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隱患識別 評價控制管理制度

2021-10-11 20:52:50 字數 4029 閱讀 2129

1目的識別生產中的所有常規和非常規活動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以及所有生產現場使用裝置設施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危害,採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採取加強管理和個人防護等控制措施,遏制事故,避免人身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等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範圍

2.1專案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和執行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2.2常規和異常活動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2.3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的活動;

2.4原材料、產品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的危險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2.5作業場所的裝置設施、車輛中的危險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2.6對生產現場和生產過程、環境存在的風險和隱患進行辨識、評估分級,並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3職責3.1安全管理部

3.1.1負責制定風險、隱患識別、評價、控制的管理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重大安全隱患的管理和控制;

3.1.2 負責組織評價小組對識別出的風險、隱患進行評價、分級、制定控制措施。

3.2各部門、車間

負責裝置設施、生產過程、作業環境等環節風險、事故隱患的識別,並制定控制措施。

4風險、隱患的識別和評價

4.1風險、隱患識別範圍

企業內所有單位和作業場所,涉及生產工藝過程、生產裝置、設施、建築物、材料、作業環境、員工作業行為等。

4.2風險、隱患識別方法

4.2.1確定基本的識別單元,採用「工藝、裝置、人員分析的方法,以生產工藝過程為主線,將其工藝分解成若干單元進行識別。

4.2.2 識別內容,採取現場調查或參照安全生產標準化檢查表中所列專案逐項檢查的方法,分別辨識出各工序(活動)區域內的裝置設施、人員、工藝、材料、能源、作業環境及相關方等危險有害因素。

4.3評價方法

4.3.1常用評價方法

風險評價是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進行的評價,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預先危險性分析(pha)、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件樹分析(eta)、事故樹分析(fta)、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等。

4.3.2評價方法的選用

根據公司生產特點擊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分析(scl)、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法進行風險評價,同時選擇風險度(r)=可能性(l)x後果嚴重性(s)的評價法確定風險等級。

4.4.2.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活動分解為若干個相連的工作步驟,識別每個工作步驟的潛在危險因素,然後通過風險評價判定風險等級,制定控制措施。該方法是針對作業活動而進行的評價。

4.4.2.2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是一種經驗的分析方法,是評價人員針對分析的物件列出一些專案,識別與一般工藝裝置和操作有關已知型別的危害、設計缺陷以及事故隱患,查出各層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後確定檢查專案。再以提問的方式把檢查專案按系統組成順序編製成表,以便進行檢查或評審。安全檢查表分析可用於對物資、裝置、工藝、作業場所或操作規程的分析。

4.4.2.3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

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半定量風險評價方法。它是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個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操作人員**風險大小的一種方法,即d=lec。其中:

l代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代表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代表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在d代表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l、e、c 3種因素取值及d危險性等級劃分見表1

表1lecd值表

危險性分值處於160~320之間,其危險等級屬於「高度危險,需立即整改」的範疇。因此,對於此項作業,必須做出詳細的作業計畫,落實好各項防範措施。

4.5 評價準則

4.5.1評價準則的依據

4.5.1.1國家有關安全法律法規、規範標準的要求;

4.5.1.2行業的設計規範標準;

4.5.1.3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技術標準;

4.5.1.4本公司的安全方針、目標。

4.5.2確定風險等級

風險等級依據評價準則確定,其風險度(r)等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和後果的嚴重性(s)的乘積。計算方法為:

r=l×s

4.5.2.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準則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準則按表2確定

表2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準則(l)

4.5.2.2事件發生後果嚴重性準則

事件發生後果嚴重性準則見表3

表3事件發生後果嚴重性準則(s)

4.5.2.3風險等級判定準則

風險等級判定準則見表4

表4 風險等級判定準則(r)

