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監控量測和地質超前預報方案

2021-12-23 20:19:32 字數 1569 閱讀 2018

1.監控量測

由於岩土工程的複雜性和特殊性,在隧道施工過程中一般需要根據施工過程中洞內外地質調查、洞內觀察、現場監控量測及岩土物理力學實驗等施工反饋資訊,進一步分析確定圍岩的物理力學引數,以最終確定和修改隧道施工方法和支護方式。本隧道支護結構應用新奧法原理採用復合襯砌,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現場監控量測,及時掌握圍岩在開挖過程中的動態和支護結構的穩定狀態,提供有關隧道施工的全面、系統資訊資料,以便及時調整支護引數,通過對量測資料的分析和判斷,對圍岩-支護體系的穩定狀態進行監控和**,並據此制定相應的施工措施,以確保洞室周邊岩體的穩定以及支護結構的安全。

根據本隧道的實際情況,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的監控量測專案有洞口及洞身淺埋地段地表下沉觀測、洞室周邊位移變形監控量測以及日常觀察與施工調查。

在ⅴ級、ⅳ級圍岩地段淺埋隧道,必須按要求進行地表變形觀測,觀測斷面縱向間距約20~30公尺,每端洞口至少設定乙個觀測斷面。在觀測前注意儀器校正、觀測點及基點的設定工作,在觀測過程中注意作好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工作,為下部洞室施工提供諮詢意見。

在進行洞室開挖施工過程中,必須進行洞室周邊位移變形監控量測,每次爆破施工後應進行掌子面地質及支護狀態的觀察。洞室周邊位移量測斷面在ⅴ級圍岩地段縱向間距10~15公尺左右應設定一處,在ⅳ級圍岩地段縱向間距15~20公尺左右設定一處,在ⅲ級圍岩地段縱向間距20~30公尺左右設定一處。

為確保通道臨時邊坡的安全,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施工監控量測工作,成立專門的監控量測隊伍,全過程追蹤圍岩、邊坡的變形情況,分析、判斷、**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根據量測結果,及時調整支護引數和開挖方式,實現動態設計與資訊化施工,保證施工安全。當觀測發現超過預警的異常情況時,須立即採取應急措施。監測的專案有地質和支護狀況觀察、坡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觀測、地表裂縫觀測、降雨(洪水)與時間的關係等。

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隧道地質特點和結構形式,結合現場管理各方的研究需要,選擇一些特殊監控量測專案對隧道進行深入研究,如:圍岩內部位移量測、錨桿內力量測、鋼支撐內力量測、噴射混凝土應力量測以及二次襯砌應力量測等等。由於這些監控量測專案技術含量高,初始投入大,進行時間長,其目的主要是對隧道施工方法和設計引數作更深入的研究,為後續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進一步優化提供參考意見,且一般要求多方面合作才行,因此,儘管設計上提供了比較完善的內容和方法,但是對其實施與否不作強制性要求。

建議建設方選擇有代表性的地質地段和代表性襯砌型別設立選測專案,進行隧道設計施工方面的技術研究,以提高本專案的技術水平。

考慮到本隧道為四車道大斷面隧道,導洞施工時也設定選測專案及監測斷面,以確保施工安全。

2.超前地質預報

隧道是地下工程,具有隱蔽性、複雜性和不可預見性的特徵。由於工程地質勘察手段的侷限性,決定了勘測階段的地質資料難以達到與實際地質情況完全一致,因此,施工時必須採用地質調查、地質素描及綜合判斷,超前地質預報系統等綜合手段,力求保證對前方開挖的地質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保證工程施工安全。

施工期間要求通過採用tsp超前探測系統、地質雷達和超前地質水平鑽孔等綜合超前地質預報手段,並輔以其他地質調查方法,對隧道工作面前方圍岩,尤其是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的性質、位置和規模進行比較準確、全面、系統的探測和判斷,確定不良地質體的空間位置和危害程度,結合監控量測資料,綜合考慮圍岩和主動支護因素,及時地調整支護引數,提出措施和建議,指導隧道施工。

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方案

太中銀鐵路工程zq v標段 編制 楊毅輝 審核 孫國華 中國建築總公司太中銀鐵路工程第六專案部 2006年12月20日 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方案 一 隧道超前地質預報 隧道施工地質超前預報是隧道掘進施工中的一部分,貫穿於隧道施工的全過程。通過隧道地質超前預報所收集的資料整理分析及時反饋資訊,用於指導隧道...

隧道工程超前地質預報方案

編制 審核 批准 xx鐵路工程指揮部 二 年月 目錄1 編制依據 目的及適用範圍0 1.1編制依據 0 1.2編制目的 0 1.3適用範圍 0 2 工程概況1 2.1工程地質 水文地質特徵.2 2.1.1 工程地質特徵2 2.1.2 水文地質特徵3 3 超前地質預報施工方法4 3.1超前地質預報專案...

隧道地質預報與監控量測專項施工方案

目錄1編制依據 2 2工程概況 2 2.1 工程簡介 2 2.2 地形地貌 2 2.3 地層岩性 2 2.4 地質構造及 動引數 3 2.5 地表及地下水 4 2.6 不良地質及特殊岩土 4 3 大菠蘿黑二號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專項方案 5 3.1 超前地質預報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 5 3.2 超前地質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