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故事

2022-02-21 09:31:23 字數 742 閱讀 2510

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處是《晉書·謝安傳》。

《晉書·謝安傳》:「謝安少年既有名聲,屢次徵辟皆不就,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東晉謝安,才學過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幫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兒用他一刻兒貶他。謝安一氣之下就辭官來到土山隱居,邀人下棋,落個耳根清靜。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擬浙江會稽東山景色,在土山上大興土木搞建築,並改土山為東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率百萬大軍南下伐晉。此時的皇帝想起了謝安,決定重新啟用他,就派員到東山,封他為征討大都督。宰相肚裡能撐船救國要緊,謝安沒有推託,他回到朝廷調兵遣將,上下整頓,賞罰分明,官兵一心,要與符堅決一死戰。

不多久,符堅的人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過江,東晉難保,謝安心中有數,憑東晉的八萬官兵跟符堅硬拼尤如雞蛋碰石頭,他坐陣東山,臨危不亂,精心排兵布陣,並把自己的侄兒謝玄也派到前線去打仗。他侄兒臨走前想探聽這個仗怎麼個打法,謝安只說了一句話「朝廷自有安排」。謝玄心裡沒底,第二天又派人來聽口風,謝安呢,就拖來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當天半夜時分,才掏出將帥名單,擺出了他的「八卦陣」。

淝水那裡戰事拉開,謝安仍穩坐東山跟人下棋,敵人果真中計,大敗而逃。喜報傳來,謝安接過一看,二話沒說,還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圍過來聽訊息才知道前方打了勝仗,謝玄立了大功,在場的人無不佩服謝安沉得住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安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他東山閒居以後,又出來做了一番大事業,後來人們都稱謂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