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工作計畫

2022-01-08 04:04:56 字數 4871 閱讀 2723

虎林市寶東中學王穎

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結合本班工作實際,特制定以下計畫:

一、 指導思想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和節儉習慣,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中學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八榮八恥」觀、校紀班規,學校行為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指導學生行為,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八榮八恥」觀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公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二)開展主題班會,落實「行」的要求。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2023年9月2日

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虎林市寶東中學王穎

中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著名的教育學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

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中學生來說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人終身受益。本學期我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學習養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現總結如下: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乙個人的終生發展受益非淺。

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乙個學生掉隊

2、加強後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關心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及時了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紮實地上公升。

4、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絡,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乙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5、重視關懷教育: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及時和家長聯絡,體貼他們的冷暖,了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6. 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反覆的、艱鉅的工程,我們將不斷地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實踐,一定要從小、從嚴、從點滴小事抓起,幫助學生打好地基,塑好骨架。要抓住中學這個階段的最佳期,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023年12月20日

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虎林市寶東中學王穎

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教育。我校重視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並把它作為學校工作的乙個重要方面來抓。實踐證明,效果明顯。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

1、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恆。

學生的行為具有持續性和反覆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乙個好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有乙個過程,須經常性地進行誘導、訓練;一種不良行為的糾正,也須反覆地進行指導、教育。

所以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同時要注重師表形象,注重情感交流。

2、養成教育要師表垂範

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覺中老師的某一行為習慣,可能會出現在學生的身上。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至關重要。

教師首先應該注意在學生面前樹立文明禮儀的榜樣,對於學生的問好,老師應該微笑點頭,碰到內向的學生,要盡量先跟他們打招呼。對於學生的幫助,我們應該親切地跟他們道聲「謝謝!」。

如果老師有時說錯了或做錯了,也要敢於向學生道歉。這樣,教師良好的師德表率給學生樹立榜樣,以深厚的思想情感、莊重大方的儀表、和藹可親的儀容、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學生做示範,使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誘導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簡單地批語指責。

通過情感的交流,學生對老師提出的要求、意見更易接受。乙個幽默的玩笑,一句輕輕的問候,可能使其心靈受到震撼。

3、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

許多同學熟讀「文明規則」、「中學生守則」,甚至倒背如流,卻常隨手扔果皮、紙屑;許多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學雷鋒做好事、幫助同學,回到家裡,卻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養成教育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見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隨手撿起來,見到教師要主動行禮問好,在樓道裡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見到班裡的門窗桌椅壞了自覺自願修好,上學穿校服,衣帽整齊,佩戴校牌,排好隊、走好路、吃好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高樓平地起,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邊瑣碎的小事中,看出乙個學生的行為習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也就在點滴小事中。

4、養成教育要形成共識

學生的養成教育不是個別老師的工作,是每位教師的職責;養成教育也不單是學校的事,是每個家長的事,是需要社會各界支援關心的事。祖國未來的成長,需要乙個相對純淨健康的環境。我們相信,只要加強領導,形成共識,充分認識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齊抓共管,人人參與,形成合力,就能在教育的花圃中培育出茁壯、艷麗的花苗。

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成習慣」。

從一定意義上講,習慣是素質的體現,素質是習慣的綜合。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德育呼喚的今天,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尤其重要,且刻不容緩。加強學生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一項工作,也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質的最重要的途徑。

2023年11月28日

養成教育工作計畫

3 善於合作交流,善於傾聽,樂於 4 學校要將學生的聽課習慣表現納入到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評價標準中,教導處要在平時隨機聽課 教學賽課中定期檢查指導。5 學校要樹立良好聽課習慣典型班級 典型學生,組織觀摩學習並予以表彰。3.寫日記習慣 1 一至五年級學生堅持寫周記 每週至少1篇 初中生堅持寫日記,要做到...

養成教育工作計畫

虎林三小劉敏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乙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結合工作實際,特擬訂本學年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

養成教育工作計畫

白衣閣鄉中心小學養成教育工作計畫 2012.9 為了全面提公升學校的教育內涵質量,進一步推進學校養成教育工作,鞏固養成教育成果,特制定本學期養成教育工作計畫如下 一 指導思想 以突出重點 細化要求 明確任務 特色發展為工作核心,依據不同階段的養成主題,開展常規性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教育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