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教程總結暗組西域

2022-05-09 06:33:02 字數 4346 閱讀 7889

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教程

網路基礎知識

第1章到第9章總結

第1章生活在以網路為中心的世界裡

1.1目標

在這節中我們要學會網路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資料網路在網路中扮演什麼角色,資料網的關鍵元件有哪些,融合網路帶來了那些機遇和挑戰,網路體系結構有怎樣的特徵。

1.2 關鍵術語

在這節中我們要掌握這章的關鍵術語。

1.3 在以網路為中心的世界相互通訊

1.3.1 網路支撐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節我們知道網路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3.2 當今最常用的幾種通訊工具

這節學習了即時訊息、部落格、播客和維基及它們的含義和作用。

1.3.3 網路支撐著我們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和教育方面起重要作用。

1.3.4 網路支撐著我們的工作方式

在這節我們要知道內部網和外部網的含義。

1.3.5 網路支撐著我們的娛樂的方式

這節我們要掌握網路技術的發展帶動娛樂的不斷創新。

1.4 通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4.1 何為通訊

這節要知道什麼是通訊,通訊所需的協議包括:標識出發送方和接收方、雙方一致同意的通訊方法、通用語言和語法、共同約定的傳送速度和時間和證實或確認要求。

1.4.2 通訊質量

影響通訊的因素用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

1.5 網路作為乙個平台

1.5.1 通過網路通訊

1.5.2 網路要素

這節要知道網路的要素有:規則或協議、訊息、介質和裝置及它們的含義和作用。在規則裡還要知道兩個協議:ip和tcp.

影響成功通訊的內部和外部因素

服務和它們的協議

1.5.3 融合網路

這節要學會什麼是融合,融合發生的條件是:當**、廣播和計算機通訊都使用相同的規則、裝置和介質去傳送它們的訊息時。

1.6 internet的體系結構

1.6.1 網路體系結構

這節要知掌握容錯能力、可擴充套件性、服務質量和安全性,容錯能力的關鍵因素是冗餘。

1.6.2 具備容錯能力的網路體系結構

這節分為兩部分:電路交換―面向連線的網路和資料報交換―無限連線網,在第二部分中要知道在包交換網路裡,單個訊息被劃分為多個資料塊,這些資料塊稱為包。

1.6.3 可擴充套件網路體系結構

這節告訴我們可擴充套件網路能夠在它的核心基本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發展。

1.6.4 提供服務質量

利用服務質量,網路管理員可以選擇在網路上那些流量得到優先處理。

1.6.5 提供網路安全保障

網路安全漏洞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有幾下方面:網路故障導致通訊和經濟業務損失、個人或企業資金損失、智財權偷竊和機要顧客資料**。

網路內容安全意味:確保機密性、維護通訊完整性和確保可靠性。

1.7 網路趨勢

1.7.1 它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這節要知道形成未來複雜資訊網路的三個主要趨勢是:移動使用者數量不斷增加、具備網路功能的裝置的增加和服務範圍不斷擴大。

1.7.2 網路行業就業機會

網路的不斷發展對知識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

總結:資料網路在人類之間的交流方式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internet和本地網路直接影響著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資訊的過程中包含了定義如何跨越介質在使用者裝置間傳遞資訊的協議。用來傳送訊息的**和裝置型別也都受到適當的協議的限制。

融合的資料網路可以在終端使用者間提供不同型別的服務,包括文字,語言和**郵件。融合網路為企業提供了乙個機會,以降低成本和為使用者提供各種服務和內容。然而,如果所有的服務都能按照使用者的期望而提供,融合網路的設計和管理需要更廣泛的網路知識和技能。

乙個網路的架構必須提供可擴充套件性、容錯性、服務質量和安全。

qos是網路規劃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能影響使用者的生產率。網路資料的優先次序可能容許資料型別以高效合理的方式流經網路。

網路基礎設施和內容的安全將繼續作為網路安全的基本要素,因為它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隱私。

第2章網路通訊

2.1 目標

通過這節我們要知道這張學的是什麼是網路結構,成功通訊所需的裝置和介質,協議在網路通訊中的功能,使用分層模式來描繪網路功能有什麼優點,tcpip模型和osi模型每一層的作用,編址和命名方案在網路通訊中的重要性。

