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總結 所得稅

2022-08-22 23:57:07 字數 2954 閱讀 4300

關於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

大家總分不清楚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的關係。其實也比較簡單,所得稅是什麼?是你應該交給稅務局的稅款,就相當於是你孝敬給婆家的見面禮一樣,見面禮是誰說了算呢?

是稅務局說了算,因為規矩肯定是婆家定的,或者說婆家這個行業裡面的規矩啊。交多少稅是稅務局說了算了,因此你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所得稅費用相當於是娘家,就是當期認可的費用,首先所得稅是企業的一項費用,影響的是淨利潤。

也相當於是娘家給你的錢,然後你拿著這錢去給婆家見面禮。婆家和娘家畢竟還是兩家,所以兩家的規矩肯定不一樣,娘家給的錢不是多了肯定就是少了,一般情況正好的情況少,這也就是稅法和會計經常有差異,然後需要納稅調整的原因。

所以從上面就可以看出來,所得時其實是稅務局方面要求當期繳納的稅款,所得稅費用是當期會計上應該確認的費用,也就是說稅務局讓你交多少錢,不一定都是你當期的費用,原因就在於稅務局和會計處理有的是不一樣的,那麼一般情況都是需要納稅調整的。這就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所謂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說資產和負債的餘額概念問題,既然會計和稅務上處理有差異,那麼確認的資產和負載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也會有差異,屬於暫時性差異範疇一般會通過遞延所得稅的形式來體現。為什麼有個遞延所得稅科目呢?就是因為會計上不一定全部認可當期應交所得稅。

所以有了下面的公式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其實這個公式是可以簡化一下的。

應交所得稅=(企業會計利潤-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率

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率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率

所以當期所得稅費用=企業會計利潤*所得稅率(會計利潤為調整完永久性差異之後的會計利潤)

關於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顧名思義就是暫時是存在差異的,言外之意就是最終會殊途同歸,「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因此判斷乙個差異是不是暫時性差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後會計和稅法的處理是不是一樣了,是不是最終原則是一致的。比如一項收入確認,是不是最終都要確認收入,僅僅是暫時會計和稅法有爭議呢。

那怎麼進一步去理解暫時性差異的含義呢?那應該從科抵扣暫時性差異和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兩方面去理解。

什麼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分為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和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什麼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舉個例子,會計上當期計提了折舊100萬,風風火火到稅務局報稅了,稅務局一看覺得100萬太多,想讓稅務局今年喝西北風去嗎?

不行,少計提一點,直線法50萬吧會計一聽就急了,怎麼不讓我扣除呢?講出個道理來!稅務局就說了:

別急,這是可以抵扣的,現在不可以,以後會讓你扣除地。所以科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本質就是說當期稅法上不允許會計扣除,允許以後在稅前扣除。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包含的範圍,會計上多計提了費用或者少確認了收入。

比較經典的一些案例:會計多計提折舊;售後回購(會計當期不確認收入,但稅法確認)、資產減值(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都是當期不允許稅前扣除的)。對於資產減值來說,稅法上不認為資產減值了,因為會計上都是自己估計的,沒有什麼依據,估計這個東西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誰也說服不了誰,那麼為了防止扯皮,稅法就一概不予以承認,免得會計上隔三差五的計提一下減值少納稅。

用乙個比喻就是說會計是性情中人,整天疑神疑鬼;稅法則比較現實,沒有把握的事情寧願不相信。

什麼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又該怎麼理解呢?還是舉個例子,比如會計上分期付款銷售商品了,一次性按照折現以後的公允價值確認收入了,風風火火又跑到稅務局報稅去了,稅務局一看,交這麼多稅?想讓我們以後喝西北風啊!

這次少交點吧,以後再說!況且分期收款銷售出去的,請問你收到錢了嗎?沒有收到錢交什麼稅?

全交稅了以後拿什麼生產?什麼時候收到款項了再來報稅,有多大能力就交多大稅嘛。其實稅法上就是規定對分期收款銷售的情況,合同規定的收款日期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也就是說以後收到的時候確認收入再去納稅。

所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意思就是說當期不需要需要,以後的這部分收入才需要納稅。所以要注意這個字面意思,應納稅是指以後才應該納稅。因此當期稅法上確認的收入要小,會計上多餘確認的收入就形成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可抵扣還是應納稅說的都是未來的情況,就是說未來可以許抵扣和應該納稅的,其實這也告訴了我們乙個資訊,確認遞延所得稅找差異關鍵是找什麼?關鍵是找會計和稅法上當期處理的差異在**,這個差異就是當期的暫時性差異發生額,那麼應該確認多少遞延所得稅直接乘以稅率就可以了。

什麼是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其實重點不在所得稅上,而在於遞延上,所謂遞延就是當期不確認為所得稅費用,而是要以後進行確認的。之所以出現遞延所得稅,是因為稅法上讓你繳納的所得稅不一定是會計上確認的所得稅費用,兩者的差異應該怎麼辦?通過遞延所得稅來解決。

所謂的遞延所得稅就是說當期稅務局和會計打架了,遞延所得稅來化解矛盾了,所有的差異以後慢慢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說當期會計上多扣除了,少確認了所得稅費用,也就是相當於是當期多交了所得稅了,那麼多交的部分怎麼辦?想起了之前的待攤費用了,那麼在這裡就是遞延資產性質了,以後攤銷到所得稅費用中,因此叫做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意思就是說當期多確認了所得稅費用了,相當於是少交了所得稅,那麼多確認的所得稅費用怎麼辦?

同樣想起了預提費用這個科目了,屬於負債性質,那麼就是遞延所得稅負債了。因此遞延所得稅的作用就是調節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和應繳所得稅的差別。

關於遞延所得稅的計算

大家在計算題目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告訴你所得稅率會發生變化,如果這個變化是預先可以知道的,那麼就應該按照新的稅率確認遞延所得稅;如果這個稅率變動是不可預知的,那麼還是應該按照舊的稅率確認遞延所得稅。為什麼?就是因為有乙個原則,遞延所得稅要按照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期間稅率計算。

那麼對於當年變動的所得稅率了,不僅當期遞延所得稅需要按照新的稅率計算,期初的遞延所得稅也需要按照新的所得稅率追溯調整。這種情況怎麼計算當期的遞延所得稅發生額呢?發生額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期初的遞延所得稅的調整變動;第二部分是當期暫時性差異的發生額引起的遞延所得稅變動。其實只要把握好這兩部分就能計算清楚。當期的暫時性差異發生額,很多人喜歡用計稅基礎去考慮,其實更簡單的方式就是計算當期會計和稅法折舊、攤銷等等的差異就可以了。

中級會計實務《2019》第十六章所得稅

第十六章所得稅 一 單項選擇題 1.長江公司於2015年6月15日取得某項固定資產,其初始入賬價值為36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淨殘值為0。稅法規定,對於該項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為15年,折舊方法 預計淨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則2015年12月31日該項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為 ...

會計中級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第十五章所得稅

第十五章所得稅 第一節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一 所得稅會計概述 所得稅會計是針對會計與稅收規定之間的差異,在所得稅會計核算中的具體體現。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 所得稅 採用了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 負債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確定的賬面價...

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 股份支付 10 15

2015年中級會計職稱 中級會計實務 知識點 股份支付 10.15 股份支付 定義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1.換取職工服務的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對於換取職工服務的股份支付,企業應當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應在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