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實習指導書

2022-07-11 11:36:05 字數 4844 閱讀 1561

第一部分:實習的目的和要求

一、 教學實習目的

磁法勘探本身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其基本理論,但學習磁測工作方法技術及儀器操作等尚需通過教學實習來完成。在實習階段應達到以下目的:

1. 鞏固和加深對課堂理論教學的認識和理解;

2. 初步進行野外工作方法技術的基本訓練,了解和熟悉磁法野外工作的全過程,掌握磁異常資料的採集、整理及解釋的基本技能;

3. 了解磁測工作設計書的編寫方法;

4. 掌握生產報告的編寫方法;

5.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肅認真、不怕困難、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

二、 教學實習要求

應基本掌握以下內容:

1. 測區、測網和工作比例尺的選擇、測網的敷設方法。

2. 磁測精度的確定及保證精度的措施。

3. 磁測野外工作的基本過程

(1) 儀器效能的檢查及調節;

(2) 儀器一致性的檢查;

(3) 基點的選擇方法;

(4) 基、測點磁場觀測方法和技術要求;

(5) 日變站的建立及日變觀測方法。

上述各項要求,也為實習期間的講課內容。

第二部分:教學實習內容

一、 磁法勘探工作簡述

磁法勘探工作和其他物探方法一樣,通常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即在接受任務後進行有關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實地踏勘和編寫工作設計階段;野外施工、資料採集階段;資料處理、資料解釋階段和編寫成果報告階段。上述各階段在教程中都已論述,而且在地質礦產部所制定的《磁測工作規範》中都有更詳盡的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可做為指導。

工作中應注意的幾點:

1. 工作設計書必須慎重制定及嚴格執行

物探工作的設計書是施工的依據、完成任務的基礎。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及參加單位的多少,可按專案編寫,也可在總體設計書的指導下,分別編寫本單位的工作設計。

在編寫設計書之前,要盡可能地收集有關資料並進行分析,結合工作任務及實地踏勘等,慎重進行設計書的編寫。

在完成工作設計之後,必須由下達任務的上級單位審查批准,正式下文後,才能在工作中實施。

在施工中若發現情況有變化,需要修改和補充設計書時,應由施工單位據實提出書面意見,報原審批單位,經審批同意後才能實施。

因此,物探工作設計書是施工的「法規」,應合理設計,嚴格執行。

2. 磁測精度的選擇

它是工作設計書中需要確定的一項重要指標。

因為磁測精度的選擇與地質任務、磁測儀器的選擇、工作效率及效果的好壞都有密切的聯絡,故要合理確定。按磁測觀測精度的均方誤差的大小分為:高精度磁測(均方誤差小於±5 nt)、中精度磁測(均方誤差在±6 nt~±15 nt之間)和低精度磁測(均方誤差大於±15 nt)。

在《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定》中,將觀測精度的均方誤差小於±2 nt的定為特高精度磁測。

所以應該根據工作任務和探測物件中最小有意義的磁異常強度來確定磁測精度。

3. 實踐、認識及提高

物探工作是一項調查研究性很強的工作,是不斷實踐、認識,不斷提高的過程。最終地質解釋的結論是否符合客觀實際要從工作進行之初就開始注意,要認真分析、篩選、積累資料,經鑽探驗證後,尚需補充磁性測定等工作,進行再認識、再分析,深化認識,使本次工作盡可能達到理論和實際相一致。

4. 教學實習對工作設計的要求

教學實習要求學生熟悉磁法工作的全過程,但實習時間又限制了每乙個人通曉全過程的深度,比如工區地質概況等只能由教師向學生介紹,而不能由學生自己收集、分析和提取自己認為有用的資料。工作設計就更應如此,很難有時間做乙個符合規範要求的設計。

所以要求大家以技術負責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根據工作任務,參照教程和有關規範,以及指導教師的有關介紹和實習的實際情況等,分組討論,共同制定各項技術措施,進行自我監督,通過教學實習來培養和提高自己的獨立工作能力。

二、 儀器的動態試驗(質子磁力儀效能的校驗)

