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勝路隧道支護樁施工方案 正迴圈

2021-12-20 02:22:10 字數 4790 閱讀 2268

1、工程概述

德勝路隧道位於德勝路,分為南、北兩線,北線起點sbk0+320.00,終點sbko+722.000,全長402公尺,南線起點snk0+321.

00,終點snk0+722.00,全長401公尺;雙向四車道,南北兩線開口段為u型框架結構,閉口段採用單箱單室結構。北線開口段長297公尺,閉口段長105公尺;南線開口段長296公尺,閉口段長105公尺。

德勝路隧道部分採用灌注樁支護,支護範圍從k0+413~k0+600共147公尺,共有支護樁323根,φ1.2公尺52根,φ1.0公尺271根。

德勝路隧道支護樁地層主要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層、洪沖積層、海陸交相互沉積層、沖積土層、白堊系砂岩、泥質粉砂岩。適合用正迴圈迴旋鑽。正迴圈迴旋鑽的優點是鑽進與排渣同時連續進行,故成孔速度較快,鑽孔深度較大,最深可達100公尺。

2、編制依據

2.1佛山市順德區快速幹線首期工程sj4合同段碧桂路、德勝路立交工程投標檔案。

2.2佛山市順德區快速幹線首期工程sj4合同段碧桂路、德勝路立交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

2.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jtj041-2000。

2.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

3、施工準備

3.1技術準備

3.1.1掌握場地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

3.1.2讀懂樁基設計圖紙和技術要求,編寫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底、原材料送檢和混凝土配比申請。

3.1.3了解場地及臨近區內的危房等特殊建築物分布情況基地下障礙物(舊基礎、地下工程、管線等)的分布。

3.1.4準備施工用的各種報表、規範。

3.2現場準備

3.2.1對樁位進行測量定位自檢,監理複核;

3.2.2護筒埋設檢查、測量複核;

3.2.3泥漿池、沉澱池的檢查;

3.2.4檢查水泥、骨料、水質及其它新增劑數量,其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與規範要求,是否與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驗報告的材料相一致;

3.2.5檢查製作鋼筋籠的鋼筋型號、種類、數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鋼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質量是否滿足設計與規範要求,有無埋聲測管等。

4、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方法

4.1施工工藝流程

本工程為鑽孔樁基礎,根據地質情況選用正迴圈迴旋鑽鑽孔。主要工序包括樁位放樣、鋼護筒埋設、鑽孔施工、清孔、鋼筋籠製作及安裝、水下灌注混凝土。

4.2施工工藝要點

4.2.1樁位放樣

施工前先排水、修路、清除樁基位置的雜草和淤泥,換填山皮土並刮平壓實,使施工機具順利進出,能保證鑽機在施工中平穩,然後根據設計提供的導線點(經導線複測閉合後)及水準點用全站儀及水準儀定位,並打護樁。

4.2.2護筒埋設

(1)平整場地、清除雜物、換除雜土、夯打密實,場地準備完成後,測量定出樁位,放出鋼護筒邊線,依據鑽孔樁中心,引出十字樁,並保護好樁位,以便在鑽機就位後控制好三心一線(鑽頭、鋼絲繩、鑽孔樁中心,三者應在同一鉛垂線上),鋼護筒設計直徑根據橋梁設計規範要求,護筒直徑比樁徑大20—40cm。護筒長不小於200cm,高出地面部分不小於0.3m。

(2)鋼護筒測量就位後,四周用粘土回填夯實,回填時注意保持筒體垂直,並測量其標高,以便檢查孔底高程。

4.2.3泥漿的配製

泥漿迴圈池的設定應滿足技術、交通組織、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在粘土層段可採用自然造漿的方式進行護壁,淤泥或砂類土層段採用拋填粘土造漿,造漿用的粘土塑性指數應大於15。鑽孔樁施工前,必須提前備有足夠數量的粘土或膨潤土,掏渣後應及時補漿。漿液的比重、粘度、膠體率等指標經現場試驗以符合該地層護壁要求,一般鑽進過程技術指標要求見下表。

為保證中層易液化坍塌砂質層的成孔質量和最終能將孔底清理乾淨,對泥漿的比重與粘度制定嚴格指標。泥漿的好壞是成孔質量的重要保證之一,由於配置了高質量的泥漿,在長期停鑽的情況下,沉積物很少,此外,優質的泥漿可使孔壁形成一層粘性好、密度大滲透性差的泥皮,這層泥皮可防止孔內泥漿外滲,大大減緩孔內水頭降低的速度,這也是使孔壁穩定的有效措施。

