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富士康機械人帝國

2021-09-22 18:24:35 字數 5183 閱讀 1580

富士康—— 一家擁有120萬工人的全球最大代工企業的快速「變形」:用3年時間,以100萬機械人代替手工製造,郭台銘至少向外界傳達了三層意思:其一,成本再造加速;其二,產業轉型到來;其三,提高議價能力,讓自己和各合作方都緊張起來。

3年投資至少1000億元,引入100萬台「機械人」

61歲的郭台銘依然故我,他簡單的幾句話,就讓一場關愛員工的「街舞晚會」變成了「巨大的新聞發布會」。

7月29日,身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內地習慣稱為「富士康」)董事長兼總裁,郭台銘攜妻子在深圳參加公司萬人晚會,情緒甚高的他口無遮攔,透露富士康將增加生產線上的機械人數量以完成簡單重複的工作:明年達30萬台,3年後機械人規模達100萬台。

目前,富士康僅有1萬台機械人,一年內引入30萬台機械人,以保守**估算,鴻海需投入巨資約300億元人民幣;同時,作為全球代工航母,鴻海集團位列2023年財富500強第60位,2023年營收約951.9億美元,全球員工總人數接近120萬,大陸員工逾100萬,僅深圳一地就超過40萬。

這條訊息的「**性」可想而知。

毋庸置疑,一年前因員工頻頻「墜樓」引發的富士康轉型仍在提速,而業界的疑問是「機械人」時代是否真的到來。考慮到7月11日,鴻海集團剛剛宣布投入100億元人民幣(合15.5億美元)用於賽博數碼廣場(cybermart)的品牌零售店建設,新增加的300億元投入,鴻海的現金流能否足夠?

四項轉型:機械人呼之欲出

工作效率

工人:速度較快,動作靈活

機械人:動作呆板,比人工慢一半

一年多前的2023年3月,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開始爆發,截至到當年6月底,前後約13起事件,讓強硬如郭台銘、強大如富士康也不得不「低下頭」來,於2023年5月底帶領全球**參觀公司深圳龍華總部。

從當下向前追溯,一年多來,郭台銘採取的應對舉措主要有四:提高員工工資,深圳逾85%以上的工人底薪由每月不足1000元調高至2000元以上;加快富士康產業布局調整,北上河南、西進成都、重慶等員工薪酬較低的中西部省份;內部開展關愛員工系列活動,包括宿舍管理外包,建立員工心理諮詢中心,舉辦更多體育、街舞等活動豐富員工業餘生活;啟動機械人戰略。

其中,前三項舉措,外界有目共睹;而機械人戰略則更多潛藏在富士康的轉型戰略下。

按照彼時的描述,富士康深圳總部將加速轉型,龍華、觀瀾兩個廠區將成為「產品技術研發、銷售展示及人員訓練、模具製造技術研發和新裝置與自動化製造研發中心,新產品量式生產基地」。此外,富士康還將進軍新材料、新能源領域,深圳兩個廠區是重要研發中心。而為了提高薄如刀刃般的利潤率(3%~4%),一直期望打通產業鏈「最後一公里」的富士康,新設立通路事業群及電子商務部門。

一年後,郭台銘的講話再次肯定了前述轉型,唯一的「猛料」是其新丟擲的「機械人戰略」。

郭台銘所稱的「機械人」,在富士康內部被稱為foxbot,由於郭並未對外仔細描述機械人戰略的具體內容,外界多將其與「富士康深圳一號」機械人關聯起來。

「富士康深圳一號」最初與公眾見面始於2023年10月的深圳高交會。彼時,作為富士康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機械人原型,該款機械人深情款款地在展台上演奏了中國名曲《茉莉花》,顯示其具備相當的複雜工藝操作水平。

而此次郭台銘刻意強調產線3年引入100萬台機械人,釋放出公司科技轉型及渠道戰略進度的「並不如人意」。畢竟,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發非一朝一夕之功,商業應用前景更與國家的相關政策息息相關;而十多年前即開始渠道布局的富士康通路建設,所遇到的困難亦遠比規劃複雜。

從這個角度出發,生產線3年引入100萬台機械人,似已成為郭台銘認為富士康科技轉型提速的「突破口」。畢竟,相對於在流通領域並未取得足夠積累的富士康來說,已開展至少5年的富士康機械人研究,由公司一向擅長的ie(工業工程)研發、模具設計及規模製造作為保證,有助於其「機械人」戰略的實現。

