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民滿意的學校匯報材料

2021-09-25 06:43:27 字數 5175 閱讀 4642

規範管理豐富內涵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太和六中「人民滿意的學校」複評匯報材料

太和縣第六中學始建於2023年,是一所縣直完全中學,也是阜陽市第一所農村市級示範完全中學。學校占地100餘畝,建築面積25000平方公尺,現有教學班38個(其中初中部26個、高中部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72人,在職教職工122人;學校各種設施齊全,辦學條件不斷完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高考中考成績連年攀公升。2023年5月,順利通過了阜陽市「市級示範中學」驗收之後,又先後被命名為「阜陽市花園式學校」、「阜陽市綠色學校」、「阜陽市文明單位」、「阜陽市標準化學校」、「阜陽市平安校園」、「阜陽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以及「安徽省語言文字示範校」和「安徽省詩詞教育先進單位」……

近年來,我校秉承「以師生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按照「初中做強求卓越,高中做實謀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揚「仁恕」文化,努力實施「自信教育」,不斷豐富學校內涵,積極創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現將我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抓思想道德教育,促固本強基

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固本強基工程」。多年來,我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使德育工作常態化、系統化、創新化。一是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教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我們利用黨員幹部培訓班以及周一例會,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和教職員工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法律、法規,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有關職業道德和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文章。要求每位教職工都要做好學習筆記並寫出學習心得,學校德育處定期進行檢查和總結,對於在活動中表現好的及時進行表揚和獎勵。二是豐富各類活動,提公升教職工的職業幸福指數。

學校每學年都在全體教職工中開展「三比三看」(即:比責任看投入、比服務看效果、比本事看效果)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我們開展了「最美班主任」、「感動校園十大人物」、「夸夸咱教師」等評選活動,調動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提公升了廣大教職工的幸福指數。

三是抓好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中小學是孩子習慣、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習慣又是養成教育的產物。我校始終以感恩教育為主線,努力抓好九種教育:

即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立志教育、節儉教育、誠信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傳統美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動,並通過演講比賽、徵文比賽、讀書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做到:「三會」(會做人、會求知、會審美),「三講」(講規矩、講誠信、講安全),「三懂」(懂尊重、懂感恩、懂健康),「三勤」(勤動腦、勤動口、勤動手)。四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我們根據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完善心理教育的內容、途徑、方法和手段,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五是加強家校聯絡,完善德育網路。每個班主任每學期要實現60%的學生家訪一次以上,搭建了「家校通」網路平台,發揮了關工小組的積極作用,推動了家庭、社會、學校 「三結合」工作深入的開展。

二、抓師資隊伍建設,促教師專業化成長

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永恆主題。為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學校創設條件與機會,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台。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訓、課標研讀、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等,學校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多元培訓,提公升整體素質。

在培訓模式上,我們著眼於教師的自主發展,按需施訓,因人施訓,做到分類別、分層次、多樣化的培訓:(1)全員遠端培訓。學校組織全體教師每晚7︰00-9︰00按時到電子閱覽室參加省教育廳及市、縣教育部門舉行的遠端培訓,並進行檢查指導,做到人人過關。

(2)資訊科技培訓。隨著「班班通」進入班級,學校多次開展了資訊科技培訓、「班班通」使用培訓,以及課件製作培訓等。要求55周歲以下的教師上課時必須用「班班通」輔助教學。

在上級主管部門舉行的電教作品比賽中,我校有25人獲獎。(3)課程標準培訓。新課標出台後,學校為每位教師訂閱了一冊,並且派出骨幹教師到外地培訓學習。

做到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專家引領與自我研修相結合,使全體教師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課標。

2、搭建成長舞台,發揮引領作用

在教師培養中,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擂台比武」活動:一是開展「教學之星」評選。學校從參與說課的74人中,評出20位優秀教師參與講課,最後曹春華、劉夢瑤等9位教師獲得了「教學之星」的榮譽稱號;學校舉辦教師常規課大賽、教師基本功大賽,要求全員參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學校根據青年教師的特點、所教學科,本著雙方自願的原則結成對子。骨幹教師從教育思想、職業道德、教育教學基本環節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傳、幫、帶」。