4.2.4鑽孔施工

正迴圈鑽孔是指用泥漿以高壓通過鑽機的空心鑽桿,從鑽桿底部射出,底部的鑽頭在迴轉時將土層攪鬆成為鑽渣,被泥漿懸浮,隨著泥漿上公升而溢位流到井外的泥漿溜槽,經過沉澱池沉澱淨化,泥漿再迴圈使用。井孔壁靠水頭和泥漿保護。由於正迴圈鑽渣得靠泥漿浮懸才能上公升攜帶排出孔外,故對泥漿的質量要求較高。

4.2.4.1鑽孔時先開動泥漿幫浦,待泥漿迴圈正常後,再起動鑽機慢速迴轉放下鑽頭至護筒底,輕壓慢速待鑽頭正常工作後,逐漸加大轉速和轉壓,進入正常轉進。

4.2.4.2鑽進時要適當控制進尺,鑽孔作業連續進行,並做好記錄。

4.2.4.3鑽進過程中隨時對泥漿進行試驗檢測,測定泥漿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膠體率,控制泥漿效能;隨時觀測土層變化情況。

4.2.4.4鑽進中如果遇到軟土或砂土等易塌孔的土層,利用低速鑽進、加大泥漿比重、控制孔內水頭等方法施工,防止塌孔。

4.2.4.5隨時檢查鑽機裝置是否平穩牢固,防止鑽進擴孔。

4.2.4.6在提鑽除土或因故停鑽時,要保持孔內具有一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及粘度,以防坍孔。

4.2.5第一次清孔

當鑽孔達到設計深度並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後,停止進尺,稍提鑽錐離孔底10~20㎝空轉,並保持泥漿正常迴圈,以中速壓入比重為1.03~1.10的較純泥漿,把鑽孔內懸浮鑽渣較多的泥漿換出。

使清孔後泥漿的含沙率降到2%以下,黏度為17~20s,且孔底沉澱土厚度不大與設計規定的數值,即可停止清孔,嚴禁用加深鑽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後,吊放鋼筋籠。

4.2.6鋼筋籠的製作及安裝

4.2.6.1鋼筋籠製作

(1)鋼筋應存放在高於地面的平台、墊木或其他支承物上。按不同鋼筋種類、等級、牌號、規格及生產廠家分批驗收、分別堆存、掛牌標識。

(2)鋼筋的質量須經過試驗並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合格後方可使用,使用前先清除鋼筋上的油漬、汙泥、鏽漆等。

(3)為保證鋼筋籠加工精度,採用鋼筋彎曲模具,設專用台架製作鋼筋籠,按設計和規範要求加工鋼筋籠,鋼筋籠採用加勁(間距2m)成型法,加勁筋點焊在主筋內側,製作時校正好加緊筋與主筋的垂直度,然後焊接牢固,佈好螺旋筋並綁紮於主筋上。

(4)鋼筋籠長度較長時,可以分節製作但接頭必須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在加工場內製作時,主筋宜採用閃光對焊,主筋接頭位置錯開且在同一截面受拉區不大於50%。主筋搭接採用焊接。焊接長度、質量必須滿足規範要求。

(5)為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在鋼筋籠每2公尺處設定一組定位鋼筋。鋼筋籠每隔2m在主筋內側檢測管外側設定「○」型加強筋,以防止鋼筋籠存放、轉運、吊裝時變形;每節鋼筋籠的吊點位置還要設特別加強撐,同時對同一條鋼筋籠要逐節增大加強撐的剛度,以防止吊裝時吊點處變形。

(6)加工後的鋼筋根據規範和設計要求認真檢查驗收,必須確保鋼筋籠的主筋允許偏差為±20mm,箍筋間距允許偏差為-20mm,鋼筋籠長度允許偏差為±10mm,並經監理檢驗合格後,方可下入孔內。

4.2.6.2鋼筋籠安裝

(1)安裝時採用扁擔起吊,同時使用吊機主副鉤,先將鋼筋籠水平吊起,離開地面後再一邊起主鉤、一邊松副鉤,在空中將整節鋼筋籠吊至豎直,嚴禁單鉤吊住鋼筋籠一頭在地上拖拽公升高來吊直鋼筋籠,防止骨架變形;鋼筋籠豎直後,檢查其豎直度,進入孔口時,扶正緩慢下放,嚴禁擺動碰撞孔壁。鋼筋籠邊下放邊拆除內撐。下籠過程中若遇障礙不得強行下放,必須查明原因,處理後繼續下放,鋼筋籠安裝時保護層偏差不宜大於20mm。

