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 2

2021-10-31 10:33:56 字數 3844 閱讀 8977

一、工程設計概況

擬建赫章縣會展中心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約9.0m,為保證建築基坑邊坡穩定及安全,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基坑邊坡採用預應力錨桿支護方案,

基坑支護

(1)錨桿牆支護:

(東。南。西邊坡)該基坑邊坡坡面高度9.

5m,北面高為8m採用噴錨支護方案,有效支護高度10m,設定錨桿5排,邊坡放坡坡比1:0.5,錨桿支護採用潛空鑽成孔,錨桿孔直徑130mm、傾角15°, 錨桿水平間距1.

5m,豎向間距2m,錨桿長8m,以梅花形布置支護,φ8@200×200鋼筋網,坡面噴c25細石厚度為200 mm 孔內注漿用水泥砂漿及噴麵用細石砼配合比以室內試驗設計配合比為準。

本工程錨桿為預應力土層錨桿,其軸向設計拉力值為150kn,在砂漿強度達到其設計強度的75%後(通過砂漿試塊強度確定)方可進行預應力張拉,張拉荷載為設計值得90%,錨桿預應力值(鎖定值)為設計值得70%。

錨桿採用幫條焊,必須保證焊接質量。

自由段處外套直徑為110mmpvc管,且埠用膠帶密封,防止水泥砂漿流入。錨桿採用 25,長8m,和錨桿連線採用幫條焊,注漿時錨桿接頭要放水平。以免鑽孔破壞。

二、工藝流程

(1)錨桿工藝流程:

錨桿工藝流程:基坑開挖→修整邊壁→測量、放線→潛空鑽鑽孔→插杆筋→壓力注漿→養護→邊坡立面平整→綁紮鋼筋網片→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混凝土面層養護→裸露主筋除鏽→上橫樑(或預應力錨件)→焊錨具→張拉(僅限於預應力錨桿)→錨頭(錨具)鎖定。

(2)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應按設計規定以每2.5m為一層,分段開挖,做到隨時開挖,隨時支護,隨時噴混凝土,在完成上層作業面的錨桿預應力張拉或土釘與噴射混凝土以前,不宜進行下一層土的開挖。

本基坑東南西三面間距約為318m,東西間距約為241m,當上錨桿未完時,允許在距離四周邊坡10m的基坑中部自由開挖,但應注意與分層作業區的開挖相協調;嚴禁邊壁出現超挖或造成邊壁土體鬆動或擋土結構的破壞。

(3) 排水

錨桿、支護宜在排除作業層地下水的情況下進行施工。

基坑東、南側坡頂地面採用c20混凝土硬化至圍牆腳部;基坑北側坡頂向外延伸2m範圍內用c20混凝土硬化,並且裡高外低,便於徑流遠離邊坡。坡頂排水溝與基坑邊緣的距離為2.0m厚度為200 mm三面光,排水溝斷面 1000mm*1500mm排水找平砂漿中摻入5%的防水劑。

為了排除積聚在基坑內的滲水和雨水,在坑底設定排水溝和集水坑,坑內積水應及時抽出,排水溝和積水坑宜用磚砌並用砂漿抹面以防止滲漏。排水溝400mm*600mm排水溝

1 (4)鑽孔和錨桿製作

鑽孔前先放線定位,保證土釘位置正確,防止高低參差不齊和相互交錯。

鑽孔深度要比設計深度多100mm~200mm,以防止孔深不夠。

錨桿應由專人製作,接長應採用幫條焊,為使錨桿置於鑽孔的中心,應在錨桿上每隔2000mm設定定位托架乙個;鑽孔完畢後應立即安插錨桿以防塌孔,為保證非錨固段可以自由伸長,可在錨固段和自由段之間設定堵漿器,並用pvc管套住自由段。

(5) 注漿

孔內注漿用m15水泥砂漿,採用壓力注漿,摻入水泥用量7%的膨脹劑。

注漿管在使用前應檢查有無破裂和堵塞,介面處要牢固,防止注漿壓力加大時開裂跑漿;注漿管應隨錨桿同時插入,採用乾成孔作業,灌漿前封閉孔口。

注漿前要用水引路潤濕輸漿管道;灌漿後要及時清洗輸漿管、灌漿裝置;灌漿後自然養護不少於7d,待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進行張拉工藝;在灌漿體硬化之前,不能承受外力或由外力引起的錨桿移動。

(6)噴射混凝土

鋼筋網應在噴射一層混凝土後鋪設,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宜小於50mm。鋼筋網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鋼筋固定,在混凝土噴射時應不出現移動。

鋼筋網片採用φ8@200×200綁紮而成,網格允許偏差為10mm,鋼筋網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不小於300mm。

噴射混凝土為細石混凝土,厚度為200±20mm,強度等級為c25;為加強支護效果,在噴射時摻入3%的速凝劑。

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按設計要求通過實驗確定,骨料粒徑不宜大於12mm;噴射混凝土作業,應事先對操作手進行培訓,以保證噴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和質量能達到要求;噴射混凝土前,應對機械裝置、風、水和電路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噴射混凝土的噴射順序應自上而下,噴頭與受噴麵之間的距離宜控制在0.8m~1.5m範圍內,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噴射面,但在鋼筋部位應先噴填鋼筋一方後再側向噴填鋼筋的另一方,防止鋼筋背面出現空隙;為保證噴射混凝土厚度達到規定值,可在邊坡上垂直插入短的鋼筋段作為標誌。

