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攝影師的人像技巧

2021-09-24 01:25:33 字數 4516 閱讀 7979

偶然間,我們從熊正寅老先生那裡看到一些老的人像攝影作品,是幾十年前照相館中一些老攝影師拍攝的,形象生動、豐富、飽滿,既真實,又有藝術性。無論是工人、農民;無論是女孩,還是老太太,都有一種健康的、積極的神態,很多還是非常好的人像標準**。

近幾十年來,中國人幾乎都不重視自己的標準照,影樓和照相館似乎已沒有好的人像標準照的概念,支上幾盞燈光,咔嚓一下拍清楚人臉就算好了,太多人抱怨自己的標準照拍很差勁。

一些人像攝影師模仿那些老**拍攝,看似簡單,卻怎麼也照不出人家的樣子,尤其是人像標準照,更是難拍出人的立體感。據說那些**是運用「三庭五眼」的方法拍攝的,它是幾十年前中國人像攝影的重要技術方法,也是照相館老攝影師們拍攝的絕技。這種技術指導下拍出的**非常細膩,影調更加豐富,立體感更強,和西方影室人像用光方法對比,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然而,這種人像攝影的方法基本失傳,沒有人使用,甚至絕大多數人像攝影師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那麼,「三庭五眼」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現代攝影師普遍採用的倫勃朗光等西方人像用光理論相比有什麼鮮明特色呢?我們且聽聽熊正寅先生的介紹。

三庭五眼

在長期的拍攝實踐中,老一輩中國攝影師認真向西方學習,並借鑑美術、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的理論,把「三庭五眼」理論有機地應用在人像攝影上,逐漸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模式。

何謂「三庭五眼」呢?傳統人像攝影把人的臉部從上到下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叫「三庭」;從左到右分成五部分,叫「五眼」。即從髮際線到眉線是上庭;從眉線到鼻底線是中庭;從鼻底線到頸底線是下庭。

而臉的寬度大概是五個眼睛的寬度,所以就稱為「三庭五眼」。它把人的面部分成15個部分,形成縱橫交叉的座標值,從而可以非常詳細地分析人的特徵,可以更好地用光和影塑造人物形象。人的臉部是立體的,攝影師需要憑經驗把立體的人物轉換成平面的藝術影像,哪個部分高,哪個部分低,反映了每個人的不同特徵,攝影師就是要用光和影把這些部分表現完美。

如特徵較好的部分用光來突出它;特徵不太好的部分用影來掩藏

三庭五眼看人像

應用「三庭五眼」,可以更細緻地分析出作品的好壞,通過下面這張**,我們分析一下作品的得失:

今年七十七歲的熊正寅老先生精神矍鑠,他從事攝影教育和攝影培訓近四十年,是中國人像攝影界的元老級專家。他參加了中國攝影師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制訂工作。培訓考核的攝影師達到近萬人。

五十多年前,熊正寅老先生曾參加***、**、***、**、***等人的拍攝工作。他根據老一輩攝影師人像攝影的經驗,根據自己一生攝影的技術心得,把「三庭五眼」理論有機地融入人像攝影中,從而把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技術上公升到乙個理性化的高度。同時,「三庭五眼」理論承繼中國傳統相面學中分析人物面部特徵的合理成分,結合攝影光和影的運用技巧,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理論,它是中國傳統的人像拍攝技術的精髓。

人臉是個「球」

總體來講人的面部像乙個球體,不同部位又是由不同坡度的小球體組成,「三庭五眼」把人臉分成15部分,15部分的小球體拼湊起來就是乙個整的大球體。球體的起伏,球體之間的過渡都可由攝影師所營造的光和影來控制。老攝影師都講究要把臉拍圓了,也就是說要把球體的感覺拍出來,要把人物頭像拍出立體感。

體現「三感」

表現頭像要體現出「三感」,即立體感、質感和空間感。人的面部是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拍攝時,要體現出三維立體的效果,才能把人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

人的**是有生命力的,有彈**,這就是質感。被攝人物在他所處的空間中是實實在在的,立體的,雖然**是平面的,但是攝影師要表現出立體感覺,要把人物的輪廓線,要把人物和背景的空間關係都要體現出來。

