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實習報告

2021-09-13 02:11:42 字數 5186 閱讀 9497

地質野外實習認識

所在系:礦業工程系

專業班級:採礦三班

姓名:段程山

學號:0815010342

提交日期:2010.7.2

目錄§1緒言

§2第一章岩石

第一節概述1

第二節沉積岩2~7

第三節變質岩7~21

§3第三章地質構造

第一節概述21~22

第二節斷層22~24

第三節褶曲構造24~30

第四節節理30~31

第四節斷裂31~33

§4第四章其它

第一節外力地質作用33~35

§5結束語

§6參考資料

前言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當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解決所面臨的資源,災害和環境三大問題日益依賴對地球的深入了解,而地質知識則是關於地球知識中重要組成部分。

地質學不僅是一門科學理論知識,同時也具及其廣泛的實用意義。大至自然資源的勘探與開發,城鎮和林業規劃和改善,地鐵,隧道等地下設施和交通,機場,水庫,樓房等地面等建設,**,山崩地滑等地質災害**與防範。以至地球性的氣溫異常,溫室效益,土地荒漠化等,都離不開地質學知識。

小至家居裝飾石材的選取、寶石、奇石的鑑定等,也需要地質學知識的幫助,而地質學認識實習則是幫助理解、掌握地質學知識的移門實踐性入門必修課。

地質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科學。無論是進行地質研究還是地質知識應用幾乎都離不開野外地質觀察。通過野外地質觀察和取樣,獲取地質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和實物材料,經室內進一步研究,進而最終獲得地質知識。

作為地質學的學習者來說,在大自然中進行的地質觀察是認識地質體及其他地質現象的有效途徑,是「實踐演習」。只有通過野外觀察,才能真正認識不同性質和型別的地質體及地質現象,從而加深對地質學概念的理解,鞏固和加拓展中地質學知識。因此,野外地質觀察對切實掌握地質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地質野外實習的基本目的是掌握野外地質觀察和認識的基本技能與方法。包括:觀察和認識地質體及地質現象的方法與技能,儀器、工具和資料的使用,位址要素的測量,記述地質體及地質現象特徵的文字描述與土建繪製,以及標本的採集等。

認識三大岩石(火成岩、沉積岩與變質岩)、地層和地質構造(褶皺、斷層、節理)的常見型別或類別。初步了解內、外動力地質作用與地貌相關現象與知識,以及主要地質體形成和地質作用的基本過程。

我們這次實習路線是:大水溝-石炭井-兵溝。本次實習主要觀察斷層面的特徵,斷層兩盤岩層的特徵,以及產狀;褶皺的一系列構造;還有觀察太原組的各種岩層,球的風化;還有河流侵蝕,搬運與沉積作用,河谷的構造和風成地貌。

時間分別是六月三十號,七月一號,七月二號。本次地質實習是以小組為單位,我和本班四位同學,五人組成一組(但中途有一組員因病請假)。我們第一天去大水溝。

大水溝:在平羅縣境內,大水溝主要是以石山為主。交通相對通暢,位置大概是北緯38°,東經106°。

兵溝在銀川境內,在黃河東岸。河岸旁邊有河流的侵蝕和堆積。石炭井主要觀察太原組各種構造,它位於寧夏北端,靠近內蒙古。

第一站大水溝地質觀察路線

概述大水溝位於平羅縣下廟鄉常青村,東至昊王渠外30公尺,緊臨201省道,南至下廟鄉暖泉村路口,西至原西軸廠區(含廠區),北至下廟鄉與崇崗鄉交接處的洩洪溝,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屬於山地和洪積扇地。時間六月三十號,當時天氣陰(山中有霧)

第一觀測點(大水溝橋北50公尺)

第一觀測點屬於三疊系,地理位置北緯:38.391°,東經:106.149°,高程+1511m。內容:斷層,岩層不連續,面有擦痕,出現階步,摩擦鏡面(有錯動)。

產狀傾角 81° 傾向 294°走向 215°

岩性松粒中砂岩、中夾薄層灰黑色的頁岩

第二觀測點(第一觀測點北西335°)

第二觀測點也屬於三疊系,地理位置北緯:38.89°,東經:

106.147°,高程:+1511m。

在第一觀測點的北西100公尺。內容:褶皺構造倒轉背向斜翼角左63° 傾向294° 右57° 傾向314°

倒轉背向斜:軸面傾斜,倆翼層巖向同方向傾斜,一翼岩層層序正常,另一翼岩層層序發生倒轉,倆翼角相等或不等。

倒轉背向斜

第三觀測點(第二觀測點北西300°)