學校認真落實培訓計畫,為青年教師上示範課,聽預講課,課後面對面地總結得失,使青年教師業務素質明顯提高。三是建立教師專業成長記錄袋,記錄成長歷程。學校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寫乙份個人發展計畫和乙份總結,聽課不少於15節,寫心得體會之類的文章不少於4篇,設計出自己最滿意的說課稿1篇,必讀一本教育教學書籍,並做好讀書摘記,同時把資料收集、儲存在個人檔案袋中。

四是實施「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方。為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學習外地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我校派出三百多人次分別到衡水一中、昌樂二中、毛氈廠中學、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等學習培訓。同時,學校還邀請合肥師範學院陳巨集友教授、山東課改專家王炳新、優秀青年教師張苗等到我校講學。

由於學校重視教師專業化成長,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上級主管部門舉辦的教學評選活動中,我校有30多位教師在市、縣優質課大賽中分別獲

一、二、三等獎;王晨老師每年在省級報刊發表文章10多篇,教師**每年有100多篇在縣、市級獲獎;目前,我校有市學科帶頭人1名,市骨幹教師5名,縣教學能手10名。

3、加強區域協作,做好聯片教研

我校是六中協作區的牽頭單位,學校利用這一優勢,通過開展優質課、演講比賽、「同課異構」、公開教學周、教師素養大賽等活動,鍛鍊了教師,實現了資源共享。比如:在我校開展的協作區「同課異構公開教學周」活動,我們邀請了協作區各校優秀教師進行公開課教學,縣教研室專家課後點評,做到一人講課,百人受益。

4、豐富文化生活,提公升職業幸福

為豐富師生的文化生活,提公升教師品位。學校做到了:1、落實「三進」方針(書香進校園、經典進課堂、品味進人心)。

學校圖書館對教師開放,班級建立圖書角,學校定期開展讀書論壇,讓閱讀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讓教師的生活更有品位。2、實施「健康工程」。我校早晨學生有晨訓,教師有團體太極拳表演等。

同時,還定期開展教師籃球賽、桌球賽、拔河比賽等活動,教師的身體得到鍛鍊,團隊精神得到了增強。

三、抓教學常規管理,促素質教育質量提高

我校始終以「 打造自信高效課堂,構建和諧幸福校園」為宗旨,通過紮實有效的教學管理,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樹立教師良好的教育教學形象;通過「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等活動,促進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樹立良好的學校品牌。

1、構建四類課型,搞好五項建設

為打造自信高效高堂,學校近年來抓好「常態課」、上好課改「過關課」、骨幹教師上「示範課」,學校每週評出「課改之星」,該教師為本年度「課改之星」的候選人,並讓其上「精品課」。學期結束進行總結,對於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表彰。上年度,圍繞課改學校開展了比質量、比學習、比節儉、比執行力的四比活動。

為使活動有序開展,學校狠抓了「活力科室」、「魅力年級組」、「和諧教研組」、「美麗班級」、「生態小組」等五項建設,整個校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2、推進課程改革,提公升素質教育水平。

我校堅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的課程理念,以課程改革的深化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學校先後選派出一批教師赴杜郎口學習,嘗試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教學模式、到洋思學習「兵教兵、兵測兵」的教學方法。2023年9月,我們派出一批教師參加了金太陽「導學案」培訓班,全校上下掀起了「課堂改革,從我做起」的高潮。

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課改教學模式——「自信課堂四環導學模式」(1.匯入明標—樹自信;2.合作研討—練自信;3.

