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考試科目介紹及考試組合方法

2022-05-05 20:54:06 字數 3406 閱讀 6324

2023年注會科目組合報考難易程度分析及注意事項

一、註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組合報考難易程度

1、兩門的報考方案

(1)會計和審計。難度:★★★★★ 聯絡度:★★★★★ 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審計和會計的聯絡比較大,比如審計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專案,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淵源是一樣的;另外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資訊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2)會計和稅法難度:★★★ 聯絡度:★★★★ 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的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乙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所以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絡逐漸加強了。

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3)經濟法和稅法難度:★★ 聯絡度:★ 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範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範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徵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係,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絡。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4)財管和風險管理難度:★★★★ 聯絡度:★★★★★ 時間花費:★★★★★

新考試制度下風險管理主要來自現行制度下的財管,那麼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絡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聯絡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了,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在於新制度改革之初,風險管理的難度不會太高。

(5)風險管理和審計難度:★★★★★ 聯絡度:★★★★ 時間花費:★★★★★

新制度下的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定,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式設定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6)其他組合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考慮的:

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最大,財務管理次之,最後是經濟法和稅法。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準備。如果沒有非常強的實力以及時間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報考6科。

2、三門的報考方案

新制度因為有六門,所以建議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

(1)會計、審計和稅法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絡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並不是很難。

(2)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審計和風險管理的關係,而且第一年新制度下風險管理難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還是值得的。

(3)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絡,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4)會計、稅法和經濟法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係,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5)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6)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難度:★★★

(7)其他組合,兩個聯絡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

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

2023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各科目報考順序與學習安排

1、會計是基礎,也是注會第一場硬仗。

學習會計之前應該看看稅法中所得稅的內容,深刻把握好稅法中收入確認、費用扣除的一些具體規定,重點注意對於費用的扣除問題,這個是和會計產生差異最多的地方,比如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預計負債支付、資產減值損失等等,稅法強調乙個納稅能力和謹慎的原則,所以對於會計估計、不確定的支付、分期收款事項等都會存在差異,在學習會計的時候重點理解和體會稅法和會計的差異,對於理解會計中的涉稅會計處理、遞延所得稅處理等都有好處。

這種比較的思路也可以運用在其他章節的學習中,前後章節相似內容的異同點,和資產型別的關係,和企業持有意圖的關係等等,盡量多思考和總結,才能從根本上理解歷史成本法、公允價值法、實際利率攤銷法等計量方法的本質,應對具體資產的時候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2、審計是關鍵,也是注會最難一仗。

學習審計需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學習順序應該是在會計之後,和會計一起通過的概率比較小,一般是要做好第二年通過的打算。在學習上更要注意思考和總結,因為審計很抽象,內容比較空洞,大部分人沒有審計的經驗,對於審計流程、考慮原則、具體實施等等都沒有清醒的認識,導致學習好多遍都是雲裡霧裡。沒關係,首先學習審計就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教材看三四遍很正常,課件聽三四遍也很正常,不過每次都要求有不同的收穫。

思考和總結是必要的,遇到審計程式和基本概念要結合老師的講解,並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比如說為什麼面向公眾的審計和面向特定使用者的審計對註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要求不一樣?根本原因就在於溝通問題,所以一些嫌疑都要避免,因此不管是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應該和被審計單位劃清界限,有一點瓜葛還要證明是正當渠道;對於特定使用者就不一樣了,大家可以坐下來吃飯喝酒,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只要原則問題不跑就什麼都好,所以兩者獨立性很明顯會有差異。類似這樣的理解方法多的是,有人可能會說太浪費時間,其實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形成學習習慣以後就會輕鬆很多。

3、財管是難點,也是注會最後的大仗。

財管需要會計和稅法的基礎,因此學習順序應該在會計和稅法之後,也適合同一年報考。學習財管除了大量計算和演練之外,也需要理解和思考。公式很多,同時相互聯絡的也很多,比如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公式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都是一樣的道理,同樣是在一定無風險利率基礎上增加乙個風險溢價或者附加,這種認識有利於從根本上認識公式體現的意思。

另外期權中比較複雜的布萊克公式模型也同樣隱藏著很簡單的道理:**可能**—執行**現值,只要你掌握住這個實質,再去理解每個部分就很容易了,無非就是公式中計算現值的方法比較特殊。

注會考試科目安排

一 確定本人2009年注會考試報考科目 合理選擇報考科目是取得注會考試成功的關鍵一步,有道是 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 1.了解注會考試的特點和規律,2.合理的選擇報考科目,很大程度上影響本人備戰2009年注會考試的複習效果和考試結果 3.因人而異選擇備考科目,直接參考的因素包含個人基礎 時間 毅力...

2023年注會考試科目特點及報考建議

5 報考五門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二 審計 1 審計科目特點 教材所講解的內容只注重了各知識點的介紹,缺乏對整個審計工作程式的系統闡述。又由於 審計 科目的理論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理論為實務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故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註冊會計...

注會考試心得

等查成績看到六科都通過時還是被嚇了一跳,雖然之前總體感覺複習得沒太大問題了,但看到六科都過時還是非常興奮,畢竟之前也就是抱著拼一下的想法。考試分數 審計81 會計 65 財管79 稅法74 經濟法66 戰略67,分享下學習的體會和感受吧,我複習時間挺長,差不多五個月時間全職在複習,雖然之間也會有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