合理安排工程測量是工程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根據本工程測繪院提供的測量控制點和場地的實際情況,本工程平面測量控制網採用由高階網控制低階網的辦法,由高到低設定二級控制網,各控制網之間相互銜接,統一為整體系統,目的以達到縮短測量工作與下道工序的搭接時間,提高工同時確保建築軸線系統的精確、可靠和可操作性。平面控制軸線可採用極座標法測量放序,線,水準線路測量使用精密水準儀採用往返水準測量方法施工。

(1) 由專案安排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太原市測繪院給定的座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軸線控制網。按規定程式檢查驗收,對測量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

(2)測量儀器配備

測量儀器、工具必須準備齊全,其中經緯儀、水準儀、鋼捲尺等儀器、工具必須送到指定的計量所檢定,送檢過的儀器、工具必須保證在有效期內,並保留相應的校準證書備查。配備儀器和工具如下表:

擬配備本工程的試驗和檢測儀器裝置表

所有儀器、裝置都有山西省計量監督檢驗所鑑定證書。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保養,並做好記錄。還應準備測量所需的輔助工具和材料。

例如:線錘、工程線、紅油漆(帶稀料)、毛筆、紅藍鉛筆、水泥釘、鐵鍬、木樁等。

(3)測量的基本要求

a施測原則

嚴格執行測量規範;遵守先整體後區域性的工作程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後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區域性軸線的定位放線。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資料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後再報驗的工作制度。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事實求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

b準備工作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審核圖紙

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築物的位置及座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築物的關係,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絕對標高。在了解總圖後認真學習建築施工圖,及時校對軸線位置圖,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尺寸。

c測量的基本要求

測量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型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範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

根據工程特點及《工程測量》規範,本工程設定測量精度等級為二級,測角中誤差20秒,邊長相對誤差1/5000.

(4)工程控制網

平面控制網及高程點放樣程式

a基礎工程

[, ] → →

→→ [, ]

b地下結構工程

[, ]→ [, ]→ → [, , ]→→ →

c地上結構施工

各層在豎向結構模板拆除後立即抄測建築+0.5m水平控制線並報驗,以便檢查澆注後質量及下一步施工。

→ →→[, , ]→[, , ]→

d 二次結構及裝修工程

→ → [, , ]→

(5)平面控制網測設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

在施工範圍內設立測點,算出方位角及距離,在施工現場內建立合適的測量控制網。採用控制點座標測定,各點進行角度交會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後區域性、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

平面控制網的座標系統與工程設計所採用的座標系統要一致

各級控制網的建立,必須對各控制點相互之間,以及各級控制網之間進行閉合校驗和平差。保證各點位於同一系統。每次使用之前,必須對控制網校核。

隨著施工的進度,按重要性原則定期對其複測,以求得控制網穩固不變和防止地面變形、沉降或其他原因導致的控制點移位。加強對各級控制點的保護。其他各級控制網如遭遇破壞,由上級平面控制網來恢復。

控制網建立完畢,交監理方複核確認。

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

選點應在通視條件良好、網點穩固狀況、方便安全、易保護的地方。

樁位必須用心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並用紅油漆做好標記

(6) ±0.000以下定位測量

a根據設計圖紙及現場實際,作出如下控制軸線:控制住宅樓南北方向的軸線為兩條軸線,東西方向為兩條軸線。這樣既保證了結構施工時整個建築物內部軸線的校核,又保證了施工時有兩橫兩豎四條軸線,從而實現了規方。

在定位過程中依據《測量規程》及滿足工程實際需要,採用建築物二級平面控制網的技術指標:單角測角中誤差<12",測距相對閉合差≤1/15000,採用儀器為科力達全站儀。為達到技術要求,實際操作過程中,測角採用兩測回法,測距為單向測兩次取平均值。

基槽控制樁採用如下方法引測:以樓座的乙個長方向為後視,轉90度角,把兩個短方向向外延長乙個相等的距離,得到兩點,以此兩點作為一條基線,在這條線上做出長方向需要的控制軸線。同樣的方法可以做出短方向所需要的控制軸線。

b地下軸線投測:

該建築物為地下一層,地上十七層,地下部分軸線投測採用外控制的方法,即用基坑四周的控制樁向坑內投測。墊層線及底板線的投測要求較高,投測到基坑內的軸線必須作一次整體的閉合,它是整個結構施工的依據。由於本工程結構為框架剪力牆形式,所以關鍵部位的牆,在彈好其牆線後必須彈上其20cm的控制線,以保證結構向上傳遞時上下兩層軸線能在乙個立面上,達到施工要求的精度。

具體操作時,每段軸線投測完畢後,必須在坑內用經緯儀及鋼尺對其進行檢核,滿足精度要求後,方可進行內部軸線的劃分。劃分的原則是:先整體後區域性,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鋼尺進行量距時必須進行尺長、溫度、高差三項改正。

(7) ±0.000以上定位測量

測量方法

a首層樓面軸線投測:

為了保證足夠的測量精度,滿足結構安裝的精度要求,±0.000以上樓層平面控制採用內控法。根據首層以上各樓層的平面圖,具體的測設過程如下:

①首層底板澆築時,在內控點位置埋設20cm×20cm的鐵件,為做內控點作準備。在首層底板混凝土樓面上通過基坑外圍的軸線方向投設控制軸線。

②利用全站儀對控制基準線及其方向進行校核,滿足精度要求後,把控制主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然後對各軸線組成的方格網進行角度、距離測量,邊角的各項精度指標如下表所示:

