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

2022-06-05 04:12:03 字數 5278 閱讀 6029

河南省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2009-2023年)

自主創新體系是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體制基礎和機制保障。建設自主創新體系,是主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提高區域競爭能力的根本要求,是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科學發展的基本途徑,是實現跨越發展、推動中原崛起的戰略性舉措,是建設創新型河南的重要保障。為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關於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的意見》(豫發〔2008〕28號),加強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制定本規劃。

一、建設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十一五"以來,我省認真實施科教興豫、人才強省和自主創新跨越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河南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十一五"以來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4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

2023年專利申請授權總量分別為18411件和9133件,分別比"十五"末增長105%和144%。創新主體不斷壯大。全省擁有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690家,其中國家級45家。

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47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3家。全省縣級以上科研機構1600家,省屬高等院校84所。

創新環境逐步優化。公布了一批地方性科技法規,制定了一系列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出台了一批加快自主創新的重大措施。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顯現。

科技進步貢獻率由"十五"末的44%提高到2023年47%。2023年,全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290億元,比"十五"末增長106%,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9%以上。

我省自主創新雖然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自主創新的內在要求,與建設創新型河南、支撐實現兩大跨越和中原崛起的戰略目標還有很大差距。當前,我省經濟粗放型的發展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和技術層次低,質量和效益不高,資源和環境約束加劇,這些都嚴重影響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嚴重制約我省綜合競爭力的提高。2023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衝擊,更加凸顯我省資源主導型經濟和主導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的薄弱環節,更加凸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由要素驅動轉變為主要依靠自主創新驅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從總體上講,我省自主創新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還不適應支撐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一是全社會創新意識薄弱。不少地方和有關工作部門抓經濟發展仍著眼於鋪攤子、擴規模,沒有形成依靠自主創新推動發展的自覺意識和行動。

不少企業仍單純追求數量和速度,缺乏依靠自主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動力。社會也尚未形成鼓勵創新、支援創新的意識和氛圍,對創新重要性的認識有待提高。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2023年我省全社會研究開發費用佔生產總值的比例為0.67%,遠低於全國1.52%的平均水平。

創新主體發展水平低,全省大中型企業建有研發機構的僅為23%。高水平研發團隊和領軍人才缺乏,全省僅有院士15人,國家重點實驗室至今尚為空白。能夠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關鍵問題的高新技術和自主創新成果少。

三是推動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不完善。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有待深化,創新主體的活力和動力不足,企業尚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創新管理的統籌協調不夠,有限的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優化配置。

四是支援和鼓勵創新的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國家和省激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有些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有利於培養、吸引、留住人才,支援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尚未形成。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創新浪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更新換代的週期越來越短,科技與經濟、文化的一體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為確保我國在新形勢下更好更快發展,國家作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明確提出,到2023年,人均生產總值比2023年翻兩番以上,實現兩大跨越,加快中原崛起。

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依靠傳統生產要素投入獲取經濟高速增長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走依靠自主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子成為必然選擇。要想實現河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只有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自主創新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是提高我省綜合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建設和發展自主創新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於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因此,必須把自主創新體系建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從根本上解決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強的問題,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和中原崛起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科技支撐。

二、建設自主創新體系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實施科教興豫、人才強省和自主創新跨越發展戰略。以提公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力,滿足人民群眾發展需求為根本目的,以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為主體,以企業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產業集聚區及其他各類科技園區等為載體,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建設我省自主創新體系。

以應用開發研究為重點,以集中資源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為重要抓手,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難題,打造新興產業,振興提公升傳統產業,支撐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依靠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快中原崛起。

(二)基本原則。1.突出重點和統籌兼顧相結合。

既要以重點領域、骨幹企業和戰略性任務為配置科技創新資源的重點,又要統籌兼顧,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撐。2.市場主導和**推動相結合。

既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科技創新,又要充分發揮**的引導調控作用,推動自主創新體系高效健康發展。3.自主研發和開放合作相結合。

既要立足自身基礎和優勢,不斷提高我省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又要大力加強與國內外的開放合作,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聯合研發等技術途徑解決自身尚無能力解決的問題。4.企業為主體和產學研用相結合。

既要大力引導和支援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又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全社會創新力量的作用,推動以企業為中心的產學研用有機結合。5.應用開發和基礎研究相結合。

既要堅持以應用開發研究為主開展科技創新,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又要立足長遠,重視科研基礎條件建設,選擇對我省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且有優勢的領域加強基礎研究。

