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實習報告

2021-09-27 22:12:05 字數 4955 閱讀 8805

東北石油大學

實習總結報告

實習型別秦皇島野外地質實習

實習單位石門寨地區

實習起止時間年月日至年月日

指導教師

所在院(系

班級學生姓名

學號年月日一、前言

野外實習對我們來說是將來學習工作的乙個重要環節。這次實習從7月17日開始,至7月22日結束。實習地點為秦皇島市石門寨鎮柳江向斜盆地。

實習任務及目的為能認識常見的地質現象,包括外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能進行岩石及礦物的識別,能識別各種地質構造現象,掌握地層古生物和石油地質方面的知識及野外的基本工作方法。能比較正確地辨別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並能初步進行成因上的分析。能利用礦物的物理性質鑑定識別常見礦物,特別是造岩礦物。

對實習及出露的岩石能夠正確的描述和命名。了解實習區侵入巖和噴出巖的產狀及時代。了解實習區變質作用型別及引起變質作用的因素。

熟悉實習區出露地層的時代、岩性及化石。初步分析實習區中的構造現象及掌握野外識別方法。

較正確的學會地形圖、地質圖的使用和閱讀,能利用地形、地質圖尋找地質點,識別地質構造。學會繪製地層柱狀剖面圖。掌握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包括方位測量及測量岩層產狀要素)。

實習路線為柳江莊碎屑岩描述路線。石門寨西亮甲山奧陶系—石炭系地層剖面路線。雞冠山—山羊寨地質及地貌路線。

上莊坨—砂鍋店—潮水峪構造及地貌路線。張岩子—東部落岩石、地層、地貌及水文路線

。子窩—北戴河海濱海洋地質作用及地貌路線。實習隊伍在我校地球科學學院的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專業同學來到了秦皇島市石門寨北方地質實習基地進行為期約一周的地質野外實習。

在學校領導和老師的安排下,孫雨老師作為我們班的帶隊老師,他將我們班級分為五個小組,每個小組六人,並選出一人擔任主張,以確保實習任務的順利完成。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小組成員了解了各種地質現象,學會了實測地層剖面、記錄、描述觀測點、填繪地質圖;初步學會了綜合分析問題和解釋問題的能力;通過野外實際材料、圖表,自己完成了測區綜合柱狀圖。

二、實習區概況

1、實習地區地理位置

我們此次去實習的秦皇島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包括三區四縣:三區為海港區,北戴河區和山海關區;四縣為昌黎縣,撫寧縣,盧龍縣和青龍縣。

秦皇島市總面積約為7812.4平方千公尺。市區長50千公尺,寬6千公尺,是乙個狹長帶狀濱海城市。

北倚燕山,南臨渤海,東越長城與遼寧省綏中縣毗鄰,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燕山山脈東段,南部為華北平原北端的濱海沖積平原。

可供教學實習的重點地區為—柳江盆地位於秦皇島市北約28千公尺處,秦皇島,山海關以及北戴河三區呈北東—南西向分布於渤海海濱,是地質認識實習的輔助工作區。

秦皇島市交通發達,以水陸、陸路為主,是連線東北與華北的交通樞紐。陸、海、空交通都極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鐵路橫貫東西;其港口是我國北方最重要的不凍天然良港,是我國最大的能源輸出港,由秦皇島碼頭乘輪船,可直接抵達煙台、青島、大連和上海等地;有通往國內外的航線,山海關機場與全國主要城市通航;高速公路、102國道、205國道等各級各類公路更是四通八達,鄉、鎮之間均可直通汽車。

秦皇島實習區交通位圖

2、實習地區地貌特徵

秦皇島地區,表現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總趨勢為西北高,東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濱淺海四個地帶組成,總體上屬於丘陵區。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區域性為低山區,低山區以東、以南為丘陵地區,山體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並且多孤山,少線性山脊。柳江村位於石門寨西南4km處,由晚太古代綏中花崗岩和燕山期花崗岩侵入體構成高聳的盆地周邊,以上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構成低窪的丘陵和平原狀的盆形地貌,即柳江盆地;從地質構造角度看,是乙個西翼陡東翼緩的比較寬緩的向斜構造,故又有人稱其為「柳江向斜」。

柳江盆地南北長約20千公尺,東西寬約12千公尺,北東西三面為陡峭的叢山所包圍,僅南面向渤海開口。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內以低山丘陵地形為主,最高山峰為西北部的老君頂,海拔493.

