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的適切性

2022-04-10 06:15:18 字數 948 閱讀 8277

作者:冒兵

**:《江蘇教育研究》2023年第34期

摘要: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一直以來都是乙個爭議焦點。實際上,心理學、教育學從來都重視課程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過程與方法」提公升為課程目標,意在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和「學會學習」,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加強對過程與方法目標的理論研究,有助於建構適合基礎教育課程教學和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關鍵詞: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適切性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12-0007-05

課程目標是課程的靈魂,它體現著基礎教育對學生素質的基本要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立了三維課程目標,用「知識與能力」代替傳統的「基礎知識」和「培養能力」目標,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代替傳統的「思想教育」目標,同時還創造性地提出「過程與方法」目標。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課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追求。

一、問題的提出

過程與方法目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乙個亮點,但同時也是乙個頗有爭議的焦點。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關於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論上的疑慮和實踐中的困惑非但沒有漸趨消退,反而與日俱增。也許正如布魯納(j.

s. bruner)預言的那樣:「課程不僅要反映出知識本身的性質,而且要反映出理解知識和獲得知識的過程的性質,這是具有典型冒險精神的事業。

在那裡,教材和方法之間的界線必將越來越趨於不確定。」[1]

(一)「目標」還是「手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力圖改變傳統教育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讓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因此,各科課程標準都明確了「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要求。

然而,在對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進行修訂時,美國學者認為,只有當學習領域的某項任務達到一定的學習水平時,它才能作為目標加以描述。因此,不要將目標和教學活動或評估混淆。閱讀教科書、聽老師講課、從事實驗和外出旅行等教學活動都是達到目標的手段[2]。

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制訂與落實

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主題是 過程與方法 目標的制訂與落實。關於教學目標,其實我們已經 了好幾個學期了,今天主要講的是 過程與方法 目標的制訂與落實。那麼,在講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明確,什麼叫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某項學習任務後應達到的...

課堂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踐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每位一線教師都不斷學習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011年版 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同時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011年版 明確指出要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同時更要注重過程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三維度評價目標中,過程與方法 這一目...

構建以過程與方法為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

孔子說 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知識感興趣,才會愛學 樂學。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鼓勵學生熱愛它,主動學習它,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地理是初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初中各門課程中以地理環境 人地關係和可持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課程,這門課程對於學生學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