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實習報告

2021-03-04 06:50:31 字數 5139 閱讀 6957

實習報告一

實習目的:通過野外實習,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要素的性質和特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岩石、地質構造和古生物的主要型別、分布及演化規律、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了解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與防治;了解海岸地貌。

摘要:根據實習路線所看到的地質地貌型別來寫,主要分為山地、海岸、河流。其中根據實習所見所聞並結合所學知識來闡述它們的型別、分布及其演化規律、地質災害與防治等內容。

廣西簡介:廣西地勢大體從北向南傾斜。西北部、北部為雲貴高原的邊緣部分,分布有海拔1000公尺~1500公尺左右的金鍾山、青龍山、東風嶺、九萬大山等山地;東北部屬南嶺山地的一部分,越城嶺、海洋山、都龐嶺和萌渚嶺平行排列,嶺谷相間,其中貓兒山海拔2142公尺,為廣西最高峰;東南至西南部為雲開大山、六萬大山、十萬大山等山脈。

上述山嶺綿亙廣西周圍,使其略成乙個「缺口」甚多的盆地形勢,稱之為廣西盆地。廣西岩溶地貌分布遍及83.9%的縣份,是中國岩溶地貌分布廣、發育典型的地區之一。

按其發育程度可分為:峰從地貌、峰林谷地和殘峰平原等三類。

南寧至防城港高速公路南邊大約500公尺處

這裡的為志留系岩層。這個剖面比較典型,從遠處看產狀,大致有白色,黃褐色,還有暗紅色/有層理,初步判斷為頁岩。除了頁岩之外,還有比較滑、細膩 ,顆粒較細的,有層理的為頁岩,看不出層理的為泥岩,泥岩、頁岩,顏色從灰白變化到紅褐色,上邊灰色,下面黃色,灰色與黃色相間,量了一下岩層每一小層的厚度為2~20cm。

顆粒較細,不管是砂岩、泥岩還是頁岩,裡面的顆粒成份不同,泥岩、頁岩主要成份是黏土礦物,這個剖面的新鮮岩石與風化岩石的顏色比較接近,且這個剖面為人工剖面,開發用於建廠房、取土。

我們注意到這裡的標誌層:紅褐色岩層,特別顯眼,它所構成的褶皺是具有代表性的,這就可以確定了地質構造。

測量岩層的產狀:傾向是北西300°到320°左右,傾角是從三十多度到四十多度甚至五十多度。在實習中學到了量岩層的產狀首先要找到正確的岩層面,才能量得準確。

遠眺公路對面志留系地層褶曲:從東西兩個方向依次觀察三個向背斜,從西說到東,從西邊最大的背斜說起,第乙個大的背斜,西翼的岩層傾角比較緩,轉到右邊東翼的傾角比較陡,從西到東是大的背斜,到向斜又到背斜,背斜中間有小的松樹林隔開,繼續往東,看到向斜西翼,傾角比較陡,東翼比較緩。褶曲的軸,軸應該大致是南北走向。

遠望丘陵:背斜基本形成了中間那座丘陵的頂部,它比較高的原因是其岩層發生褶皺的時候在背斜的地方隆起來,在向斜的地方相對凹下去。右邊那座山的構造是向斜,形成了向斜成山的現象,原因是構造作用和岩層的狀態,向斜的核部被擠壓,岩層變硬,抗侵蝕能力增強,所以向斜核部變得耐侵蝕,在長期的侵蝕作用下凸起來;相反,背斜被擠壓時核部張開,以張力為主,容易受侵蝕,地面變低。

這種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現象叫逆地形。

所學、所思在這兩個點主要看到了地層的褶曲、岩石的岩性、型別、形狀,學會使用羅盤測走向、傾向、傾角;測得岩層的厚度為2~20cm,推測形成岩層所用時間較短,有可能是當時氣候不穩定造成的;從兩翼的傾角看出形成褶皺時受到較大的構造力;在這兩個實習點,看到丘陵上生長著以馬尾松為主的灌木,根據馬尾松的生長要求,可以推測這片丘陵的土壤酸鹼性為中性到弱酸性。近年松脂價錢持續**,市場需求大,成年松樹可做建材,因此可以考慮在此種植馬尾松經濟林,不僅為當地的農民創收,而且對環境也有利。

防城港口

在防城港口,海岸上堆積著許多礁石,這些礁石是因為貝殼附在基石上形成的,從礁石的生物遺體來看,形成的時間較短,應在8~20年。老師介紹說,這裡的港口基本上是填海造出來的,從船伕處了解到最大的噸位可達20萬。這裡能做港口很大的原因是上游的河流含沙量較少,海水帶來的沙也較少。

怪石灘基岩海岸長期風化、海岸侵蝕,是砂礫質海灘沉積物主要**之一。海岸與昨天所見海岸型別不一樣,昨天所見為石英砂質沙灘。此處所見並非石英砂質海岸。

岩層向大海傾斜,層面完整。岩石表面空洞明顯,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海浪侵蝕和化學溶蝕。此處岩層節理發育,節理綜橫交錯。