(2)鋼筋籠分節製作時,上下兩節孔口焊接採用搭接焊接頭,採用搭接焊時,主筋連線應保證在同一軸線上。主筋連線部位表面汙垢必須清除乾淨,上、下節籠體各主筋位置對正,且上、下節籠體保持垂直狀態。焊接時採取兩邊對稱施焊。

連線完畢後要補足連線部位的螺旋箍筋,並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可下放,進行下一段籠的安裝,鋼筋加工單面焊縫長度不小於10d,雙面焊接長度不小於5d。

(3)鋼筋籠下到設計標高後,定位於孔位中心,將主筋或延伸鋼筋焊接在護筒上,以防止骨架在灌注混凝土時上浮或移位。鋼筋籠下放完成後,馬上下放導管進行二次清孔,並做好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準備。

4.2.7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4.2.7.1導管下放及二次清孔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採用導管法。導管接頭為卡口式,直徑350mm,壁厚10mm。導管使用前須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壓試驗。

下放導管時,導管連線要緊密,導管下入孔內後,底端宜距離孔底0.25~0.4m;導管應位於鑽孔中心位置;導管下放完畢,立即進行泥漿迴圈清孔,開始先將導管以40cm幅度上下活動,擾動孔底沉渣,歷時1個小時;然後將導管口下落至距孔底5cm,並不斷搖動導管。

清孔過程中,徐徐向泥漿池中加入清水,以減小泥漿比重;並及時清理泥漿渠中迴圈出的沉渣,以降低泥漿的含砂率。如因泥漿粘度較小,致使孔底沉渣超標,可以在泥漿渠中加入適量的膨潤土或水泥增大泥漿粘度,以降低沉渣厚度。清孔過程中隨時檢測,當泥漿相對密度在1.

03~1.10,含砂率<2%;沉澱層厚度小於50mm,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同意即可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4.2.7.2水下混凝土灌注

(1)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a.樁基混凝土標號為c25,考慮到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各種因素,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要滿足以下要求:

坍落度:18—22cm;

混凝土初凝時間:≥6h。

b. 混凝土採用罐車運輸至澆築地點,採用汽車吊或輸送幫浦放料到料斗進行灌注。

(2)混凝土灌注

a.當二次清孔的沉渣厚度(小於5cm)達到要求並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水下混凝土的澆築。

b.混凝土集料斗要滿足首批混凝土需要量要求,保證首批混凝土灌注後導管埋深1m以上。

首批混凝土需要量計算:

v≥πd2/4×(h1+h2)+πd2/4×h1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需要量(m3);

d---樁孔直徑(m);

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一般為0.4公尺;

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導管直徑,取d =0.35(m);

h1樁孔內混凝土達到埋深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即h1= hwγwγc;

hw井孔內混凝土面以上水或泥漿的深度(m);

支護樁測斜管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x 專案經理部 二o一o年一月 目錄一 編制說明 1 1 1 編制目的 1 1 2 編制依據 1 1 3 工程範圍 1 二 工程概況 1 2 1 基坑概況 1 2 2 地質概況 1 三 測斜管設計 3 3 1 測斜管選擇 3 3 2 測斜管平面布置 3 四 測斜管施工 4 4 1 ...

支護樁長鋼護筒施工方案

目錄一 鋼護筒加工要求 1 二 配套機械裝置 2 三 施工工序 2 四 長鋼護筒的埋設 2 1 放樁位線 2 2 護筒吊運 3 3 護筒定位 4 4 護筒振沉 5 5 可能遇到的情況及處理方法 6 五 鋼護筒起拔 6 六 注意事項 8 支護樁長 鋼 護筒施工方案 長鋼護筒現場2個,分別為12m與15...

xx沉井支護樁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 xx綜合樓工程,建設單位 局,設計單位 x建築設計所,施工單位 x建築工程總公司。本工程為磚混結構,建築面積 303 建設地點 麻栗坡縣城子上,建築層數 二層,建築高度7.6m,工程設計使用年限 50年,建築結構安全等級 二級,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築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