機械人計畫:協助而非替代

成品率工人:一般金屬件高於95%

機械人:相同工種比人工低10%或以上

儘管郭台銘對於富士康foxbot戰略語焉不詳,但據《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方採訪,該戰略的基本框架仍然比較清楚。

首先,從定位上來說,富士康機械人不是為了裁減雇員,而是為了減少員工枯燥、簡單工序的重複程度。

「富士康在大陸最寶貴的財富仍然是100多萬名產業工人。」不願透露姓名的富士康內部知情人士表示,「富士康機械人在新建的成都工廠也有使用,但參觀過生產線的人都知道,為iphone帶來眾多粉絲和追隨者的外殼拋光工藝,機械人基本無能為力,更多要靠工人手工操作。」

所謂「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

「拋光車間的那些年輕工人,剛開始進入車間時,手上都滿是磨出的血泡,讓人看著非常心疼。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培訓及適應後,才能減少對手掌的損害程度。」該人士說。

而網際網路上傳出的iphone6樣機圖上,如透明的新材料引入固然是關鍵,拋光工藝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其次,100萬台富士康機械人不會從外購買,而是由富士康shzbg(super precision mechanical business group,鴻超準產品事業群)自主研發及製造。

來自富士康官網對shzbg的介紹稱,該事業群掌握世界領先的精密模具設計製造、機械人 & 自動化裝置機構/控制系統研發、光電/光通訊技術、塑膠/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等。早在2023年1月15日,shzbg ar(automation robotic,自動化機械人)事業處就已成立,主要產品為工業用機。

再次,100萬台機械人絕大多數會以低層級為主,但不排除個別智慧型程度較高。

7月29日晚會上,郭台銘透露,富士康的100萬台機械人將主要用在噴塗、焊接、裝配等工序上。顯然,這些工序重複操作多,比較枯燥,但功能相對簡單。而富士康已經投入使用的1萬台機械人也主要用於這些環節。

軍備競賽:蛋糕or稻草

工作時間

工人: 8小時工作制,加班不超過2小時

機械人: 7×24小時連續工作

當然,外界之所以認定富士康foxbot戰略推進困難,還有諸多判斷理由。

「短短幾年之內,蘋果手機已經推出了四代,這也是電子工業和汽車生產的最大不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模具和生產工藝需要不斷變化,投入資金巨大的機械人雖然很耐用,但顯然很難滿足靈活調整的需要。」上述知情人士稱,「與此不同,目前全球機械人研發及使用水平最高的日本、德國,使用者主要是豐田及德系眾多知名汽車廠商,汽車廠商的生產線雖然也有車型的不同,但基本上標準化程度比較高,3年小改款、5年大改款,較長的工藝流程調整時間保證了機械人的使用頻度比較持久。

」新松機械人自動化股份****(300024.sz,下稱「新松機械人」)是國內目前唯一形成了工業機械人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該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約5.52億元,2023年中期營收同比增長52%。

即便如此,該公司現有年產能不超過1000臺(套)。相形之下,富士康到2023年引入30萬台機械人的巨大需求,遠非一般**商所能提供。

「根據型號、功能、複雜程度的不同,國產機械人的每台售價高可達六七十萬元,低則十幾萬元。如果富士康所需機械人的功能不過於複雜,通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其產品成本有望控制在10萬元/臺以內。」不願具名的業內知情人士稱。

如此估算,富士康2023年引入30萬台機械人,至少需要投資300億元;而3年100萬台的計畫,則至少需要投資1000億元。

這絕非乙個小數字,即便對於財大氣粗的富士康來說。

「鴻海集團的現金流還不錯,但是比較緊張。如果要運用流動資金來購買機械人,公司財務壓力會很大,而且由於這筆投資不是馬上能夠消化得了,成本增加可能會使公司的毛利進一步降低,或許要8年才能分攤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分析鴻海精密的財報稱,機械人戰略或將進一步限制富士康的其他大規模投資,2023年的財報也將更加難看。

林江的解讀可謂中肯。但對於郭台銘來說,他心裡或許還有另一本賬。

經過2023年的調薪之後,富士康深圳員工絕大多數底薪2000元/月起,絕大多數工人包括加班費、保險等在內,人工支出每月將超過3000元。考慮到富士康生產線一天24小時不停產的「三班倒」原則,工人休息時間除外,深圳一條生產線3個工人一年的支出在10.8萬元以上,如果這3個工人的簡單重複勞作工序可由機械人所代替,一台成本10萬元以內的機械人投資無疑相當合算。

此外,比亞迪作為富士康目前在國內最大的手機代工競爭對手,2011 年,該公司需要償還銀行的借款為113.63億元,整個集團一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約62.55%,相對於2023年底的52.