在噴射混凝土初凝2h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此後應連續噴水養護5~7d。

噴射混凝土強度可用100mm×100mm×100mm試塊進行測定,製作試塊時應將試模底面緊貼邊壁,從側向噴射混凝土,每批至少留取3組試件。2

三、試驗檢測

(1)錨桿試驗

應在錨桿錨固段漿體強度達到15mpa或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75%時可進行錨桿試驗。

載入裝置(千斤頂、油幫浦)的額定壓力必須大於試驗壓力,且試驗前應進行標定。

加荷反力裝置的承載力和剛度應滿足最大試驗荷載要求。

計量儀表(測力計、位移計)應滿足測試要求的精度。

基本實驗和蠕變試驗錨桿數量不少於3根,且試驗錨桿材料尺寸及施工工藝應與工程錨桿相同。

驗收錨桿的試驗數量應取錨桿數的5%,且不應少於3根。

錨桿試驗應按《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附錄e的規定執行。

四、冬季施工措施

嚴格控制水泥漿的配比,平均氣溫低於5℃時,應加早強劑或防凍劑,水泥的標號不得低於pc32.5。

當氣溫低於0°c時,禁止噴水養護,必要時加覆蓋養護。

幫浦和注漿管不用時應用清水沖洗乾淨,防止受凍。

土釘支護所用的石屑與砂等骨料應保持乾燥,儘量減少含水量。施工完畢後,將骨料覆蓋,以防受凍。

五、基坑工程的安全使用與維護

本工程基坑四周設定尺寸為200mm*200mm的防水圍擋,並設定防護欄杆,防護欄杆埋深700mm,高度為1200mm,欄杆間距為2000mm,欄杆距基坑邊緣為800m。

基坑周邊2.0m範圍內不得堆載,4m以內限制堆載,坑邊嚴禁重型車輛通行。

在基坑邊1倍基坑深度範圍內建造臨時住房或倉庫時,應經基坑支護設計單位允許,並經施工單位企業技術負責人、工程專案總監批准,方可實施。對隔壁工地已建的臨時住房或倉庫時,請求甲方協調拆除。

六、基坑支護監測及應急措施

3  (1)監測內容

本基坑為二級深基坑,基坑觀測應觀測以下內容:

支護結構水平位移。

地下水位監測。

周圍建築物、地下管線變形。

以上監測內容均委託有資質單位監測。

(2)監測頻率

基坑第一步開挖完畢後,基坑四周設定變形觀測點,對基坑進行變形觀測。變形觀測採用小角度法進行觀測,即假定基坑陰角不變形,且作為二個基準點,基坑四周每隔20m設定觀測點,利用全站儀測得初始資料,每隔一段時間觀測各點,即可測出基坑水平位移。在基坑開挖期間每天監測2次,分別在開挖前和開挖後監測,變形較大時每天測2~3次。

降水工作開始前,需要測量每個井的靜水位標高,根據地下水位安裝水幫浦,設定回水閥,防止掉幫浦。降水開始後,前一周每天測量水位不少於4次,以後每天測水位水位不少於2次,並繪製水位變化曲線。

降水工作開始後,應對基坑四周建築物及地面進行沉降觀測,根據沉降觀測結果,調整降水井水位,預防沉降超過規範允許值。

(3)基坑變形報警值

水平位移警戒值:當坡頂水平位移超過35mm或有事故徵兆時,應連續觀測並及時通知設計單位。

監測資料處理及反饋:支護結構水平位移和沉降及周圍建築沉降:由監測單位將每次的測量結果報生產經理和技術經理簽字後,交資料員報監理、甲方。

(4)坑外土體表層水平位移及沉降監測方式

基坑四周硬化後,距基坑邊約1m在地坪上平行基坑邊線彈出直線,每隔20m定點(用油漆及小銅釘做標記),作為支護結構水平位移觀測點及沉降觀測點。

位移觀測基準點:在每條位移觀測線的兩端外延至不受基坑變形干擾位置(距基坑邊﹥2h(h為基坑開挖深度))定點,作為全站儀測站點及觀瞄點。

沉降觀測基準點:採用引測的±0.00標高點,定期校核。4

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

1.1本工程業主提供的有關設計圖紙 1.2本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1.3 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 120 2012 1.4 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範 gb50330 2002 1.5 基坑土釘支護技術規程 cecs 96 97 1.6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程 gb 50086 2001 1....

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

一 工程設計概況 擬建某工程基坑開挖深度約14.85m,為保證建築基坑邊坡穩定及安全,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基坑邊坡採用土釘牆及預應力錨桿和排樁支護方案,西側為b型支護,東北側為c型支護,北側為a型支護,東南側為d型支護 南側為a型及e型支護。基坑支護主要技術引數如下 1 a型錨桿及土釘牆支護 南 北...

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

寧河海航社群a地塊基坑支護 施工方案 編制審核 審批編制單位 編制時間 目錄1 工程概況 2 管理體系 3 施工準備工程計畫 4 施工方案與主要施工方法 5 工期保證 6 資源需求計畫 7 施工平面圖 8 技術組織措施 9 安全措施 10 環境保護措施 11 文明施工措施 1.工程概況 1.1工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