岩性:岩石斷面粗糙,砂岩以砂岩為主。其中夾著呈薄層狀的、向外突出的比較堅硬的是鐵錳質的東西是風化沉澱形成的。此處砂岩膠結得較好,比較緻密。

怪石灘的名由來:砂岩表面風化剝蝕形成奇特的坑坑窪窪的侵蝕地貌

海岸型別:淤泥質海岸、砂質海岸、基岩海岸

按侵蝕型別分為侵蝕海岸和堆積海岸,此處屬侵蝕海岸

海岸發育的影響因素有岩性和岩層構造,由於岩層的節理面都是比較軟弱的,侵蝕都是沿著這些層面展開。侵蝕後形成海蝕平台以及海蝕崖,再經海水的進一步侵蝕會形成海蝕洞。若岩層平緩,侵蝕形成的還是平台是平坦的;若岩層是傾斜的,則侵蝕後形成的海蝕平台及海蝕崖就是傾斜的並且比較嶙峋。

金灘金灘是以堆積為主,處在江平海積平原邊緣。實習地點為廣西陸地最南端——尾島的最南端。金灘海岸西端是侵蝕為主,東端是堆積為主,考察發現西端不斷地破碎,東端不斷地形成沙嘴,往東偏北延伸。

離岸堤的形成是在波浪開始破碎的地方,波浪搬運的東西就開始堆積下來,離岸堤與海岸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叫離岸堤。波浪破碎之後分解為進流和退流。堆積顆粒主要與動力的大小有關,動力越大,堆積的顆粒就越粗,動力越小,堆積的顆粒就越細。

所學、所思從港口到怪石灘再到金灘,領略了不同的海岸地貌風采。海岸的發育與基岩、入海河流的關係密切,如防城港因為入海河流含沙量少,就可以建成大型港口;怪石灘的基岩受到海水的侵蝕,形成奇形怪狀的海岸風情。雖然這三個地方風景美麗,但只有金灘的遊客比較多,在港口和怪石灘的遊客就寥寥無幾了,這麼美的地方不能開發成旅遊景點,不是很浪費嗎?

從地圖上觀察,從防城港到金灘需要經過江山半島,如果開發成海上旅遊,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使景點得到保護。

田心村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區常見的一種突發性自然災害,是介於崩塌、滑坡等塊體運動與挾沙水流運動之間的一系列連續流動現象。它是由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與水混合組成,沿山坡或溝谷流動的一種特殊洪流。從山頂從高處從上游往下游,泥石流等於就是山洪洪水裡面含礫石,沙泥的含量比較高的時侯就成泥石流,這種泥石流形成堆積它的的特點1、 大小混雜不均勻2、成分主要是含帶在水流裡面的,堆積在一起是混雜不均勻的。

這兩大特點是最基本的。

在田心村的溝床中,看到卵石的分選性較差,大小不一,大的粒徑可達2公尺,小的只有幾公釐,但主要的粒徑為10cm~20cm的卵石。從光滑的卵石表面可以看出磨圓度較好,而且卵石基本成橢圓型。從顏色來看都是灰黃色,說明它原來的斜長石是白色的,現在變成灰黃色,黃紅色了,說明鐵離子出來了,越往深度看,風化程度逐漸減弱。

看敲開的斷面上,有暗紅色的,主要是因為水往裡滲,把鐵離子帶到滲透表面所以有暗紅色。看溝底的礫石是新鮮的,連表層都沒有風化,全部是新鮮的,結晶緊密程度,結構都是非常緊密的,尤其是長石晶體,看得非常清楚,顏色沒變,基本上是白色,所以溝床礫石是現代的,剛才風化的雖然沒做年代的斷定,但從風化來看,它不是現代的東西,是以前的東西。以前到底是多長呢?

根據以前野外考察的經驗積累,它形成年代超過一萬年,也就是說要證明溝床的礫石是現代從山上滑坡搬下來,雖然搬運的距離只有兩三公里,但磨圓度好,是上世紀80年代的滑坡泥石流,湖泊也有礫石堆積,它不是現代的,它是以前的堆積,應該有一萬年,也就是說以前這個地方也有泥石流發生。

所學、所思在田心村,我們看到泥石流殘留的痕跡,可以想象當泥石流到來給田心村民帶來多大的損失。現在的田心村距離泥石流源頭並不遠,如果再來一場大的泥石流,田心村將受到更大的傷害。所以泥石流的防治顯得相當重要。

泥石流的防治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1、以攔為主,攔、排相結合 2、以排為主,排、攔相結合 3、以治水為主的綜合治理方案 4、治土為主 5、以生物措施為主 6、全面預防和治理方案。這些方法給有側重點,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根據田心村的情況比較適合第五個方案,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可有效防止泥石流的發生。

十萬大山簡介

十萬大山是廣西西南部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西南伸入越南,長170多千公尺,寬15千公尺~30千公尺。山體海拔千公尺左右,主峰蒔良嶺1462公尺。