內容層面構造波痕

1、 粒序層理:在每乙個沉積單元都表現出顆粒大小的逐漸變化。

2、 層面厚度為1m左右

3、 為灰黑色細砂岩。由陸向湖濱沉積而成。幾乎對稱。

第四觀測點

內容:向斜折曲,斜歪褶曲。翼角1=63°,傾向=294°。

翼角2=57°,傾向=314°。傾斜褶曲:軸面傾斜,兩翼岩層傾向相反,兩翼傾角不等,故兩翼岩層不對稱,因此又稱為不對稱褶曲。

倒轉褶曲:軸面傾斜,兩翼岩層向同方向傾斜,一翼岩層層序正常,另一翼層位倒轉。

第五觀測點

屬於三疊系,平臥褶曲。軸面及兩翼岩層產狀都近乎水平,一翼岩層層序正常,另一翼層位倒轉。

第六觀測點

在第五觀測點東北20°,距離50公尺.是褶曲背向橫剖面,從橫剖面上我們可以看出最大彎曲點,樞紐傾向方向,傾伏角.在橫剖面前面我們可以看到方解石的節理石脈.

下面我們就取一平方公尺內方解石的節理條數.

一平方公尺內的節理條數共十一條,相鄰節理的最大距離32厘公尺,最小6厘公尺.而節理條的最大寬度1.8厘公尺,最小3公釐.

第七觀測點

次點大概是西北300°,此處是逆斷層,向北傾斜.

第七點處逆斷層的剖面圖:

石炭井觀察路線

第一點上石炭太原組,含煤地層、泥岩、頁岩、粉砂岩。細、中粗粒砂岩、礫岩構造擠壓嚴重

摩擦鏡面、由於斷層出現摩擦鏡面、腳岩石斜層理、水平層理

物理風化

球狀風化溼落作風、一層層剝落

第二點太原組下層羊虎溝組:這個點我們主要學習剖面的測繪方法.

羊虎溝組的特性

我們總共劃分三段描述.第一段長6.7公尺,導線方向100°。

(0~1.8)公尺都是灰色中粒砂岩(傾向226°,傾角25°)。(1.

8~4.9)公尺是黑灰色泥岩夾薄層砂岩。(4.

9~6.7)公尺灰色中粒長石砂岩。

第二段長4.6公尺,導線方向100°。(0~2.1)公尺灰黑色中粒長石石英砂巖,(2.1~4.6)公尺,灰黑色粉粒泥頁岩。

第三段長15.8公尺,導向方向74°。(0~1.

8)公尺,灰白色中粒含粒砂岩,(1.8~4.7)公尺灰黑色泥頁岩夾薄層長石石英砂巖(產狀:

傾角266°,傾角29°)。(4.7~6.

8)公尺中粗粒含粒長石石英砂巖。(6.8~11.

4)公尺灰黑泥頁岩和薄層粉粒巖相層。(11.4~13.

6)公尺中粒砂岩含透鏡狀砂岩以石英為主。(砂石中等磨巖度,砂徑最大3厘公尺,最小0.2厘公尺,基質,細粉砂。

顏色:黃白色)。(13.

6~15.8)公尺灰黑色泥岩,(傾向210°,傾角21°)。根據以上的描述畫出剖面圖如下:

兵溝觀察路線

兵溝觀察主要是了解外力動力作用,實習時間七月二號,天氣多雲。地質作用(geological process)就是形成和改變地球的物質組成,外部形態特徵與內部構造的各種自然作用。

所謂外力(exogeneous)地質作用指以太陽能以及日月引力能為能源並通過大氣,水,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地質作用,包括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地質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質營力。力是能的表現,按照能的**不同,地質作用可分為外力作用和內力作用.