真實的美化

以前,人像攝影通常都是在照相館裡拍的。一些老攝影師非常重視攝影技術,絕不能只是照誰像誰就行了,還要加上美。拍得不真,客戶不幹;拍得不美,客戶慢慢就不上門了。

拍攝難就難在「美」字上,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面部長得都那麼美觀勻稱,肯定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就要看攝影師的技術水平了!如何揚長避短,把人物美的方面發揚光大,把不美的區域性隱藏和掩蓋,這就要靠攝影師恰當地應用拍攝角度,合理地使用光和影來彌補和糾正了。

例如,有的人左眼大右眼小,只有從人的右側拍攝,才能利用鏡頭近大遠小的原理,將兩個眼睛拍得「一樣大」。

觀察的學問

照相館的老攝影師眼光非常厲害,善於觀察拍攝物件的個性和特徵。顧客一進門,攝影師就留意觀察,整個面部被分為「三庭五眼」,攝影師在觀察時就可以從總體和區域性兩方面進行把握,得到準確的判斷。了解15個區域性中哪一塊正常,哪一塊不正常,了解臉色是否健康?

臉型是否對稱?眼睛是否一樣大?就能有針對性地在拍攝時用光和影進行調節。

如果用漢字來概括的話,人的臉形大致像8個漢字:「甲」、「目」、「國」、「田」、「鳳」、「由」、「申」、「周」。例如,***的臉兼有「甲」字和「國」字的特點;***的臉就像「目」字。

不同的臉形使用的光線不同,表現出的氣質也不一樣。

從側面看,人臉的輪廓主要有三種形狀,從上圖下側的圖例中可以看出:左圖是向外凸出的;中圖是平的;右圖是向裡凹的。

根據臉形用光拍攝

(**軼失)老太太基本屬於「國」字臉型,攝影師有意識讓主光燈高,讓鼻子的暗影蓋住「下庭」中的上嘴唇,使嘴唇往**縮,更加體現老人缺牙的特徵。如果將主光降低,鼻子的投影面積會小一些,但是會使上嘴唇看上去不太美。有了影之後,黑影使嘴唇縮下去,把主人公的特徵表現得十分出色。

但是,陰影總感到有些不舒服。攝影師就在抓拍上下工夫,用好的神態來彌補,可以看出**裡老太太的神情很好,臉上綻開了笑容,喜氣洋洋的,顯得很「美」,於是,捎帶著把上唇陰影的不足有效地掩蓋了不少。

**主要採用順光和高光做主光。由於老太太鼻子不高,因此,攝影師使用較高的燈位,可以加深陰影面影調的深度,使鼻子的高度顯得高起來許多。「中庭」和「下庭」的鼻唇溝彎曲線非常自然,把兩個臉頰的立體感有效地突出出來,這一特徵的強化,基本上就把老人的最主要特點抓住了。

另外,「下庭」中老年人的下巴較長,微笑的神情更表現出她的面善和慈祥,從而讓人們感受到她有一顆善良的心。

一張出色標準照

由於傳統影室燈光比較簡單,不太適合抓拍動態的人物形象,表現的方法也比較少。因此,被攝的人物多是靜態人物形象,絕大多數成為人物標準照。過去到照相館拍**是一件大事,個人重視,攝影師也非常盡心,因此,它為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形象。

幾十年來,中國的標準照傳統喪失殆盡,人們似乎已經沒有追求拍一張好標準照的願望,一般情況下,坐在鏡頭前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拍完標準照,使用的光線也基本上千篇一律,不論男女老幼、不論性別特徵,左右各放置一盞燈照亮即可。然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老的人像作品是多麼講究!老攝影師運用「三庭五眼」技術拍出的人像作品是多麼的神采奕奕!