7公尺,最低處為東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為70公尺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區為山高陡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公尺至300公尺之間,山峰多在400公尺以上;東部山區山峰海拔高度一般為160公尺至300公尺。在低山和丘陵之間,多發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礫石堆積,河床河漫灘和階地等河流地貌發育。

總的地貌特徵與全區相同,亦表現為西北高,東南低。

臨海地帶長約50千公尺,海岸地貌發育,侵蝕與堆積型海岸相間分布,形成許多優良浴場。暫時性地面流水作用強烈,坡積物,洪積物隨處可見。大石河和湯河市區內主要河流,形成許多流水地貌。

在濱海地帶,波浪在海角處發生侵蝕作用形成各類海蝕地貌,在海灣平直海岸地帶形成各類海積地貌;潮汐的作用是波浪作用範圍加大,形成海蝕平台等地貌;沿岸流挾帶泥沙在海岸形成沙嘴,陸連島等地貌型別;風沙流也在海濱形成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沙壟,或使沿岸堤加長,形成較大的沙丘,如**海岸的沿岸沙堤。

本區自西向東可劃分為三個夷平面,第一季夷平面分布於老君頂到大窪山,海拔在450公尺左右,表現為海拔高度近似的山頂,但儲存面積比較小;第二級夷平面分布於傍水崖,南峪,夏家峪以西,海拔300公尺左右,表現為海拔高度近似的丘陵;第**夷平面廣泛發育在本區的東部和南部,海拔高度180公尺左右,表現為海拔高度近似的低丘。

3、河流

實習區內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湯河,戴河和洋河等,均係入海河流,為臨海小型水系,都是明顯的季節性河流。其特點是流程短,流量小,含沙量高,水系分散,汛期洪水量大,暴漲暴落,非汛期河水乾涸或斷流。他們大都發源於北部山區,其流向均為由北向南或由西北向東南流入渤海。

河流的補源以降水補給站絕對優勢,餘額佔全年淨流量的80%。

大石河發源於青龍縣黃前山附近,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柳江盆地後在山海關西側老龍頭注入渤海。全長約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經山區,並有9條小河匯入,僅下游12km河段流經向海傾斜的平原。該河流域面積約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為山區,故為山區性河流。

河床總高差為400m,平均坡降為6‰左右。河床組成主要為礫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礫石的主要岩性為火山岩,其次為花崗閃長岩及花崗岩。

流域內植被覆蓋達50~60%,故水土流失不嚴重,河床相對較穩定。

大石河水量豐富,年平均徑流量多為1.68億m3,補給**以降水為主,所以平時流量很小,一般為0.3~0.

6m3/s,枯水期最小流量僅為0.15m3/s;7~8月雨季時,徑流量佔全年的70~80%,暴雨後洪水立即**,且暴漲暴落。據統計,大石河大汛週期為20年,小汛週期為5年,過去曾造成多次水患。

湯河發源於撫寧縣柳觀峪西溝和溫泉市一帶,全長約36km,在秦皇島(海港區)西側入海。流域面積約177km2。流域內除了西北源頭為低山外,其餘皆為丘陵和平原。

4、 實習區氣候:

本區地處於中緯度地帶,為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徵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熱資源豐富。春季多日照,氣溫回公升快,降水少,相對濕度低,空氣乾燥,蒸發快,風速較大;夏季多陰雨,空氣潮濕,氣溫高但少悶熱;秋季時間短,降溫快,秋高氣爽;冬季長,寒冷乾燥多晴天。

年氣溫差較大,年降水量多寡變化顯著。四季氣候特徵為,夏季平均氣溫高於20℃,冬季平均氣溫低於5℃,春、秋季介於兩者之間。每年11月中旬初入冬,到翌年3月底為冬季,長達140天;4月初到6月中旬初為春季,長約75天;6月中旬初到9月中旬初為夏季,約90天;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末為秋季,約60天。

年降水量為400~1000mm,年平

均降雨量為695.5mm,多集中於7~8月份,可達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這個季節。 總體而言,氣候宜人。

