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堂教學應強化「三環追求「三境」

2022-07-16 05:09:04 字數 2314 閱讀 6697

內在需要是產生言語表述動機的「推力」。當某乙個體缺乏「什麼」訊號反映到大腦後,便會促使該個體產生滿足這種需要的動機。比如嬰兒有了飢餓感,他就會產生覓食的想法,就會在這種言語表述動機的驅使下發出「哇哇」的哭喊聲。

這哭喊聲,其實就是嬰兒的言語。當然,這哭喊聲是初級的本能言語。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動機、行為的聯絡是直接的、貫通的。

需要與動機的聯絡是多樣的:滿足間乙個需要可能會產生多種不同的動機;一種特定的動機常常是幾種需要賴以表現的共同途徑。另外,需要與動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相連的,但它們也偶然分開。

有的需要只有在出現了相應的目標,具有滿足希望和可能的情況下,才能發展成為現實的動機。形成言語表述動機的另乙個決定因素是外部誘因,它是產生言語表述動機的「拉力」。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言語表述並不都是內在需要的驅使。

如言不由衷的隨聲附和;嚴刑逼供下的屈打成招等,並不是個體缺乏什麼,而是外部某種因素的誘導或迫使,但就其實質而論,它依然是基於個體對某種行為後果的認識而產生的。將以上兩條形成表述動機的根由綜合,我們借用《相似論》中一句話「相似的基因、相似的條件和環境產生相似的結果。」所以,正確的作文教學的運作程式,首先是創設與相似基因的學生具有相似性的條件和環境(即相似的外部誘因),從而拉動他們的內需 (即相似的內部需要)轉化成寫作動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這也就是說,要重視對作文起跑線設定在何處的**,重視對創設與學生的需要和轉化為表述動機相似的條件和環境研究。一改盛行多年的只看重小學生寫成的文章是不是達到了要求與規格,不斷強化如何審題、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結尾等一系列技術操作層面訓練的做法。在摸清學生的內需,創設與之相似的外部環境與條件,培育表述動機,減少限制,大提倡自主寫作、樂於表達上下功夫。

先說摸清學生的內需,創設、提供與之相似的外部環境與條件,培育表述動機的問題。按奧爾德弗在《人類需要新理論的經驗測試》一文中對馬斯洛需要分類的修正,人的內在需要大致可以分為3種:一是生存的需要,包括心理與安全的需要;二是相互關係的和諧的需要,包括有意義的社會人際關係;三是成長的需要,包括人類潛能的發展、自尊牙口自我實現。

總之,人的內在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分層次的。而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內需更多的是後二者。也就是說,如果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能夠提供滿足後二者需要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學生的內需就能夠轉化為表述的動機。

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所說:「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裡所說的「實際」,既包括他們的內需,也包括他們所處的外部環境與條件。

換句話說,作文教學就是要創設乙個與學生現實生活相似的,但又是虛擬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參與活動的程序中,滿足他們協調相互關係,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將內需轉化為習作衝動。現在,就讓我們看乙個較為成功的案例吧!前不久,一位青年老師上了一節《學寫解說詞》的作文課,下面是這節課的片斷:

師:同學們,前天,我們參觀了學校新近改建的圖書館,大家還有印象吧?為了讓慕名來我們學校參觀的客人能更好地了解學校圖書館的情況,上個星期,學校給改建的圖書館拍攝了一段電視錄影。

現在,這段錄影片還缺少一段合適的解說詞。因此,學校想在我們五年級徵集這段錄影片的解說詞。今天,老師借來了這盤錄影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在****錄影帶的同時,老師一邊領著學生回憶參觀的過程,一邊做適當的提示。)

師:看了這段錄影,你們覺得怎麼樣?願意不願意,能不能給它配上一段解說詞?(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願意」。)

師:剛才**的那段錄影大家可能還沒有看清楚,那就再看一遍。(第二遍**錄影)

師:你們看明白了嗎?那好,現在,就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前天參觀的情景,想一想,如何給前來參觀的客人做介紹。

(教室內沉寂了一會兒)想清楚了嗎?誰想對前來的客人說一說?(學生紛紛舉手)大家都想說,咱們現在不說,請)丁開本子,把自己要說的話用筆迅速地寫下來!

(教師留下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安安靜靜的環境中動筆寫草稿。)你看!在這段教學中,教師至少注意了這樣兩點:

第一,他用現代教學手段再現了學生曾經親身體驗過的真實情境啟用了儲存在學生腦海中相關的事件影象、情景的記憶,使學生的寫作變成了「有公尺之炊」。第二,他創設乙個「讓慕名而來我們學校參觀的客人能更好地了解學校圖書館的情況」的交際環境和目標。這樣做,一方面為滿足學生與別人溝通與實現自我的內需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條件,為內需轉化為表述動機注入了足夠的動力;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的交際活動有了較為明確的物件……「慕名來我們學校參觀的客人」,讓學生明確了交際的物件和交際活動的潛在價值。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條是通過了情景的創設,把「學寫解說詞」變成了學生的願望、動機。

事實證明:在此情景之下,學生乙個個文思敏捷,下筆如神。僅僅用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每個人都能寫了平均370多字基本通順的草稿來。

由此也充分證明:作文也並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難事,只要學生擁有了相似的交際情境,明確了交際的物件,並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將內需轉換成表述動機,他們就會自動進入不吐不快、欲罷不能的境界。

三環節課堂教學反思

堽城鎮第一小學蘇凡同 三環節課堂教學早已深入人心,我在三環節教學中發現了不少問題,帶給我許多困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教育突出的特點是以生為本,不但高度尊重學生,而且充分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出來。如果課前學生沒有做好深入地預...

「導 學 行,三環三步」課堂模式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課改模式探索 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裡的 發展 包括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與人合作能力 資訊收集與處理能力 學會辦事的能力 獨立生存的能力。為了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我們的課改應該從幾個具體的目標著手。一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而應該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

參加《廣西第三屆小學作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心得體會

2011年5月10日至12日,廣西第三屆小學作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桂林市體育館舉行,有來自全區多所學校的教師,教研員,以及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做專題講座 上觀摩課。我很感謝學校領導給我親臨活動現場聽課的機會。也許是因為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所以聽得特別仔細。在活動中,我真正領略了參賽老師和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