③用鋼針在鐵件上沿軸線方向刻劃十字線,其交點即為首層布設的內控點,在交點上鑽一小孔以直徑小於1mm的銅絲鑲入,並做施工期圍護,作為以上各樓層平面控制的基準點,這些點所組成的方格網即為±0.000以上各樓層的平面控制網。

④在±0.000以上各樓層底板施工的過程中,要預先在內控點區域上方相應位置預留乙個15cm×15 cm的孔洞(雷射洞),用於內控點的豎向傳遞。

⑤首層各內控點的1.0m範圍內嚴禁堆放各種材料和雜物,雷射孔洞嚴禁堵塞,以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直至結構封頂。

b地上樓層的軸線投測:

①內控點傳遞:

本工程採用雷射鉛直儀配合經緯儀進行豎向軸線傳遞,將雷射鉛直儀架設在首層內控點上,接收板放在待測樓層的相應預留洞口上,對中、整平鉛垂儀後,開啟發光電源並調整光束,直至接收板接收到的光斑最小、最亮。慢慢旋轉鉛直儀,每轉90度停下來觀察光斑的變化,最後接收板將得到乙個雷射圓,當該圓直徑小於2mm時,圓心即為該控制點的接受點,然後依次投測所需其它控制點。

②軸線放樣:

利用光學經緯儀和50公尺鋼尺對待測樓層的接收點所組成的軸線矩形進行角度、距離的測量。滿足精度要求後,即作為該樓層的平面控制網,以此放出各條軸線及其20cm的控制線,並用紅油漆將平面控制網作好明顯標識,作為該層結構向上傳遞的依據。

為了避免雷射垂準議在使用過程中,因傳遞高度而出較大誤差,所以本工程主控制點在10層樓板上換點,焊上10公分見方的3厚鐵板,在鐵板上設點。

軸線投測及傳遞誤差符合下表:

c 投測方法

安置:將三腳架置於測站點上,儀器安裝在三腳架基座強制中心孔內,鎖緊基座制動手輪,使儀器穩固。調節三腳架高度,使望遠鏡使準軸約於人眼等高,並使儀器圓水泡居中,旋轉儀器目鏡,使分劃板刻線清晰,轉動調焦手輪,使隊中標誌成像清晰。

整平:轉動儀器照准部,使長水準器與任意兩個腳螺旋的連線平行,以相反的方向等量轉動此兩腳螺栓,使氣泡正確居中。將儀器轉動90°,旋轉第三個腳螺旋,使氣泡居中。

用上述方法反覆調整,直到儀器旋轉到任意位置,水準泡最大偏離值都不超過四分之一為止。

對中:先旋轉對點器目鏡,使分劃板清晰,再旋轉對點器調焦手輪,使對中標誌清晰。滑動儀器,使測站點居於分劃板的十字絲**。

將儀器照准部轉動180度後檢查儀器對中情況,然後擰緊中心固定螺栓。儀器整平後再精確對中一次。

照准:先轉動望遠鏡目鏡使分劃板十字絲清晰,再轉動調焦手輪使目標在分劃板上成像清晰,並盡量消除視察,及當觀測者輕微晃動眼睛時,十字絲與目標之間不能有明顯的移動,若有則繼續以上步驟,直至滿意為止。

向上投點:如果儀器已校正好,當儀器整平後,則視準線可以作為垂準線,只需一次觀測精度也足夠了。但為了進一步提高垂準精度,可以將儀器照准部旋轉180°,獲得第二個觀測值,取其中數(中點)就是正確的垂準位置。

量時,在首層控制點上架設雷射鉛垂儀,調置儀器對中整平後啟動電源,使雷射鉛垂儀發射出可見紅色光束,控制到上層預留孔的接受靶上,檢視紅色光斑點離靶心最小之點,此點既為第二層上的乙個控制點,其餘的控制點用同樣方法向上投測。

關鍵部位施工方法

一 地下室挖土後,對圍護結構每天有專人負責觀察,發現異象及時進行處理,以防萬一。二 地下室重視施工接縫,做好防水層操作,按設計按規範要求施工。三 地下室施工從挖土方開始,做到搶時間 趕速度,力爭工期。四 立柱上部一節支模預留好大小梁斷面尺寸及正確標高標準,拆模時仍保留上部一節,一次性到位,使每個柱樑...

關鍵部位施工方法

門窗工程 施工方法及要點 1工藝流程 彈線找規矩 門窗洞口處理 安裝鏈結件檢查 門窗處理檢查 安裝 四周嵌縫 五金配件 清理。2門窗框成品堆放 保管 吊裝。進入現場安裝前,工程負責人必須對門窗安裝隊全體人員進行施工交底,並有書面交底材料存檔,同時提供安裝基準線。3塑料門窗組裝技術要求 門窗進場前必須...

第五章關鍵部位施工方法

第一節 測量放線 一 施工要求 工程平面較為複雜,平面定位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應引起技術人員的足夠重視。要選派測量技術高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進行測量操作。1 技術要求 所用的測量儀器 經緯儀 水準儀 鋼捲尺 必須檢驗合格 且在鑑定週期內。不合格的一律不許使用。測量人員必須培訓上崗。允許偏差應符合規範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