96%、2023年底的 60.06%,進一步上公升(詳見2023年7月11日本報c1版《比亞迪泡沫》)。

是帶來公司新業務、壓縮工人工資支出、通過「軍備競賽」擠壓競爭對手的「蛋糕」,還是發展中增加公司現金壓力、影響其他投資的「稻草」,富士康foxbot戰略的輕與重,或許只有2023年才能解開。

一線調查

工人:平均3000元,年成本36000元

機械人:一次性投入20萬元,無工資

工資成本

勞動保護

工人:需要各種防毒、降溫等保護設施

機械人:僅需定期維護和除錯

富士康武漢園區f區,某沖壓車間的劉向(化名)成了一名特殊的「監工」,他每天都要操控一台機械人,在生產電腦機箱的流水線上進行作業。

這台機械人是一台6軸機械手,是目前能實現任意運動方向與角度的最佳自動化裝置。該機械人由電腦控制,通過程式設計人員進行除錯後,能模擬人的操作,對流水線上運來的鋼板進行沖壓加工。

「這機器操作速度比人慢,只能頂半個人,不過它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累。人是要累的,累了得休息。」劉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目前在廠區有少量崗位已用上機械人,它們分布在各廠區產線上。

劉向監控的這台機械人,是從國外進口的:「具體什麼牌子不清楚,只看見上面寫著一些洋文。」其造價20多萬元,屬於富士康廠區較高階的機械人,據劉向說,這種機械人生產的次品率比人工操作高一些,因為「比較容易出問題」。

據了解,富士康武漢科技園自2023年起開始在沖壓、成型、塗裝等產線引進機械人。零散分布,並配合人工生產。目前,武漢科技園主要從事相機、台式電腦等產品生產,機械人相對適用。

而劉向稱,未來該園區還將會進一步增加機械人,但具體數量未定。

事實上,未來將進一步增加的機械人,基本可以確定將由富士康自己製造,按照公司目前所稱的應用生產環節,這些機械人智慧型化程度不會太高,外形像乙個機械臂,通常稱為單臂機械人,估計每台造價約為10萬元以內。

據劉向分析,這個富士康內部稱之為foxbot的機械人在工作效率上,目前一台相當於乙個普工24小時的工作量。但機械人可以24小時工作,而富士康工廠目前則採取工人一天24小時三班倒制,滿打滿算一台機械人相當於3個普工一天的工作量。以一台高階的機械人平均**20萬元,工人年薪4萬左右來計算,那麼一台機械人第一年的投入成本相當於5個普工一年的工資成本,但由於機械人屬於第一年一次性投入(第二年只需投放維護、除錯成本),因此機械人使用年限越長(一般為5~10年),對人力成本的下降越明顯。

不過,考慮到機械人「每次換乙個機模,除錯時間都要半個月,甚至乙個月。工時的延誤損失,也抵消了一部分節省的人力成本費用」。

富士康合同

三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1.甲方實行標準工時制,及每日工作 8 小時,每週工作 40 小時,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同時,以綜合工時制或不定時工作制作為補充。2.乙方以優質 高效執行和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為職責,原則上為責任制,在利用正常時間外,因完成工作崗位職責需要延時工作的,按甲方流程事先申請並經核准後始...

富士康招聘流程

初試 流程其實很簡單,求職者出示二代身份證和學歷證原件後,各自領到一張富士康科技集團應聘人員基本資料表和一張新進員工職系 資位預核表。然後應聘者分批進入會議室 考試 但這個考試並不考英語和數學,只讓每個求職者答了70道心理測試題。富士康招聘考試都考啥?這些心理測試題都是什麼,不妨來看看幾道考題。a。...

富士康面試寶典

1.請作一下自我介紹?答 好,謝謝。我來自陝西科技大學,所學的專業是機械設計製造。作為一名學生我想先從學業方面說起吧,在學習方面,我算是那種比較認真的,所以成績基本上保持在整個專業的前15 當然這樣乙個成績並不能帶給我多大的榮譽,更不能讓我自信,我記得的最讓我自信的是我在金工實習和電子實訓是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