精講點撥—增自信;4.檢測拓展—強自信)。

3、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制訂了《太和六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操作細則》,採用了「五個維度100個資訊點」的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立足過程,促進發展」。它使學生評價內容從一元走向多元,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促進了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乙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抓校園文化建設,促學生健康發展

校園文化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為進一步推動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建立文明、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學校成立了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光;副組長:

劉勛楊崑鵬;成員:全體領導班子及各班班主任。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挖掘潛力,構建校園靜態文化。

為了充分利用校園自然環境、校舍設施環境、校園傳媒環境等靜態文化資源,努力構建校園靜態文化。一是優化校園環境,營造文化氛圍。在校園環境構建上我們做到校園自然環境、校舍設施環境和校園傳媒環境的有機統一。

為此我們:(1)設定了文化內涵深、藝術欣賞價值高的景觀、景點(感恩園、感恩亭)。(2)制定了獨具特色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並書寫在校園顯目位置。

(3)懸掛了教育方針、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國、世界地圖等在適當地點。 (4)建設了「文化長廊」(24孝圖),營造了文化氛圍。 5)設定了有建築文化內涵的校名、校牌、標語、橫額。

(6)構造了功能室文化,根據學校和班級特色,布置辦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樓梯間文化(如「學習園地」、「名人警句」、「格言」、師德師風標語、重要的規章制度、師生的書畫作品等)。(7)設計了具有教育性、激勵性、人性化標語,包括激勵類、提醒類、環保類、安全類、甚至小到一句「走路輕輕、說話悄悄」的文明標語。(8)給校園內的花木掛上了介紹標誌,樹立了校園精神。

(9)發揮校園傳媒作用。我們辦有校報(《太和六中報》)和校刊(《鹿聲》),為師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時,還建有現代電化教育設施(包括廣播、電視、電腦及各種儀器等媒介)。

二是重視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除了優化環境、營造文化氛圍外,我們還注意發掘潛力,利用本校品牌,充分展現學校文化精品,打造校本文化特色。我們展示: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名師風采(定期將優秀教師事蹟進行推介,號召師生向優秀教師學習)、學生風采(「學習成績優秀生」、「科普創作標兵」等作展示,宣傳典型,激勵後進)、校內**陣地(利用校園廣播(「青春舞曲」廣播站每天播送校園節目,宣傳國家大事、校內新人新事以及學習、生活知識)。

2、創新思想,啟用校園動態文化。

為拓展學生主體性活動領域,創新和豐富校園動態的文化活動。我們經常性地運用校內外、課堂內外的一切教學和實踐活動,搞活校園的動態文化,用以引導和推進師生的思想意識、道德作風和行為習慣。一是傳承傳統精神,汲取文化養料。

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學習、了解祖國傳統文化,汲取文化養料。(1)開展「國旗下講話」、「弘揚傳統美德」主題班會等活動;(2)開展「古詩文吟誦」、「經典誦讀」,講中華美德故事活動;(3)開展「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或一句格言」徵文活動。二是拓寬課堂渠道,豐富文化內涵。

2019人民滿意銀行建設年

2014年,中國工商銀行將服務改進主題確定為人民滿意銀行建設年,分行緊緊圍繞該主題,把客戶滿意度作為衡量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標準,不斷提公升員工素質,改進服務質量。我行 縣支行張婷婷同志便是乙個很好的例子。便捷的服務為企業創造價值 一開始,張婷婷同志就深刻認識到服務不能僅僅侷限在態度好 客戶零投訴等基...

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綜合自查報告 2023年

頁辦 人民滿意的學校 綜合自查報告 我校始建於1990年秋,伴隨著巴東新城崛起,學校占地面積6400多平方公尺,校舍建築面積5990平方公尺,1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千人,教職工75人,專任教師大學本科學歷38人,高階教師7人,辦 人民滿意的學校 綜合自查報告 辦 人民滿意的學校 綜合自查報告 我校...

2023年人民教師入黨申請書

敬愛的黨組織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的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 願意參加黨的各項活動並為其積極工作,按期交納黨費。再為一名在教育系統工作的的人民教師,我時刻的認識到認識到自己工作責任的重大,我一直在不斷的改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