實習區屬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0。1℃,一月份平均氣溫為-5℃,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公釐,多集中在7-8月份,達全年降水量70%左右。

全年無霜期179天。實習區因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比較濕潤溫和,海濱海濱地帶夏季涼爽宜人,古為避暑勝地。

5、海洋

秦皇島海區地處渤海西部,遼東灣西翼。海岸線東起山海關東庄,西至昌黎縣灤河口。除北戴河到山海關分布有些岩石岸線外,其餘均為沙質岸線。

沿海岸帶可觀察到海浪,潮汐,潮流及地殼運動的各種證據。

(1)潮汐

秦皇島海區的潮汐主要受渤海海峽所進入的潮波所影響,有日月引潮力直接引起的潮汐所佔成分很少。在接近無潮點的山海關到戴河口之間為正規日朝,在戴河口到灤河口之間為不正規的全日潮,每天漲落各一次。潮差較小,由南而北逐漸增大。

(2)潮浪與海流

漲潮時向西南流,落潮時向東北流。其最大漲潮流速大於向東的落潮流速。

沿岸流發生在沿岸淺水地帶,水不深,水層薄。它的流向易受封左右。冬季由於盛行北風,自北向南的沿岸流最強,擴充套件範圍最大;夏季是南向季風盛行期,沿岸流流向與冬季相反,且強度減弱。

本區近海以風浪為主,受季風影響明顯,且夏季多於春季。

(3)表層海水鹽度

表層海水鹽度與降雨變化密切相關,最高鹽度出現於冬季,不利於結冰。秦皇島港為不凍港,鹽度加重也是原因之一。

6、社會經濟狀況

1.工業:秦皇島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基礎雄厚、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五大支柱產業為:以玻璃、水泥、新型建材為主的建材工業;以鋼材、鋁材為主的金屬壓延工業;以複合肥為主的化學工業;以汽車配件、鐵路道岔鋼梁鋼結構、電子產品為主的機電工業;以果酒、啤酒、糧食加工為主的食品飲料工業。

主要工業產品有1000多種。河北遠洋運輸集團、耀華玻璃集團公司、中鐵山橋集團****、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渤海鋁業****、戴卡輪轂****、中阿化肥****、正大****、金海糧油食品****、鵬泰麵粉****、海燕安全玻璃****、淺野水泥****等一批骨幹企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2.農業:秦皇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具有明顯的寒暑交替,常年無霜期175~185天,年平均氣溫10.

5℃,年平均降水量736.3mm,年光照時數2796小時,適合大宗作物生長繁育。境內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3條,有較大面積的沖積平原,境內10公尺以下有充足的地下水,水源充足。

耕地面積293萬畝,以棕壤褐土為主,佔耕地總面積的72.7%。糧食作物主要有玉公尺、水稻、小麥、甘薯、花生等。

林果資源有蘋果、梨、葡萄、山楂、水蜜桃、板栗、核桃等。境內海岸線長126.4公里,6萬畝沿海灘塗和20萬畝淺海為發展水產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水產品生產分為海水捕撈、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三大類。全市農業人口190多萬,人均耕地1.1畝。

地質實習報告

一 概述 本次地質實習從8月12日至8月22日,共歷時11天。其中,前4天在校內進行理論學習,後7天為野外地質考察。在校內進行的理論學習主要是通過使用matlab autocad等軟體,來進行工程地質上的數值分析,包括赤平座標投影法和極限平衡法對岩質邊坡穩定性的分析,節理的玫瑰圖統計及極點密度圖,以...

地質實習報告

薛松水電101 1009080328 緒言這次實習地區選在北京西山的九龍山 愁兒嶺和香峪大樑一帶。面積約20平方千公尺。最近處離北京約30km。行政區劃屬門頭溝的門頭溝鄉和軍莊鄉,包括城子 龍泉務 軍莊 灰峪等自然村。此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我們實地觀察地質現象,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小面積位址填圖...

地質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一 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要素的性質和特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 岩石 地質構造和古生物的主要型別 分布及演化規律 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了解滑坡 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與防治 了解海岸地貌。摘要 根據實習路線所看到的地質地貌型別來寫,主要分為山地 海岸 河流。其中根據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