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 認知 實習小結報告

2021-10-02 14:23:41 字數 3756 閱讀 7711

周四,我們參觀了位於北京東路的塞格電子廣場,通過參觀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使我們基本了解了各種電子器件的型別及應用領域。

周五,實習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收穫成果的一天,在這天,我們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了這幾天來的所見所聞及感受,確立了我們這個專業將來從事工作種類的方向及在學生時代該努力或者專研的內容。

除了這些天來對各種公司所生產的產品有所了解外,我們通過老師的介紹也知道了很多有關電子的知識。如光學是一門經典科學,2023年雷射的誕生使古老的光學獲得了新的活力。雷射在資訊電子技術中的應用,是光學與電子學進一步相互結合而形成了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光電子學(亦稱光子學)。

光與電打交道可分為三個回合:第一回合是19世紀60年代,maxwell提出:光也是電磁波;第二個回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光電效應的實驗和理論發展;第三個回合是2023年第一台雷射器的誕生,它是光學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的革命,也是20世紀最主要的重大發現之一,它將人類帶入了乙個光子時代。

最早出現的光電子器件是光電探測器。2023年,英國w.r.

史密斯發現了硒的光電導性。2023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論,解釋了光電效應,為此獲得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23年,蘇聯v.

k.茲沃雷金製成實用的光電倍增管。20世紀30年代末,硫化鉛紅外探測器問世,紅外線可探測到3m輻射。

40年代初用半導體材料製成溫差型紅外探測器和測輻射熱計。50年代中期,可見光波段的硫化硒、硫化鎘光敏電阻荷短波紅外硫化鉛光電探測器投入使用。50年代末,美軍將探測器用於代號為響尾蛇的空—空飛彈 ,取得明顯作戰效果。

2023年英國勞森等發明碲鎘汞紅外探測器。在軍事需求牽引和半導體工藝技術驅動下,紅外探測器自6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直到20世紀90年代,美、英、法等國大力發展了中波(3-5m)和長波(8-14m)紅外多元器件元件,廣泛用於夜視、偵查、觀瞄、火控和制導系統。

2023年西方各國又用成熟起來的紅外平面陣列在各種成像技術中取代多元探測器元件。

我們也了解了從雷射器到光顯示器的發展過程。雷射器是光波段的相干輻射源。它的理論基礎是愛因斯坦在2023年奠定的。

2023年,美國t.h.梅曼研製成紅寶石雷射器——世界上第一台雷射器。

這個突破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並形成了連鎖反應,在短短的幾年之內,氦氖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釹玻璃雷射器、氬離子雷射器、co2雷射器、化學雷射器、染料雷射器等相繼出現。同時,幾乎就在第一台雷射器誕生之時起,人們就開始探索雷射的應用,而且雷射的軍事應用被優先考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近20多年來,雷射器的各種發展很快,其波長分布在從軟x射線到遠紅外的各個波段,最高的峰值功率達到 w量級,最高平均功率達兆瓦級,最窄脈寬為s量級,最高頻率穩定度達,調頻範圍從200nm到4m的波段。

同時,雷射器的結構、工藝日趨成熟,穩定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顯著改進。光纖技術的發展起源於2023年。當年英籍華人高錕等提出了低損耗光學纖維的可能性,為光纖通訊及應用開闢了道路。

2023年,美國研製出損耗為20db/km的石英光纖和溫室連續工作的雷射二極體,使光纖通訊成為可能。這一年被公認為「光纖通訊元年」。自此,光纖通訊迅速發展。

到80年代初,日本、美國、英國相繼建成全國幹線光纖通訊網,並決定幹線通訊不再新建同軸電纜。90年代初,光纖放大與光波分復用兩種技術結合,將充分發揮世界上已建成的上百公里的單模光纖長途通訊網的頻帶潛力。光纖感測技術起源於80年代初,感測壓力、張力、溫度、角速度等各種物理量的光強感測器陸續開發出來。

90年代初中期,光纖雷射器、光纖光柵等光纖元器件嶄露頭角。光纖技術呈現持續蓬勃發展局面。光儲存技術的歷史較短,而發展很快。

2023年,美國飛利浦公司演示了模擬式雷射視盤。2023年,飛利浦公司同日本索尼公司合作,推出了第一台數字式雷射唱機。由於雷射唱機(cd)進入家庭和唯讀式光碟儲存器(cd--rom)同個人計算機結合,vcd(cd視盤)──其全稱為video─cd,它是2023年下半年才付諸實用的新技術,也稱cd視盤。

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機(實驗用機)卻是由中國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於2023年12月研製成功的。2023年9月取名「萬燕」的第一代vcd機(產品)面世。短短幾年vcd市場即達到巔峰狀態。

隨著對儲存量的提高,***,shd等光碟技術也相繼出現。板顯示器技術以液晶顯示器發展最快。液晶材料既具有液體的特點又具有晶體的許多特性。

2023年,美國rca公司發現液晶的多種光電效應:賓主效應、動態散射效應和相移儲存效應,為液晶顯示器、液晶光閥等器件的研製奠定了基礎。等離子體顯示器、場致發光顯示器相繼問世並不斷的發展。

