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2021-10-23 02:37:02 字數 3125 閱讀 2325

目錄1. 編制依據 1

1.1工程施工圖紙 1

2.工程概況 1

2.1設計情況一覽表 1

2.2平面圖 2

3.施工安排 2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2

3.2勞動力組織及職責分工 3

3.2.1管理部負責人 3

3.2.2工人數量及分工 3

4.施工準備 3

4.1施工技術準備 3

4.1.2擬採用新型模板體系的資料介紹 3

4.2機具準備 3

4.3材料準備:模板、支撐、龍骨、脫模劑 3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3

5.1流水段劃分 3

5.2模板及支撐配備數量 3

5.3隔離劑的選擇 5

5.4模板設計 5

5.4.1 0.00以下模板設計 5

5.4.2 0.00以上模板設計 10

5.4.3陽台及欄板模板設計;型別、方法、節點圖 21

5.4.4特殊部位的模板設計 21

5.4.5模板施工 21

5.5模板安裝質量要求 22

5.6模板的製作及加工 23

5.6.1對模板加工要求;主要技術引數及質量目標 23

5.6.2對模板加工的管理與驗收的具體要求 23

5.7模板的安裝 23

5.7.1內牆體模板安裝 23

5.7.2框架柱模板安裝 23

5.7.3梁、板模板安裝 24

5.7.4模板安裝質量要求 24

5.8模板的拆除 25

5.8.1 側模的拆除: 25

5.8.2 梁底模的拆除 25

5.8.3施工荷載所產生得效應比使用荷載更為不利時所採取的措施 26

5.8.4後澆縫處支撐方法、技術要求及拆除時間 26

5.8.5予應力構件模板得要求 26

5.9模板的維護與修理 26

5.9.1各類模板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6

5.9.2多層膠合板、竹編板的維修 26

5.9.3大模板的維護 26

6.安全注意事項 26

附:計算書 26

1. 編制依據

1.1工程施工圖紙

表12.工程概況

表2地下部分結構平面圖(一張)

地上部分結構平面圖(一張)

3.施工安排

基礎底板施工□□年□月開始,主體結構□□年□□月封頂。

0.00以下結構施工時間:

0.00以上結構非標部位及標準部位施工時間:

結構封頂時間:

工程結構模板施工耗時較多,為保證施工進度,在採取改進施工工藝等措施的同時,應加大勞動力投入量;在地下結構施工時,計畫使用木工□□□人,主體結構施工時,木工人數約□□□人,各流水段需用勞動力人數按照其工程量進行分配。

4.施工準備

梁、板配置□□層結構層的模板及支撐。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0.00以下水平構件與豎向構件流水段施工圖各一張

0.00以上水平構件與豎向構件流水段施工圖各一張

主要材料計畫表表3

油性:水性:

1、底板支撐設計:

底板厚度有三種:700mm、1000mm和1400mm,模板採用小鋼模組拼,底板反梁淨高多在1.6m和1.

2m。底板及反梁砼採取二次澆築,施工縫留置:1000mm和1400mm厚底板在板頂以上20~30mm處,700mm厚底板留置在比板頂高300mm處。

樑側模持力在預埋在已澆築底板砼的鋼筋棍上。

2、牆體模板設計:

1)地下外牆採用磚胎膜形式

磚胎模採用240mm厚的磚牆,從墊層開始到地下一層頂板上表面處,即達到外牆的高度。為了保證磚胎模在混凝土澆築時不移位及與護坡樁間填充密實,在砌築磚牆時,將磚胎模高度的回填土逐次回填完成,回填土採用級配砂石,使用粗鋼筋插搗,保證回填的級配砂石密實。

為了保證底板側幫及外牆外側鋼筋保護層的厚度,砌築磚胎模前,在底板墊層上彈出磚胎模的位置線,位置線預留出磚胎模的抹灰層和防水卷材及保護層的厚度。

牆體模板採用55系列組合鋼模板和多層板組拼木模板相結合,組合鋼模板寬度為600mm、300mm、200mm和100mm寬頻孔模板,角模為e1515、e1512、y1015、y1012,以及定型異形角模。水平背楞和豎向背楞均選用φ48鋼管,模板受力主要靠穿牆螺栓承受,經計算φ16輥絲螺栓符合要求間距600×700mm。斜撐和水平撐主要用來調整牆體模板垂直度。

當組合鋼模板不符合模數時,用40mm厚木條襯15mm厚多層板填充,背面用螺栓間距300mm與鋼模板連線。

2)直線牆體模板

本工程地下牆體厚度分別為450㎜、400㎜、300㎜和200㎜。地下室外牆和6個筒體外牆均為450㎜。模板設計高度同結構層高,在梁部位預留豁口,混凝土澆築面控制在頂板底面以上30mm,澆築頂板以前鑿掉浮灰。

地下室外牆內側採用單側支模方案,具體工藝詳附圖所示。

法一:0.00以下直線牆體模板統一採用組合鋼模板,經計算確定:

橫豎背楞均採用φ48雙鋼管,間距600×700mm,對拉螺栓採用φ16輥絲螺栓,間距600×700mm,支撐採用斜撐和滿堂紅架體相結合。第一次澆築時5m高度內設4道支撐,在架體頂部搭設平台及護身欄杆。牆體一次支模高度為5m,第二次支模高度到板底。

圖1.模板支撐體系圖

第二次支模時第一次模板的最上邊一塊不拆,直接在最上部模板上接高,這樣既使上層模板有可靠的支點,又保證上層模板與已澆築的混凝土接縫嚴密不露漿。同時為了保證混凝土上下層接縫成一條直線,在第一次澆築的混凝土上口放一35mm厚(保護層厚度)通長木條,與模板綁牢。見下圖:

當第二次支撐模板時,按照上述接縫處理,上層模板的背肋仍採用φ48鋼管,橫豎龍骨交點處使用穿牆螺栓,具體布置方法同底層模板,二次模板加固採用三道

支撐。見下圖

法二:直線牆體採用18mm厚膠合板,豎肋80×200mm木工字樑後背雙10號槽鋼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模板具有造價低廉,剛度大,自重輕,組裝靈活,易於接高,部件標準化程度高及材料重複利用性好等優點。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模板的寬度盡可能為1220mmd的模數,如1220,2440,3660,4880,這樣可減少膠合板的裁切。

避免浪費。

3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工程 模板施工方案 框架結構 北京城建一公司 專案經理部 年 月 日 工程 模板施工方案 框架結構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北京城建一公司 專案經理部 編制時間 年 月 日 1 編制依據 1.1工程施工圖紙 表12 工程概況 表2地下部分結構平面圖 一張 地上部分結構平面圖 一張 3 施工...

3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工程 模板施工方案 框架結構 北京城建一公司 專案經理部 年 月 日 工程 模板施工方案 框架結構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北京城建一公司 專案經理部 編制時間 年 月 日 1 編制依據 1.1工程施工圖紙 表12 工程概況 表2地下部分結構平面圖 一張 地上部分結構平面圖 一張 3 施工...

3 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目錄1 編制依據 1 1.1工程施工圖紙 1 2 工程概況 1 2 1設計情況一覽表 1 2 2平面圖 2 3 施工安排 2 3 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2 3 2勞動力組織及職責分工 3 3 2 1管理部負責人 3 3 2 2工人數量及分工 3 4 施工準備 3 4 1施工技術準備 3 4 1 2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