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知識點

2022-08-26 05:06:04 字數 1628 閱讀 1836

各位同學:在抄寫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我給的格式抄寫。這樣一目了然,不要把所有的內容抄寫在一起,這樣含糊不清。

一、通假字

1、「闕」同「缺」:缺口。

2、「轉」同「囀」:聲音曲折。

二、一詞多義

1、其(1)其間千二百里:這,指白帝城道江陵(2)飛漱其間:代詞,它們,指「怪柏」

2、絕(1)沿溯阻絕:斷(2)絕山獻多生怪柏:極(3)哀轉久絕:消失

3、自(1)自三峽七百里中:在(2)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三、古今異義

1、至於古義:到今義:(1)表示達到某種程度(2)表示另提一事

四、詞類活用

1、奔:動詞作名詞,賓士的快馬。

五、 雖(1)即使——表示假設關係(2)雖然——表示轉折關係

六、特殊句式(1)朝發白帝:即「朝於白帝發」省略介詞「於」(從)

知識點:

1、文章結構層次

第一層(1—3句)寫三峽兩岸的山。

第二層(4—5句)寫夏水。

第三層(6—7句)寫春冬之景。

第四層(8—9句)寫三峽的秋天之景。

2、課文通過對三峽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寫,表現了七百里三峽的壯麗風光。

3、文章描寫有動有靜,有張有弛。寫山為靜,文氣平靜舒緩;寫夏水為動,文氣激烈緊張;寫春冬景色靜中微動,文氣輕鬆曉暢;寫蕭瑟之秋,文氣轉為沉重、弛緩、淒清、悲涼。

4、課後習題一:因為「峽」的意思就是:兩岸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峽」,所以寫峽必定要先從山寫起。

而三峽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著寫誰。寫水先寫夏水,然後寫春冬之水,因為夏水最盛,最為凶險、迅疾,最具有特點。最後描寫三峽之愁的悲涼氣氛。

5、第一層中作者抓住峽江的特點來寫。①句寫山的長、多。②③句寫山陡、高、以及江面的狹窄。「自非」一句是從側面渲染了山峰之高峻、江面之狹窄。

6、第二層中作者沒有按四時先後一一來寫,而是順上層山勢高峻,江面的狹窄之勢先寫最盛的夏水。突出夏水的凶險、迅疾特點。其中「雖乘奔……疾也」一句則用了作比較的方法體現迅疾。

讀起來既感到驚心動魄,又使人感到豪氣萬張。

7、第三層中急轉直下,文氣由緊張激烈變得輕鬆曉暢,向人們展現了一幅有動有靜、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素湍……倒影」是俯視,「絕巘……其間」是仰視。「良多趣味」則是直抒胸臆,由衷的讚嘆。

8、第四層寫三峽的秋天景象。本層又和上層歡快明朗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全層籠罩著悲寂、淒涼的氣氛。

9、最後用當地流行的漁歌作結,「淚沾裳」把自然景物與人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側面表現了三峽漁民船伕的悲慘生活。最後兩句歌詞的意思是:巴東三峽當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幾聲我的眼淚就沾濕了衣裳。

(三峽指的是長江上游四川、湖北兩省之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10、文中採用「互文」修辭的句子:乙個變成兩個

(1)「重巖疊嶂」:即「重疊巖嶂」:重重疊疊的岩石直立地像屏障一樣。

(2)「隱天蔽日」:即「隱蔽天日」: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

(3)「林寒澗肅」:即「林澗寒肅」:樹林山澗裡一片清冷寂靜。

11、文中採用「並提」的修辭:兩個合成了乙個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見月亮。

(2)「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即「則素湍回清,綠潭倒影。」: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三峽》知識點總結

一 文學常識 作者 酈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 散文家 三峽 一文出自 水經注 這是記敘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二 整體感知 作者通過對三峽地適合四季景色的描繪顯示了祖國山河的雄偉秀麗,表現了他熱愛祖國山河的深厚感情。三 文言知識 通假字1 略無闕處 闕 通 缺 空缺 2 哀轉久絕 轉 通 囀 聲音...

三峽中考知識點整理

一 文學常識積累 本文選自 作者 北魏家,范陽涿縣人,撰一書。答案 水經注疏酈道遠地理學水經注 二 字詞句積累 一 看拼音寫漢字或看漢字寫拼音 略無闕處 重巖疊zh ng 曦月 夏水xi ng陵 沿溯阻絕 素tu n綠潭 飛漱其間 清榮峻m o屬引悽異 多生怪柏淚沾裳 答案 qu 嶂x 襄 s 湍 ...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 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2 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 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3 教育學生應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演唱了解江南民歌的 風格特點及方言特點。教學難點 學生對江南民歌的 風格特點及方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