十萬大山區是中生代以來的凹陷構造,中生代紅色岩係(砂岩、頁岩、礫岩)沉積厚度大,分布廣,第三紀以來褶皺斷裂上公升,成為廣西最年輕的褶皺山脈。山勢南高北低,南部由1200公尺~1400公尺的山脊組成十萬大山主軸,地勢向北逐漸降低,依次出現850公尺、700公尺、550公尺、400公尺等數列單斜山地及丘陵面。河流多為順坡面發育而向北流,屬鬱江系。

由於多列單斜地形的影響,河流多為錯動的斷裂谷地及兩單斜山地之間發育,河床曲折,急劇轉彎與平直相間,多險灘。山地南側河流短小,獨流入海。十萬大山南坡的防城區,面臨熱帶海洋,降水豐富。

山中有大面積的熱帶常綠季雨林,熱帶樹種繁多,主要有窄葉坡壘、烏欖、白欖、魚尾葵等。

馬射尿瀑布

前面的瀑布叫馬射尿瀑布。可以看到有一條白色的細線般的水流,說明它的流量小,是**瀑布,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兩級。中間的那一級很光。

我們現在目測二級有80公尺左右,上面的那一級大概有70公尺左右,下面還有20多公尺的。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十萬大山是廣西非常重要的地理界限,基本上是廣西熱帶與**帶的分界線,十萬大山的主峰高度是1460公尺,那麼一般的山峰的高度在1100.—1300公尺,並且它又是東西走向。

所以能把冷空氣擋在北邊。我們剛才上來時看到的熱帶作物的代表橡膠。

十萬大山的南破面向著北部灣,從北部灣海面過來的暖濕氣團到達這裡抬公升,形成降水。十萬大山有個地放叫那梭,是我國第二大降水中心降水量在2100——2300mm之間,有記錄的最高降水量為5000mm。第二大降水中心在台灣的南端。

東南風把海洋的暖濕氣團帶到迎風坡,然後形成降水,形成多雨區。十萬大山以北是上思縣,從氣象學來說是處於雨影區,這裡的降水量僅有1100mm左右。廣西的年均降水量為1400——1500mm。

廣西的三個少雨區分別為左江、右江和來賓。來賓是位於大瑤山的雨影區。武鳴的降雨量也很少,主要是受到大明山的影響。

公路旁邊的是乙個人工剖面,看到的岩石是細粒的砂岩,不是很堅硬,而且支離破粹。這個臨空面很陡峭,大概有80度接近90度,有的是90度。這個剖面主要的不是滑坡而是崩塌,近看時,岩石的表風化面帶有黑褐色,新鮮的斷面除了暗紅色還有灰色、灰白色。

岩層有點彎,有點傾斜,破碎是與節理,成份和膠結程度有關,在怪石灘看到的砂岩顆粒比這裡的粗,膠結比這裡的好,較質密,可敲或聽聲音,摸和觀察進行比較,凡含石英礦物比較多,硬而質密的聲音聽起來較脆,含粘土礦物較多(泥岩頁岩)聲音聽起來較頓. 這裡有較多節理,高一點的地方節理很發育,垂直層面很破碎。

所學、所思穿越十萬大山的一路上,我們看到南北兩面的植被的差異和大山對於降雨的影響。看到十萬大山的物種豐富,樹種多到認不出來。有點遺憾的是我們只在乙個地方停車觀察,沒能從多方面去了解、認識十萬大山。

總結:這次實習,掌握了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看到地層、岩石、地質構造,海岸地貌、河流地貌的特徵,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對於乙個從小生活在遠離海邊的人來說,看到大海無疑是最讓人激動的,而我們看來三個不一樣的海岸地貌,更讓我感到高興。

這次外出實習是在輕鬆的氛圍下學習,學習與娛樂相結合。最重要的是,我這個一直生活的桂北的人,終於領略到了桂東南魅力!

地質實習報告

一 概述 本次地質實習從8月12日至8月22日,共歷時11天。其中,前4天在校內進行理論學習,後7天為野外地質考察。在校內進行的理論學習主要是通過使用matlab autocad等軟體,來進行工程地質上的數值分析,包括赤平座標投影法和極限平衡法對岩質邊坡穩定性的分析,節理的玫瑰圖統計及極點密度圖,以...

地質實習報告

薛松水電101 1009080328 緒言這次實習地區選在北京西山的九龍山 愁兒嶺和香峪大樑一帶。面積約20平方千公尺。最近處離北京約30km。行政區劃屬門頭溝的門頭溝鄉和軍莊鄉,包括城子 龍泉務 軍莊 灰峪等自然村。此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我們實地觀察地質現象,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小面積位址填圖...

地質實習報告

實習名稱 天津薊縣地質實習 專業 地理科學 學號 1230080043 姓名 王寧 實習地點 天津薊縣 實習時間 2012年11月3日 2012年 12 月 23 日 目錄一 實習組織形式 目的 要求 3 1 實習組織形式 3 2 實習目的 3 3 實習要求 3 二 實習內容 3 1 交通位置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