2.2 關鍵術語

在這節中我們要掌握這章的關鍵術語。

2.3 通訊的平台

2.3.1 通訊要素

通訊要素有:****,或傳送方、目的地,或訊息的接收方和通道。

2.3.2 傳送訊息

這節要知道什麼是分段,分段訊息的兩個優點:多路復用和增強網路通訊的效率。

2.3.3 網路的組成部分

裝置和介質是網路的物理要素,即硬體。

2.3.4 終端裝置及其在網路中的作用

這節要知道主機和終端裝置包括;計算機、網路印表機、voip**、網路照相機、移動手持裝置和用於氣象觀測的遙控器。

主機位址在區域網中是唯一的實體地址。

2.3.5 中間裝置及其在網路中的作用

這節要掌握中間裝置的型別有;網路接入裝置、網間裝置、通訊伺服器、數據機和安全裝置及它們的用途。

中間網路裝置上執行的程序執行6個功能。

中間裝置

2.3.6 網路介質

網路介質有:銅纜、光纜和無線。

在選擇網路介質時,管理員必須考慮到介質可以成功傳送訊號的距離、要安裝介質的環境、使用者需要的寬頻、安裝費用和聯結器與相容裝置的費用。

網路介質

2.4 區域網、廣域網和網際網路

這節要掌握網路基本功能:覆蓋的區域大小、連線的使用者數量和可用的服務數量和型別。

2.4.1 區域網 2.4.2 廣域網 2.4.3 internet:由多個網路組成的網路

這三節要掌握它們的含義和它們的作用。

2.4.4 網路表示方式

要掌握網路介面卡、物理埠和介面及作用。

2.5 協議

2.5.1 用於規範通訊的規則

要知道什麼是協議族:協同工作保證通訊成功的規則或協議被組成所謂的協議族。

2.5.2 網路協議

協議的內容有4個,協議是有版權的。

2.5.3 協議族和行業標準

這節要知道什麼是ieee和ietf.

2.5.4 協議的互動

協議族在網路通訊中的典型應用示例是web伺服器和web瀏覽器。還要掌握http、tcp、網間協議和網路訪問協議,和它們的作用。

2.6 使用分層模型

2.6.1 使用分層模型的優點

分層模型的優點是:定義通用的術語來描繪網路的功能、將處理過程分段、促進競爭、提供了描繪了網路功能和能力的通用語言和有助於協議設計。

2.6.2 協議和參考模型

參考模型的用途是幫助人們更清晰地理解涉及的功能和過程。

osi模型有7層分別是:物理層、資料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tcp模型有4層分別是:網路介面層、網際層、傳輸層和應用層 iso模型

tcp/ip模型

2.6.3 tcpip模型

網路介面層、網際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的用途,分別是控制網路的硬體裝置和介質、確定通過網路的最佳路徑、支援裝置間的通訊和執行錯誤糾正為使用者表示應用資料。

tcp/ip層

2.6.4 通訊的過程

這節要掌握完整的通訊過程包括七個步驟。

2.6.5 協議資料單元和封裝

這節要知道封裝的含義和解封裝的過程。pdu名有資料、資料段、資料報、幀和位元。

2.6.6 傳送和接收過程

傳送和接收需要六個步驟分別是:使用乙個電子郵件應用程式的終端使用者生成資料。資訊被分段或拆成便於傳輸的小片。

網際層在ip頭新增ip位址資訊。乙個頭部擁有區域網實體地址資訊的以太幀。在目的主機,處理過程是相反的。

通訊的成功。

2.6.7 osi模型

osi模型

要掌握osi模型每層的作用。

2.6.8 比較osi模型與tcpip模型

這節要知道osi模型的應用、表示、會話層的功能被合併到tcpip模型的應用層。

2.7 網路編址

2.7.1 網路中的編址

定時和同步位―物理目的實體地址和源實體地址―資料鏈路目的邏輯網路位址和源邏輯網路位址―網路目的程序號和源程序號―傳輸加密的應用層資料 ―上層。

2.7.2 資料送達終端裝置

第乙個識別符號是主機的實體地址,包含於第2層pdu的幀頭中。第2層位址在本地網路中是唯一的,代表物理介質上的終端裝置位址。

2.7.3 通過網際網路獲得資料

這節要知道它在每個本地網路的邊界解封幀,以便讀取資料報抱頭中包含的目的主機位址。

2.7.4 資料到達正確的應用程式

這節要知道它真正標誌的是在目的主機裝置上執行並且將要對送達的資料進行操作的特定程序或服務。

總結:在資料網路的通訊中需要用介質連線源裝置和目的裝置。為將資料傳送到其他網路,需要路由器這樣的中間裝置。

網路技術教學總結

2010 2011學年第二學期 王剛本學期,我負責高一年級7個班的 網路技術應用 課程的教學工作和海爾機房 學術報告廳的管理工作 網路技術應用 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在資訊化不斷發展的時代,讓學生們學好這門課程對於提公升他們的資訊素養有很大的幫助。以下就是我在一學期的網路技術課教學中的一點感受 體會和總...

網路技術專業實習總結

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現代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正經受著資訊科技迅猛發展浪潮的衝擊。隨著計算機技術,多 技術和網路技術及應用的迅速發展,資訊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獨特的生產要素,成為新的產業和行業,增加就業機會,加快教育的速度和知識更新的步伐等等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對...

網路技術專業實習總結

我實習的單位是 學院,這是一所由 市教委 集團 公司與德國 會合作的一所探索 實踐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我在學校裡主要是負責校園內網的管理,其涉及到校園網 的正常登陸和訪問,校園內各系部主機是否正常互聯,有無被病毒感染 傳播。使得校園網內的計算機能夠正常執行,做好校園網的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