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基礎施工方案 第五組

2021-11-05 10:51:11 字數 4061 閱讀 2128

一、編制依據:

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勘查、調查得來的資料和資訊、施工驗收規範、質量檢查驗收標準、安全操作規程、施工及機械效能手冊以及新技術、新裝置、新工藝的相關知識等。

二、工程概況(基礎布置形式、施工條件)

基礎布設為「t」型

施工條件:(1)基槽或基礎墊層已完成,並驗收辦完隱檢。

(2)標出建築物的主要軸線,標出基礎及牆身軸線和標高;並彈出基礎軸線和邊線;立好皮數杆(間距為15~20m,轉角處均應設立),辦完預檢手續。

(3)根據皮數杆最下面一層磚的標高,拉線檢查基礎墊層表面標高是否合適,如第一層磚的水平灰縫大於20mm時,應用c20細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漿或在砂漿中摻細磚或碎石處理。

(4)常溫施工時,砌磚前一天應將磚澆水濕潤,磚以水浸入表面下10~20mm深為宜;雨天作業不得使用含水率飽和狀態的磚。

(5)砌築部位的灰渣、雜物應清除乾淨,基層澆水濕潤。

(6)基槽安全防護已完成,無積水,無軟弱土。

(7)砂漿配合比已經試驗室根據實際材料確定。準備好砂漿試模。

(8)腳手架應隨砌隨搭設;垂直運輸機具應準備就緒。

(9)專案部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對作業班組進行了質量、安全、技術交底;班組作業人員中、高階工不少於70%,並應具有同類工程的施工經驗。

三、施工總體安排(人員分工、林、機準備等)

四、施工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確定組砌方法→磚澆水→拌製砂漿→排磚撂底→立皮數杆、砌磚基礎→驗收。

1. 拌製砂漿:

1) 砂漿配合比應採用重量比,並由試驗室確定,水泥計量精度為±2%,砂,摻合料為±5%。

2) 宜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砂→水泥→摻合料→水,攪拌時間不少於1.5min。

3) 砂漿應隨拌隨用,一般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須在拌成後3h和4h內使用完,不允許使用過夜砂漿。

4) 基礎按乙個樓層,每250m3砌體,各種砂漿,每台攪拌機至少做一組試塊(一組六塊)。

2. 確定組砌方法:

1) 組砌方法應正確,一般採用滿丁滿條。

2) 裡外咬槎,上下層錯縫,採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嚴禁用水衝砂漿灌縫的方法。

3) 排磚撂底:

4) 基礎大放腳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規定,如一層一退,裡外均應砌丁磚;如二層一退,第一層為條磚,第二層砌丁磚。

5) 大放腳的轉角處,應按規定放七分頭,其數量為一磚半厚牆放三塊,二磚牆放四塊,以此類推。

3. 砌築:

1) 磚基礎砌築前,基礎墊層表面應清掃乾淨,灑水濕潤。先盤牆角,每次盤角高度不應超過五層磚,隨盤隨靠平、吊直。

2) 砌基礎牆應掛線,24牆反手掛線。

3) 基礎標高不一致或有區域性加深部位,應從最低處往上砌築,應經常拉線檢查,以保持砌體通順、平直,防止砌成「螺絲」牆。

4) 基礎大放腳砌至基礎上部時,要拉線檢查軸線及邊線,保證基礎牆身位置正確。同時還要對照皮數杆的磚層及標高,如有偏差時,應在水平灰縫中逐漸調整,使牆的層數與皮數杆一致。

5) 各種預留洞、埋件、拉結筋按設計要求留置,避免後剔鑿,影響砌體質量。

6) 抹防潮層:將牆頂活動磚重新砌好,清掃乾淨,澆水濕潤,隨即抹防水砂漿,設計無規定時,一般厚度為15~20mm,防水粉摻量為水泥重量的3%~5%。

五、質量標準:(主控專案、一般主控專案、允許偏差專案)

1.主控專案

(1)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牆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於高度的2/3。

(3)砌體砂漿必須飽滿密實,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應小於80%。

(4)磚基礎的軸線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1的規定。

表3-1磚基礎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

2.一般專案

(1)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

(2)磚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於8mm,也不應大於12mm。

(3)磚基礎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2的規定。

表3-2磚基礎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六、質量控制措施

(1)砂漿配合比應由試驗室確定,採用質量比,砌築的砂漿必須機械攪拌均勻,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分別應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細石混凝土應在2h內用完。

(2)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的攪拌時間不得少於2min,摻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於3min,摻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同時砂漿還應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一般稠度以5~7㎝為宜。外加劑和有機塑化劑的配料精度應控制在±2%以內,其他配料精度應控制在±5%以內。

(3)在250m的砌體中,對每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應至少製作一組試塊(每組六塊)。如砂漿的強度等級或配合比變更時,也應製作試塊以便檢查。

(4)磚基礎一般做成階梯形,俗稱大放腳,大放腳做法有等高式(兩皮一收)和間隔式(兩皮一收與一皮一收相間)兩種,每一種收退臺寬度均為1/4磚。組砌方法採用滿丁滿條,裡外咬槎,上下層錯縫。砌築採用「三一」砌磚法,嚴禁用水衝砂漿灌縫的方法。