(三)發展目標。1.到2023年,我省要基本形成要素完備、配置高效、協調發展、充滿活力的自主創新體系。

其核心是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還包括涉農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農民創新組織互為補充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體系,組織網路化、功能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2.全省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科技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為我省綜合競爭力的提公升提供不竭動力。

到2023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年專利申請量超過2萬件;取得一批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總體自主創新能力達到中西部地區先進水平。

到2023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佔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3%;主要糧食品種實現更新換代2-3次,支撐糧食單產水平提高30%以上;年專利申請量超過3萬件,發明專利授權量進入全國前10位;取得一大批在全國乃至國際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總體自主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完成建設創新型河南任務。

三、培育壯大自主創新主體

(一)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企業創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和在自主創新體系中的關鍵作用。引導和支援企業建立研發中心,並以此為平台開展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用結合。

培育一批擁有自主智財權核心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並以此為示範引導廣大企業走創新驅動型發展道路。引導社會資源和創新要素向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流動,通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二)發揮科研機構骨幹作用。深化科研機構改革,推動建立現代院所制度,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在自主創新中的引領和骨幹作用。穩定和壯大科研機構人才隊伍,支援鼓勵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積極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同時支援科研機構提高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

支援**駐豫和軍口科研機構積極參與我省自主創新活動。支援發展民辦科研機構。

(三)強化高等院校生力軍功能。根據我省自主創新體系建設需要,調整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方向,探索建設研究型或教學---研究型大學。改革高等院校科研績效評價機制,引導高等院校科研人員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與企業聯合開展能夠提公升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應用開發研究和成果轉化。

同時支援高等院校在基礎前沿技術、社會公益技術領域開展原始創新和整合創新。

(四)加強科技創新人力資源建設。抓好"培養、引進、用好"三個環節,培養造就自主創新人才隊伍。實施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一批科技創新團隊和一支創新型科技人才骨幹隊伍。

實施中原崛起百千萬海外人才引進工程,積極引進海外及省外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的規模,優化人才隊伍的結構,提公升人才隊伍的層次。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科技人力資源開發,著力培養一大批創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人才和農村科技服務人才。在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展創新精神和創新知識教育,為科技創新提供大批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同時,動員社會創新人才積極投身創新活動,促進全社會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四、豐富發展自主創新載體

(一)加快發展企業研發中心。為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建設自主研發基地和聯合研發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工程化,圍繞我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以主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骨幹企業為重點,優先布局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和發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企業研發中心。到2023年,新建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個,企業技術中心400個,全省70%以上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

到2023年,全省大中型工業企業全部建立研發中心,研發中心支撐企業發展的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二)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為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開展事關我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和戰略高新技術的研發和學術交流,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依託重點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有條件的企業及事業單位,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高校重點實驗室等建設。到2023年,新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0個,工程實驗室和高校重點實驗室各50個,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突破。

到2023年,新建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60個、工程實驗室100個。實驗室建設水平和質量大幅度提高。

(三)大力發展創新型產業集聚區和其他科技園區。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集群為目標,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施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二次創業",做強做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充分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建設區域創新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化發展基地。重點圍繞省定200個產業集聚區建設科技創新支撐平台和服務設施,加強科技支撐能力,選擇有條件的產業集聚區予以重點支援,培育一批走創新驅動型科學發展道路的創新型產業集聚區。

到2023年,培育20個創新型產業集聚區。到2023年,培育50個創新型產業集聚區。同時,加快發展其他各類科技園區。

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作者 潘澍 環球市場資訊導報 2016年第22期文化科技創新的目的是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創造出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文化科技產品,形成新的文化科技產業態。文化科技創新是乙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是通過各種社會支撐條件完成的。建設以 為主導 企業為主體 市場為導向 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文化科技...

河南省工程建設標準

吉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 db22 db22 t1024 2011 預拌砂漿技術規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ady mixed mortar 2011 xx xx發布2011 03 01實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聯合發布 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前言根據吉林省住...

河南省大學生自主創業與就業巡迴報告會總結

河南省大學生自主 創業與就 業報告會 總結管理系校衛隊 2010年10月28日,在河南省農業大學舉辦了名為 河南省大學生自主創業和基層就業先進典型巡迴報告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報告會 的專場報告會。參加此活動的共有16所河南省以及鄭州市的高校。我們管理系校衛隊員有幸參加了此次報告會!這場活動是由中共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