磁力儀效能的校驗主要指儀器一致性及雜訊水平的校驗。在工作之前及完成任務之後、都要進行。並將校驗結果作為原始資料上交。

1. 儀器一致性測定方法

在工區內外場變化有十餘nt的地方,選擇50~100個點,各台儀器依次閉合觀測三次以上,按(5-2)式計算出一致性均方誤差。要求其小於(或等於)二分之一的總均方誤差。

2. 儀器雜訊水平的標定方法

在工區內選一磁場平穩、不受人文干擾影響的地方,將待標定的儀器相距20m放置。採用日變觀測方式同步(誤差<1s)觀測,將地磁場日變化作為外場變化.讀取 100個左右的觀測值進行計算。計算公式為:

2-1)

式中,為某台儀器第i時刻的觀測值與其起始觀測值之差;

為所有儀器第i時刻的觀測值與其起始觀測值之差的平均值;

n為觀測總點數。

三、 野外施工

1. 基點選擇

基點應選在方便工作、遠離工業設施、可長期儲存的平穩的場處,即在半徑2m、高差1m的範圍內,磁場變化不超過工作精度的1/5(中低精度)或1/3(高精度)。

具體的做法是:選定一點及其四方位2m遠處各一點,逐點測量,然後在這五點上抬高或降低儀器(探頭)高度,重複觀測,只要觀測的極值之差符合要求,即可在中心點打下標誌樁,選定為基點。

根據間區的大小及磁測效率、精度的需要,磁測基點有總、主、分基點之分,對於機械式磁力儀需進行基點聯測。而對於質子磁力儀,由於其測定的是總場絕對值,只要在聯測的各點上重複觀測,去掉日變後,即可求出各基點之間的聯絡。

2. 定點

根據任務及工作精度的不同,定點工作可使用地形圖定點、半儀器法定點和全儀器法定點:

用地形圖定點時先在圖上按設計要求畫好測線(點)、定好點(線)號,工作時按圖實地定點;

用半儀器法定點時先用儀器測出合格的基線或控制網,然後在控制點上用羅盤定向、測繩定點;

用全儀器法定點時,磁測要在測地工作質量合格後進行。

實習時常採用半儀器法定點,每組3~4人,在基線點處開始布點。

在工作隊時,如果因地形、地物而不得不偏離原點位時,允許在不大於點距的1/5(沿測線方向)和線距的1/10(垂直測線方向)範圍內移動,但一定要將其記錄在案。

點線號的編排上常採用雙號編排向北或向東方向順序增大的方法。而且在起始點線號上要留有餘地,以便工作需要時加點加線。

3.野外測量

(1)一般要求

① 操作人員身上一定要清理掉一切鐵磁什物質,觀測時羅盤應遠離儀器5m以上,要遠離汽車30m以上,其它人員也要與儀器保持距離;

② 每個閉合單元的觀測要起始於基點(校正點),結束於基點(校正點)。對基點時,儀器(探頭)要位於標誌樁的正上方,並保持高度一致;

③ 要注意地質現象,當兩點場值變化較大時,要考慮加點(線)測量;

④ 遇到強磁性干擾時(鐵路、高壓線等),須合理移動點位,並記錄在案;

⑤ 要注意儀器安全,防止碰撞;當儀器受震後,要返回前幾個測點重複觀測或返回基點重測,以確定儀器效能是否變化。

(2)測量要求

測量時探頭軸向要指南北,不要晃動、轉動;每天對早、晚校正點的場值,經日變校正後,兩值之差若超過誤差限(高精度級為5nt,特高精度級為2nt),則全天工作量應報廢,並查明導致報廢的原因。

(3)日變觀測

日變觀測應選在避風雨、避陽光、溫度變化小的磁場平穩處。選用效能好的儀器,讀數間隔可根據工作任務、磁測精度和觀測儀器選定。

日變觀測要在其它儀器工作之前開始觀測,而在所有儀器對完晚基(校正點)後才能結束工作。

四、 原始記錄

1. 原始記錄的內容

磁法工作各個環節的原始記錄,如儀器動態試驗,基點選擇及聯測記錄;生產時的日變及測點觀測記錄;標本採集及測定、統計;地形圖定點記錄及其它工作記錄都是第一手資料,當工作結束時要全部上交,只有當上級機關驗收合格後才能承認野外施工的成果,資料方可提供使用。

