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警惕「語言陷阱」

2022-01-16 02:04:01 字數 1717 閱讀 9967

面試極像一次相親。應聘者希望找到乙個能夠了解自己優點的老闆,用人單位則希望能找到優秀的合作夥伴。當陌生的雙方相見後,都想在短短一席話中努力表現出自己的優點、說出聰明話或立即呈現出很棒的反應,以便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

面試,雙方玩的其實是一場智力遊戲。面試官為了不致於「選錯郎」,也許會在面試中設定種種語言陷阱,以探測你的智慧型、性格、應變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面試者只有識破這樣的語言陷阱,才能小心巧妙地繞開它,不致於一頭栽進去。

用「激將法」遮蔽的語言陷阱。這是面試官用來淘汰大部分應聘者的慣用手法。採用這種手法的面試官,往往在提問之前就會用懷疑、尖銳、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視對方,先令對方心理防線步步潰退,然後冷不防用乙個明顯不友好的發問激怒對方。

如:「你經歷太單純,而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你性格過於內向,這恐怕與我們的職業不合適」,「我們需要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你並非畢業於名牌院校」,「你的專業怎麼與所申請的職位不對口?」面對這種咄咄逼人的發問,作為應聘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無論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你被「激怒」了,那麼你就已經輸掉了。

那麼,面對這樣的發問,如何接招兒呢?如果對方說:「你經歷太單純,而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

」你可以微笑著回答:「我確信如我有緣加盟貴公司,我將會很快成為社會經驗豐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這樣一段經歷。」如果對方說:

「你性格過於內向,這恐怕與我們的職業不合適。」你可以微笑著回答:「據說內向的人往往具有專心致志、鍥而不捨的品質,另外我善於傾聽,因為我感到應把發言機會多多地留給別人。

」如果對方說:「我們需要名牌院校的畢業生,你並非畢業於名牌院校。」你可以幽默地說:

「聽說比爾-蓋茨也未畢業於哈佛大學。」

如果對方說:「你的專業怎麼與所申請的職位不對口?」

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據說,21世紀最搶手的就是複合型人才,而外行的靈感也許會超過內行,因為他們沒有思維定勢,沒有條條框框。」如果對方說:

「你原單位這麼好,你卻要走,是不是在原單位混不下去只好挪個窩兒?」應聘者若結結巴巴,無言以對,抑或怒形於色,據理力爭,臉紅脖粗,那就掉進了對方所設的圈套。應聘者碰到此種情況,要頭腦冷靜,明白對方在「做戲」,不必與他較勁。

挑戰式的語言陷阱。這類提問的特點是,從求職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對於應屆畢業生,面試官會設問:「你的相關工作經驗比較欠缺,你怎麼看?」對於女大學生,面試官也許會設問:

「女性常常會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麼看?」如果回答:「不見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那麼也許你已經掉進陷阱了,因為對方希望聽到的是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而不是簡單、生硬的反駁。

對於這樣的問題,你可以用「這樣的說法未必全對」、「這樣的看法值得**」、「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為開場白,然後婉轉地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

面試官有時還會哪壺不開偏提哪壺,提出讓求職者尷尬的問題。如:「你的學習成績並不很優秀,這是怎麼回事?

」「從簡歷看,大學期間你沒有擔任學生幹部的經歷,這會不會影響你的工作能力」等等。碰到這樣的問題,有的求職者常會不由自主地擺出防禦姿態,甚至狠狠反擊對方。這樣做,只會誤入過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評價。

而最好的回答方式應該是,既不掩飾迴避,也不要太直截了當,用明談缺點實論優點的方式巧妙地繞過去。

比如說,當對方提出你的學習成績不很優秀時,你可以坦然地承認這點,然後以分析原因的方式帶出你另外的優點。如,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之所以不很優秀,是因為我擔任社團負責人,投入到社團活動上的精力太多。雖然我花在社團的心血也帶給我不少的收穫,但是學習成績不是最優秀,這一點一直讓我耿耿於懷。

當意識到這一點後,我一直在設法糾正自己的偏差。

事業單位面試 面試時要避開的五大語言陷阱

誘導式的語言陷阱 這類問題的特點是,面試考官往往設定乙個特定的背景條件,誘導對方做出錯誤的回答,因為也許任何一種回答都不能讓對方滿意。這時候,你的回答就需要用模糊語言來表示。對這類問題可以先用不可一日而論作為開頭,把乙個 模糊 的答案拋還給了面試考官。另外一種誘導式的語言陷阱是,對方的提問似乎是一道...

面試時小心八大暗藏陷阱

6 興趣陷阱。你還有哪些興趣愛好?招聘官無疑是了解了你及與你一同來應聘本公司本崗位所有人的專業情況的。他除了對你們的專業進行比較外,提出興趣問題,是給每個人展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的機會。應聘者除了要保持相對客觀真實,不能無中生有,應該多多展示年輕人健康時尚的追求以及有助於自己融入社會的生活積累,如文學...

警惕面試七大陷阱

為了解求職者的一些真實情況,一些用人單位在面試時常愛設定一些 陷阱 問題,藉以考驗應徵者應變能力 為人作風及處世方法,求職者若不留心,就極有可能落入面試者的圈套中,從而喪失了寶貴的錄取機會。壓力陷阱 通常主試者正話反說,以測試應徵者在壓力下的本能反應。如 你的原單位是如此好,你卻要走,是不是在原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