一、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因素

1.大氣:大氣圈下部的組成物質即空氣,它是氮、氧、co2,h2o等的混合物。

o2---氧化作用,生命存在的條件;co2---植物製造有機質、生物成岩,參與化學反應;h2o---風化作用;流動成風,動力。2.水:

溶劑、營力、生命條件。3.生物:

植物根、動物營力、成岩作用。4.外動力(能源):

太陽熱能,使地表溫暖、大氣、水及生命運動; 重力能、日月引力能(潮汐)。

二、外力地質作用的型別

同種因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地質作用,多種困素綜合則更複雜。

1.風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發生機械崩解或化學分解,變成鬆散的碎屑或土壤。

2.剝蝕作用:岩石因機械作用或化學作用而被剝蝕。

如河岸岩石被流水沖刷,導致河岸後退; 山頂被剝蝕而變矮。3.搬運作用:

風化、剝蝕的產物被搬運到它處。4.沉積作用:

搬運物在條件適宜的地方發生沉積。如流水搬運物在河流轉彎處、湖口或河口因流速減慢而沉積;風的搬運物因風力減弱或受阻攔而堆積。(1)機械沉積---機械搬運物按機械方式沉積,受重力支配。

重的物質搬運近且先沉積,輕的搬運遠而後沉積。(2)化學沉積---化學搬運物沉澱作用受化學反應的規律支配。在真溶液中溶解度小的物質搬運近且先沉澱,易溶物質後沉澱;水中膠體質點的沉積是通過與電解質的中和作用或正、負膠體中和作用,或水的蒸發作用等。

(3)生物沉積---生物有機體直接發生堆積。如鈣質骨骼生物堆積,成為石灰岩;植物被埋後轉變成煤。(4)生物化學沉積作用---生物作用與化學作用可以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物質的沉積。

如鐵細菌吸收水中的鐵而沉澱出鐵礦。石灰岩(碳酸鹽灰泥,原以為化學沉積,實有生物作用參與,也可能就是生物作用)。沉積作用的產物即沉積物,分別稱為碎屑沉積物,化學沉積物,生物沉積物,生物化學沉積物。

5. 固結成岩作用:鬆散沉積物轉變為堅硬岩石的過程,稱固結成岩作用。

(1)壓實作用---上覆沉積物壓力使孔隙變少、水份擠出、變硬。(2)膠結作用---碎屑沉積物的粒間孔隙之中有水溶液,它在成岩過程中會發生化學沉澱,這些物質使碎屑膠結變硬。這種化學沉澱物稱為膠結物,如sio2,fe 2o3.

nh2o,caco3等。粘土及細粉砂等細碎屑物也可起膠結作用,它們稱為雜基,雜基是機械沉積的細粒部分。膠結物和雜基統稱為填隙物。

(3)重結晶作用:非晶質或結晶微細的沉積物因環境的改變而重新結晶或晶粒長大、加粗 ,從而使礦物緊密嵌合。主要發生於化學沉積物或生物化學沉積物中。

(4)新礦物的生長:沉積物中不穩定礦

物溶解或發生化學變化,導致若干化學成分重新組合或結合成新礦物,從而使沉積物變硬。

結束語實習,只是我們學習生活中的乙個小插曲,但他對我們的意義確實很大的。經過這次野外認識實習,讓我體會到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加深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實習,既開闊了視野,也增長了見識。

為我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短短三天的實習,讓我真正從書本的束縛中走出來,親眼看到了真正的地質現象。了解斷層,背斜和褶曲等重要的地質現象。

親自觀察,了解,讓我從本質上有了乙個很好的理解。實習時間很短,也很苦,在爬山的時候,同學們相互幫助,這又讓我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同時,也增加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老師,不知辛苦的講解,讓我對地質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興趣。

實習令人難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但我們學會了更多的知識,對我們以後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總的來說這次實習還是很成功的。

地質實習報告

一 概述 本次地質實習從8月12日至8月22日,共歷時11天。其中,前4天在校內進行理論學習,後7天為野外地質考察。在校內進行的理論學習主要是通過使用matlab autocad等軟體,來進行工程地質上的數值分析,包括赤平座標投影法和極限平衡法對岩質邊坡穩定性的分析,節理的玫瑰圖統計及極點密度圖,以...

地質實習報告

薛松水電101 1009080328 緒言這次實習地區選在北京西山的九龍山 愁兒嶺和香峪大樑一帶。面積約20平方千公尺。最近處離北京約30km。行政區劃屬門頭溝的門頭溝鄉和軍莊鄉,包括城子 龍泉務 軍莊 灰峪等自然村。此次實習主要是通過老師講解,我們實地觀察地質現象,獲得感性認識 通過小面積位址填圖...

地質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一 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綜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層各要素的性質和特點,掌握實習區域的地層 岩石 地質構造和古生物的主要型別 分布及演化規律 野外地質調查基本方法,了解滑坡 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與防治 了解海岸地貌。摘要 根據實習路線所看到的地質地貌型別來寫,主要分為山地 海岸 河流。其中根據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