現在,平板顯示器已形成巨大的市場。

門類的發展也經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17世紀中期前人們主要以視覺器官認識光;知道少數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了解光直線傳播和反射和折射到17中期-19世紀前,對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了解較深入,對色散等有所認識;對光本性認識以牛頓的粒子說占上風;有了成功擴充套件視覺能力的光學儀器(望遠鏡、顯微鏡等);開始成為天文學、醫學等學科的有力工具,光學的重要性有所顯露。而到了19世紀初-19世紀末光波動說提出雖早,但直到19世紀初光具有電磁波本性才在理論和實驗上被肯定。此時期物理光學獲得豐富知識,干涉、衍射、晶體光學知識有很大發展;發明了一些物理光學儀器,光學從理論到實驗都對物理學有很大貢獻。

19世紀末-2世紀60年代前,非相干光認識到了成熟階段,經蒲朗克、波爾、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努力,光的波粒二象性認識確立;光發射和吸收機理認識深入;光譜學及應用全面發展,促進了物理學發展。20世紀60-80年代,進入了雷射發展階段,相干光理論被充分研究,光應用開創空前新局面,光學再一次成為科技先鋒。出現多種新光源;控制光傳播技術完善;光電接收器件種類增多。

20世紀80年代後,雷射發展促成了光學與電子學結合,形成了光電子學。光電子學主要研究有光參與的電子器件和系統,光電子學理論成熟,應用獲得了極大成功,尤其在資訊傳遞、儲存等方面效果顯著,經近20年發展也已趨於成熟。

我們還認識了很多感測器,其中光學感測器為一重點,它分為光纖感測、光電感測、微光機電感測、光全息感測、光層析感測等。光纖感測器的基本原理是當光在光纖中傳輸時,外界各種物理量(如溫度、壓力等)對光纖作用,使在光纖中傳輸光的振幅、相位、偏振態等參量發生變化,這些引數的變化帶有被測量的資訊,若能測定出這些參量隨被測量變化的關係,就能測出所測物理量的大小。光纖感測器的優點是:

抗電磁干擾,電絕緣; 靈敏度高; 體積小,重量輕,外形可變; 可檢測的量多; 可以實現分布式測量。

2023年高琨指出了用光纖進行資訊傳輸的可能性和技術途徑並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66~2023年),從基礎研究到商業應用的開發時期,實現了短波長(0.85 μm )低速率(45或34mb/s)多模光纖通訊系統,無中繼距離約10km;第二階段(1976~2023年),大發展時期,光纖從多模發展到單模,工作波長從短波長發展到長波長(1.

31和1.55 μm ),實現了1.31μm、傳輸速率140~565mb/s的單模光纖傳輸系統(pdh) ,其無中繼距離為50~100km;第三階段(2023年~),全面深入開展新技術研究,實現了1.

55 μm單模光纖通訊系統(sdh) ,速率達2.5-10gb/s,無中繼距離為100~150km;2023年後,研發波分復用光纖通訊系統,每波長傳輸速率10或40g及光波網路。

以上這些就是我一周所收穫的豐富知識,通過這次實習,我受益匪淺,短短的五天,我們能夠掌握得非常全面,而且我對這些工廠的了解只是初步的,還有許多我不懂得地方,如:led有規律的變換顏色的原理等各種專業知識,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多掌握一些技術。在當今的這個經濟迅猛發展中的中國,電子裝置有著不可想象的巨集偉藍圖。

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給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發展,電子技術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邁向美好的明天。同時,也使我深刻的體會到,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以及刻苦鑽研的那種精神,為將從事電子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礎。我也明白了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做的學以致用;同時我還明白要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做好自身定位,而不是盲目地讀書。

認知實習實習小結

馬上即將迎來在xx大學的第四個年頭,當年大一邁進學校的興奮還恍如昨日,卻止不住歲月的腳步,轉眼間我就要踏上社會。猶記得年初的新聞 史上最難就業年 引發關注,我們這群即將面臨就業的大學生們的壓力可想而知。我到底能做什麼?我們專業在就業上面的優勢在哪?我們專業如今的現狀又是什麼樣的呢?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

電大認知實習小結

轉眼間本學期機電一體化的課程即將結束,學校為了使我們更多了解機電產品 裝置,提高對機電工程製造技術的認識,加深機電在工業各領域應用的感性認識,開闊視野,因而進行了此次的認知學習,我們先後 了寶馬汽車的裝配全過程 參觀了一年一度的工博會,因而了解了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

認識實習小結

學長告訴我們,學通訊必須把電腦弄好,我們現在已經應該著手學習c語言 學習程式設計 自己能夠模仿別人開發程式等,平常沒有事兒的時候可以編個程式玩兒玩兒,如果能參加這方面的比賽並且獲獎那就更好了,到公司面試的時候,一般都是直接錄用。當時他說完這個我就汗了,想想自己就知道用電腦玩兒遊戲,實在是太不應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