但是,十分令人痛惜的是中國傳統的影室人像拍攝技術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今天,很多中國影樓中都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燈光裝置,各種燈罩、柔光箱、反光傘等附件應有盡有,如布朗燈、愛玲瓏燈。結合中國傳統的拍攝技術,我們一定可以拍出更加優秀的人像作品。下面,我們分析一幅出色的人像標準**,看一看它的精彩之處;看一看它在「三庭五眼」技術指導下,是如何運用現代最先進的布朗影室燈光拍攝完成的。

這是一張比較成功的人像**,人物的形象端莊嚴謹,氣質和神情都充分展示出當代中年人的風度。人物的神態給人一種成功、自信、堅定、剛毅、穩重、智慧型的感覺,體現出人物比較沉著,老練,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總體來說,人物的五官比較正常,神情也比較端莊,是乙個健康的形象,整個人物的姿勢看起來也比較舒服。

按「三庭五眼」理論分析,額丘、額溝、額弓表現得都比較清楚,從而使腦袋的立體感很強。從眉線到鼻底線是「中庭」,反差比較大,亮部和暗部的光比大約是3∶1。鼻尖上的亮點很有作用,它可以把整個鼻子的立體感顯露出來。

從鼻底線到頸底線是「下庭」,基本上是倒三角形。亮部和暗部反差比「中庭」的小,立體感較強。閉合的嘴型強化了人物的深沉感。

著裝:人物身著西服領帶,顯得很有時代感,精明幹練。白色的襯衣也給下巴補了一些光,使下頜部分富有層次。

髮式:拍攝時保持人物自然的髮式,甚至連頭上的白髮也沒有採取染髮的方式消除掉,從而真實地表現出人物的面貌特徵。

神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裡有沒有感情的深度是體現人物內心世界的關鍵。這張**的眼神光運用得很好,但眼睛的內涵深度還有些不足。人的神情比較嚴肅莊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但是可以看出內心的表現還有點不太充分,有些拘謹,好像還在想著被拍照的事情。

存在的問題:

中庭的左側部分有些暗,還需要用光把臉頰部突出一些,才會顯得立體感更強一些。黑色西服的左肩部分光照面積大了一點,和右肩一比,顯得西服有點舊,當**放大以後,這個毛病就比較明顯了。

總結:雖然這張**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總體說來已是相當不錯了。在現在的北京人像攝影界,這種水平的人像標準照也算是出類拔萃的。

攝影師的素質

要拍好人像**,尤其是人像標準**,光有「三庭五眼」技術是不夠的,還要善於學習其他專業知識,要善於培養觀察力,要努力提高觀察水平,還要能學習借鑑,尤其是要學習西方人像攝影的理論和燈光運用的知識,才能在新的時代裡拍出富有時代感的人像攝影作品。攝影師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尤其是學習中國傳統的人像攝影技術理論,才能將中國特色的人像攝影水平發揚光大。

現存問題

現在,中國的影像燈光器材都非常先進,但是卻出現器材進步而攝影技能下降的趨勢,很多攝影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以及經驗的積累,從而導致行業整體水平下降。以人像標準照為例,人人都需要一張出色的標準**,這是個人的形象問題,它是乙個人的影象名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連一些國家領導人也沒有適當的人像標準**,失卻個人氣質和風度事小,失去可親可信的形象事大。但是,目前人像攝影界很少有人關注這個問題,也很少有人總結中國傳統人像攝影經驗和技術,這是乙個讓人十分痛惜的事情。

人像攝影技巧

人像攝影的目的就是把人拍美,所以,攝影者一定要在被攝人物的臉型氣質 等都達到最美時再拍攝,不然的話勉強拍了則麼也彆扭。如何修飾被拍攝物件,是對攝影者的乙個考驗,什麼時候要拍出反差,表現 的質感,什麼時候要較少反差掩蓋 的缺陷,都需要有觀察和思考的積累經驗才能準確作出判斷。例如一般概念中使用平光,是想...

小小攝影師

活動目標 1.通過查詢資料和操作照相機,了解數位相機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掌握攝影的基本驟。2.了解數碼攝影的拍攝技巧,解決實際問題 數碼 的採集方法。3.通過合作,掌握解決攝影問題的方法通過活動,提高觀察 分析 表達等綜合能力 能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與方法對 進行採集 美化 修飾等 4.初步學...

送給人像攝影師的六條小建議

每乙個人像攝影師都要面對被攝體細節處理的挑戰,比如姿勢 光線 構圖等等。對業餘人像攝影師來說,也許最容易犯的同時最嚴重的錯誤就是缺乏對人像背景及環境的表現。不仔細檢查畫面中環境的攝影師,拍出的 中到處都是令人分心的東西。沒有會買一張樹枝從腦袋中間橫穿而過的 這些令人分心的元素弱化了對主體的突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