2. 對原始記錄的具體要求

實習時若使用需人工記錄磁測資料的儀器,那麼記錄時要注意:

(l)點線號用分式表示——線號在分母位置、點號在分子位置;

(2)時間按24小時制記錄,如14:28;

(3)記錄的有效數字要和所用儀器的讀數精度和測量方法相適應;

(4)同一頁內,大數(如測點的線號、時間的「時」數等)相等而且連續的各點,可只在首、末點記錄大數,但頁首、頁末點必須寫出大數;

(5)每頁的表頭各欄,必須填寫完整;

(6)所有記錄用中等硬筆書寫,不得追記、轉抄。字型要工整,不能使用怪字。書寫錯時只能用橫線劃掉,再將正確的記在旁邊、還要在備註欄內說明原因。

教學實習中也這樣要求。

五、 質量檢查與評價

1.檢查方式

野外觀測的質量檢查是及時發現觀測的質量問題以改進工作和評價觀測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野外工作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隨工作進展有計畫地進行,不能在工作結束時突擊檢查。檢查工作要盡可能按「一同三不同」的方式——即同點位,不同時間、不同儀器、不同操作員——進行。

檢查點的分布要大致均勻。

磁測質量檢查,要同時採用下列三種方法進行:

(1)在平穩磁場上大致均勻地抽若干點(佔總觀測點數的3%一5%,但最少不能少於30個點)進行檢查,計算均方誤差,應注意的是不要在附近有明顯磁干擾的測點上進行;

(2)在異常磁場上抽若干剖面(點數佔總測點數的10%)進行系統檢查,計算平均相對誤差並繪製質量對比剖面圖;

(3)檢查磁場剖面圖上原始觀測時未註明原因或未做過重複觀測的所有畸變點。了解是否有觀測錯誤存在。但不計算誤差,也不計入檢查工作量。

計算均方誤差時,可將誤差過大的個別點捨棄,但捨棄數不得超過相應檢查點數的1%。

教學實習時也按以上要求進行質量檢查,只是在異常場上選

一、二條精測剖面做重複觀測,以保證反演定量解釋的精度。

2.幾種誤差計算公式

(l)在等精度觀測的條件下,單次觀測的均方誤差計算公式為

當各點的觀測次數都是兩次時

5-1)

當各點的觀測次數多於兩次時

5-2)

式中,n ——參加誤差計算的點數(即檢查點數);

m ——總觀測次數,等於各測點全部觀測次數之和;

——第i點的原始觀測值與檢查觀測值之差;

——第i點上某次觀測值(包括參與計算平均值的所有數)與該點各次觀測值的平均值之差。

磁法勘探實習報告

學號 班號 組號 姓名 指導教師 目錄第1章序言 1.1 實習時間 地點 測區自然及交通條件 1.2 測區地質及地球物理概況 1.3 實習任務完成情況 第2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術設計 2.1 實習的地質任務及要求 2.2 磁測工作技術設計 2.3 磁測工作質量保障措施 第3章磁法勘探資料採集質量檢查...

北戴河磁法勘探實習報告

地球物理與空間資訊學院 磁法勘探教學實習報告 實習起訖時間2010年7月6日至2010年7月31日 目錄第一章序言3 第二章磁法勘探施工技術設計3 第三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方法技術4 第四章磁法觀測資料整理6 第五章磁法勘探結果的解釋7 第六章結束語8 第一章序言 磁法勘探是以探測目標與其周圍物質間的...

實習指導書

院 系 商學院 專業商務策劃 年級 10級 實習性質課程實習 2013 年 5 月 26 日 實習性質 課程實習 主筆人 安麗苑 主審人 一 實習目的 本課程目的是要通過實踐教學去解決本科生因沒有實踐經驗而不易理解專案策劃與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問題,為此設計了為期一周的課程實習。本課程實習由於使用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