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變自己嗎,請看此6法門

2022-07-13 12:51:06 字數 1734 閱讀 9510

我總是有看不進去書的時候,或者兩天三天都不愛看書,時間過的很快,如果不及時解決問題最後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朋友其實也是這樣,打來**問我書看的怎麼樣?或者擔心自己不知道該怎麼看,其實我們都應該明確一點就是行動起來。

當看到這個nac神經鏈調整術後,我發現是潛意識在左右著我們,在陳安之的講話中提到,當乙個人下定決心想去**的時候就想控制自己不去吃巧克力,可是當他看到巧克力之後,卻說 「我不吃巧克力,肯定不吃,堅決不吃」,甚至扭過頭去不去看它,可手還是不自覺的拿起巧克力吃了起來。還有乙個人決心要戒菸,當然他也下了很大的決心,而且很成功的戒了七天時間,可是當朋友再次看見他的時候他依然抽著煙。呵呵,聽了這些故事都覺得是很西現實的事情,可真到了自己身上又該怎麼解決呢?

究竟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看書效率呢?以下是「nac神經鏈調整術六大步驟」的原文,看看是否能對我們真的有幫助:

兩個信念

1、 改變是可以馬上做到的。不能因為自己懶或不願快些改變,就說立即改變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只要有決心就能做到。

2、 要對改變自我負責,若是沒做好可別怪罪別人。這個責任事實上又分三個部分:

a、 確信有些事必須改變。而不是應當改變。例如,你一直不快樂,如果用乙隻槍對著你說,如果你不在十秒內改變你的態度就開槍,你會怎樣。

槍激起他的意願。改變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意願的問題。

b、 確信必須是我改變,而不是其他人。自己才是改變的主角。

c、 確信自己有能力來改變。

如果你不具備上述三個信念卻想改變,我可保證即使改變了也只是暫時的。

nac神經鏈調整術六大步驟

1、 明確你想要的,以及什麼原因阻止你達成你想要的。

a、 確定什麼是你真正要的,而要的越明確越具體就越能發揮力量,快速達成目標。

b、 必須明確是什麼阻礙了我們所要得到的。阻礙我們改變的就是因為我們把改變和痛苦連在一起。

c、 是想要還是一定要。

2、 找出改變的著力點,即找出改變的意願,認定不變會有很大的痛苦,而現在就變會有很大的快樂。人之所以要行動,只有兩個原因就是逃離痛苦,追求快樂。逃離痛苦對人的影響力大。

--將意願激發到一定要的程度。

a、 加大自己的痛苦。「假如你不改變的話你會不會實現你的夢想?」「假如你一直維持現況你能得到你要的嗎?

」「你願意一輩子就這樣過嗎?」「你生下來就只為過這種生活而已嗎?」「你帶給你喜歡的人就是這樣子嗎?

」b、 增加你的快樂。「如果你改變了,你的自信心會不會增強?」「這樣可不可以實現你的夢想?

」「可不可以開你想要的車子?」「可不可以住你想要的房子?」「可不可以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

」「可不可以結交更多的朋友?」

c、 不改變的後果是什麼。「目前因為你的不改變你的自信心減少了多少?」「有多少人在嘲笑你?」「因為你不改變你失去了多少成功的機會?」「如果這樣持續一輩子的話,你會怎樣?」

3、 打斷舊有的慣性,中止你舊有的行為模式。做一些獨特的事來打斷自己的慣性。如想**,就在吃飯吃得很享受時,站在桌子上大叫「我是一頭豬!」。改變是快樂,不改變是痛苦。

4、 輸入新的方法。找出行為的替代品。

5、加強神經鏈。潛意識無法分辨事情是真還是假。只要我們不斷的想象、重複並且相信,它都會變成事實。

通過視覺化想象來加強。想象你成功的情形。建立心錨,在乙個人情緒很興奮的時候某個事物不斷重複出現。

建立正面心錨,聽rocky**精神達興奮時,拍手喊「yes!」任何行為只要不斷的重複的加強,它終究會變成乙個習慣。任何行為只要不去加強它,這個行為最後一定會消失。

定期加強、不定期加強、超級大獎勵、意外獎勵。時機。

6、 測試一下效果。

改變自己的理由

一定要,沒有任何藉口,改變自己命運的50個理由!1 正面的思想,積極的人生是所有人都渴望的,我要做乙個好人,好好的活著,為自己,為親人,為朋友,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2 生下來,我和別人一樣,一無所有,26年後,我還是一無所有,而且負債,為什麼會這樣,是我沒有努力,是我不夠優秀,還是我真的不如別人,...

從改變自己開始

龔麗我不得不承認,在這一年的課改實踐中,從邯鄲學步的模仿到自我反思成長 從焦慮質疑到從容適應,感覺自己的工作一直處於雜亂無章的狀態。直到那次次班主任培訓中,親自聆聽了全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周紅五教授的對教師心理的剖析與輔導,全國著名專家型班主任鄭學志和餘國良老師的經驗分享後,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業...

改變自己勵志名言

1 只有徹底的行動,才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周圍社會的唯一途徑。2 難行能行,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3 環境永遠不會十全十美,消極的人受環境控制,積極的人卻控制環境。4 成大事不在於力量多少,而在能堅持多久。5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6 知識給人重量,成就給人光彩,大多數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