4.6風險評價

4.6.1風險評價主要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4.6.1.1火災和**

4.6.1.2衝擊和撞擊

4.6.1.3中毒、窒息、觸電

4.6.1.4有毒有害物料、氣體的洩漏

4.6.1.5其它化學、物理性危害因素

4.6.1.6人機工程因素

4.6.1.7裝置的腐蝕、缺陷

4.6.1.8環境的可能影響等。

4.6.2記錄重大風險,確定風險控制措施,在確定重大風險時應考慮:

4.6.2.1有關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範的要求;

4.6.2.1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嚴重性;

4.6.2.3企業自身的聲譽和關注程度。

4.7風險控制和隱患治理

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和經營運**況,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落實所選定的風險控制措施消減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4.7.1風險控制措施應遵循

4.7.1.1可行性和可靠性;

4.7.1.2先進性和安全性;

4.7.1.3經濟合理性及企業的經營運**況;

4.7.1.4可靠的技術保障和服務

4.7.2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4.7.2.1工程技術措施,實現本質安全;

4.7.2.2管理措施規範安全管理;

4.7.2.3教育措施,提高員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4.7.2.4個人防護措施,減少職業傷害。

4.7.3建立安全檔案

確定為重大隱患的專案,應建立檔案,檔案應包括:。

4.7.3.1評價報告與技術結論;

4.7.3.2評審意見;

4.7.3.3隱患治理方案,包括資金概預算等;

4.7.3.4治理時間表和負責人;

4.7.3.5竣工驗收報告。

4.7.4隱患治理

4.7.4.1對確定為重大風險的隱患專案,應填寫《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制定治理方案,必要時立即停產落實整改;

4.7.4.2對確定為較大或中等危險的隱患專案,發出整改通知書,明確有關部門整改;

4.7.4.3對確定為較輕危險的隱患專案,有隱患部門落實整改;

4.7.4.

4在整改過程中應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技術方案 、資金、時限等,並定期對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隱患治理方案的有效實施。隱患羨慕治理結束後,安全管理部門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形成報告。

4.7.5開展宣傳和培訓工作

將風險評價結果及採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修訂和新制定的操作規程,及時向員工宣傳培訓,使其熟悉工作崗位和作業環境中的風險和能夠採取的控制措施。

4.8風險資訊更新

4.8.1為確保風險資訊及時更新,企業應定期組織風險評價工作,識別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當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和更新:

4.8.1.1新的或變更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4.8.1.2工藝改變或操作方法改變;

4.8.1.3新建、擴建、改建技改專案;

4.8.1.4組織機構發生重大改變;

4.8.1.5有對事故、事件或其他資訊的新認識。

4.8.2評價時機

以全公司各部門為物件,每年年末前進行一次全公司範圍內的風險評價。

4.9工作程式

4.9.1 風險評價小組對評價物件進行風險評價,根據風險評價結果提出風險消減措施要求,填寫《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

4.9.2安全管理部門根據《重大風險及控制措施清單》向有關部門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

4.9.3存在安全隱患的部門根據《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內容制定隱患治理方案,明確責任人、技術方案 、資金、時限等,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制定整改計畫,上報安全管理部門;

風險隱患識別 評價 控制管理制度

編制 安全標準化小組 審核 吳磊 批准 張德順 發布 2013年8月20日實施 2013年9月1 為實現公司的安全生產,實現管理關口前移 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預防,達到消除減少危害 控制預防的目的,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一 評價目的 識別生產中的所有常規和非常規活動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產現場使...

危害識別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危害辨識 風險評估管理規定 附錄 風險評價準則 術語 風險 風險 r 是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l 及後果 s 的結合。風險 r 可能性 l 後果 s 風險評價方法 風險評價方法的選擇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及風險等級判定 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流程 3.1.1從作業活動清單中選定一項作業活動,將作業...

危險源識別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一 目的 通過對危險源辨識 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為了使公司能夠持續的識別 評價和控制其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尤其對重大風險 不可容許風險加強控制,最大限度的消除或降低風險,減少人身危害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制度。二 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所有作業活動 產品及服務中能夠控制和期望控制的危險源的識別及風險的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