(5)基礎大放腳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須符合設計圖紙的規定,如一層一退,裡外均應砌丁磚;如二層一退,第一層為條磚,第二層砌丁磚。

(6)砌基礎前應清理基槽(坑)底,除去鬆散軟弱土層,用灰土填補夯實,並鋪設墊層;先用幹磚試擺,以確定排磚方法和錯縫位置,使砌體平面尺寸符合要求;基礎中預留孔洞時應按施工圖紙要求的位置和標高留設。

(7)砌築時,應先鋪底灰,再分皮掛線砌築,鋪磚按「一丁一順」(滿丁滿條)砌法,做到裡外咬槎,上下層錯縫。豎縫至少錯開1/4磚長,轉角處要放七分磚(即3/4磚),並在山牆和簷牆兩處分層交替設定,不能同縫。磚牆轉角處和抗震設防建築物臨時間斷處不得留直槎。

基礎最下與最上一皮磚宜採用丁砌法,先在轉角處及交接處砌幾皮磚,然後拉通線砌築。

(8)內外牆基礎轉角處和縱橫牆交接處應同時砌起,對不能同時砌起而必須留槎時,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與高度的比不得小於2/3,如圖3-1。

(9)縱橫牆交接處如留斜槎確有困難,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並加設拉結鋼筋,拉結筋的數量為每半磚厚牆放置一根直徑6㎜的鋼筋,間距沿牆高不得超過50㎜,抗震設防地區應嚴格控制,如圖3-2。臨時間斷處的高度差不得超過一步腳手架的高度。

(10)砌築時,灰縫砂漿要飽滿,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於8mm,也不應大於12mm。每皮磚要掛線,它與皮數杆的偏差值不得超過10mm。

(11)基礎中預留洞口及預埋管道,其位置、標高應準確,避免鑿打牆洞;管道上部應預留沉降空隙。基礎上鋪放地溝蓋板的出簷磚,應同時砌築,並應用丁磚砌築,立縫碰頭灰應打嚴實。

(12)如基礎深淺不一時,應從低處砌起,接槎高度不宜超過1m,高低相接處要砌成階梯,台階長度應不小於1m,其高度不大於0.5m,砌到上面後再和上面的磚一起退台。

(13)基礎砌至防潮層時,須用水平儀找平,並按設計鋪設防水砂漿(摻加水泥重量3%的防水劑)防潮層。

(14)砌完基礎,應及時清理基槽(坑)內雜物和積水,在兩側同時回填土,並分層夯實。

七、安全文明施工及成品保護措施

1. 基礎牆砌完後,未經有關人員複查之前,對軸線樁、水平樁或龍門板應注意保護,不得碰撞。

2. 對外露或預埋在基礎內的暖衛、電氣套管及其它預埋件,應注意保護,不得損壞。

3. 抗震構造柱鋼筋和拉結筋應保護,不得踩倒,彎折。

4. 基礎牆回填土,兩側應同時進行,暖氣溝牆未填土的一側應加支撐,防止回填時抗擠歪擠裂。回填土應分層夯實,不允許向槽內灌水取代夯實。

5. 回填土運輸時,先將牆頂保護好,不得在牆上推車,損壞牆頂和碰撞牆體。

八、資料及收集專案

《砌體工程質量驗收規範》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1

《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

《建築砂漿基本效能試驗方法》jgj70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3-2002

《多孔磚砌體結構技術規範》jgj137-2001(2023年區域性修訂)

《砌築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00

質量記錄:材料(磚、水泥、砂、鋼筋等)的出廠合格證及複試報告。

砂漿試塊試驗報告。

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隱檢、預檢記錄。

設計變更及洽商記錄。

砌體施工方案

山西恆富花苑一期工程a標段 檔案編號 sj.13f.hfhy.17 2012 審批 晉斌 審核 趙磊平 編制 劉國才 山西四建集團 第十三分公司 洪洞恆富花苑小區一期工程a標段專案部 二00一二年十月 一 工程概況 本工程地理位置位於洪洞縣城西,濱河東路沿岸,1 樓地上十三層,地下二層,為剪力牆結構...

砌體施工方案

南昌華南城一期住宅工程b標段,位於南昌華南城建設用地華南東二路和華南北五路交匯處d04地塊水系以北位置。本標段包括5 12 共8棟21 32層高層住宅,底層沿街2層商業,1棟3層幼兒園,1棟4層商務配套和文化活動中心組成。本工程砌體採用材料主要是多孔磚mu10與加氣混凝土砌塊a5.0,砂漿主要採用水...

砌體施工方案

繽紛翡翠灣一期一批次 四川煌鑫建設集團 一期一批次專案部 二o一四年五月 目錄1.編制依據 1 2.工程概況 2 2.1.建築概況 2 2.2.砌體工程概況 2 2.3.施工特點 3 3.施工部署 4 3.1.施工總平面布置 4 3.2.施工順序 5 3.3.施工步驟 5 4.施工準備 6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