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南站旅客地道大體積混凝土夏季施工方案

2021-09-21 12:20:03 字數 4959 閱讀 1384

旅客地道混凝土夏季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太原南站旅客地道,主體採用c35防水砼,抗滲等級不小於p8,單節框構底板、邊牆及頂板的每次澆注方量大於800立方公尺,頂板厚度1.2m、邊牆及底板厚度1.4m。

根據大體積混凝土的一般定義,混凝土構件最小斷面尺寸大於1m且混凝土芯部與表面溫差超過20℃的均為大體積混凝土。框構底板、邊牆及頂板均屬於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應該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施工控制,防止裂縫的發生,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特別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度差產生溫度應力裂縫。因此需要從材料選擇上、技術措施等有關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順利施工。

二、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

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構件體積大,混凝土內部水泥水化反應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失,造成內部的溫度公升高速度比表面快,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此時,混凝土齡期短,抗拉強度很低。當溫差引起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極限時就會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表面裂縫。

在混凝土降溫階段,由於溫度降低和混凝土硬化反應,混凝土會發生體積收縮。混凝土收縮時受到基底或者結構本身的約束,將產生很大的收縮應力(區域性表現為拉應力),收縮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就會引起收縮裂縫。這種收縮裂縫有時會貫穿結構全斷面成為危害嚴重的結構性裂縫。

三、設計及驗標要求

3.1設計要求

澆注混凝土的基面上不得有明水,否則應清理,避免帶水作業。

混凝土攪拌應均勻,入幫浦坍落度宜控制在160±20mm,出廠坍落度與入模坍落度差值應小於30mm。

混凝土振搗密實,灌注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應超過2公尺,否則應採取措施,分層灌注時,每層厚度不宜超過300mm。

為減少初期開裂和溫度收縮裂縫應限制水泥用量,控制水膠比≤0.45。

嚴禁混凝土在運輸和澆注過程中加水。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夏季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大於28℃,且不宜高於氣溫。夏季高溫季節施工時,應盡量利用夜間施工。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值最高時應不大於25℃,混凝土溫度最高峰值不宜超過65℃。

溫度土的溫降梯度每天不得大於3℃。

正確的養護是減少混凝土開裂的乙個重要因素,頂、底板應盡量採用蓄水養護,側牆可以採用保水的覆蓋層進行養護,保水養護時應為14天,混凝土的整個養護時間應不少於14天。夏季施工應提前進行養護。

混凝土拆模應在混凝土達到最高溫度開始降溫後、內部與表面溫差不超過20℃、表面與大氣溫差小於10℃後進行。不得在混凝土達溫峰前後拆模並澆涼水。在炎熱和大風乾燥季節,應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在拆模過程中開裂。

任何兩施工縫之間的混凝土結構不應出現超過設計要求的裂縫。

3.2驗標要求

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區域性氣溫不超過40℃。

大體積混凝土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宜盡可能安排在傍晚澆築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築以免氣溫公升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溫公升。

夏期施工水泥進入攪拌機的溫度不宜大於40℃,水泥、礦粉、粉煤灰等膠凝材料需提前15天進料自動降溫。

混凝土澆築完後,表面應立即覆蓋清潔的塑料膜,初凝後撤去塑料膜,用浸濕的粗麻布覆蓋,並經常灑水,保持潮濕狀態最少7天。

混凝土澆築與養護時,環境溫度每日檢查4次。

混凝土的澆築溫度(振搗後50~100mm深處的溫度)不宜高於28℃。

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於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於混凝土表面溫度,二者間溫差不得大於15℃。

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

四、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措施

將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差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則混凝土不會產生表面裂縫。選擇合適的澆築時間,在混凝土澆注時合理分層、控制澆築速度、充分振搗,澆注完畢後嚴格控制混凝土降溫速度和內外溫差都能有效防止收縮裂縫的發生。

4.1.降低混凝土澆注時和硬化反應過程中的溫度

影響混凝土溫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和水的溫度。降低石子和水的溫度是得到較低溫度混凝土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夏季施工時可以採取比較涼的水攪拌混凝土(計算公式見附錄);用蓬布或搭涼棚遮蓋堆放場的骨料防止日曬,,保證混凝土溫度在30℃以下。

4.2.保持和提高混凝土表面溫度

對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實行保溫潮濕養護,將降低混凝土表面散熱速度,使其表面溫度與內部溫度差控制在允許範圍之內。主要措施有當採用帶模板養護時在模板外掛程式草簾;混凝土側面及表面可以噴塗保水率在90%以上的無機砼保護劑並覆蓋塑料薄膜和無紡布,必要時加蓋草袋進行保溫養護。實際施工時養護方式將根據氣候和測溫情況來隨時調整。

養護應在混凝土澆築12h內開始;養護時間約為28d。

4.3.合理分層,控制澆築速度

大體積混凝土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宜盡可能安排在傍晚澆築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築以免氣溫公升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溫公升。

採取分層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每層厚度不大於30cm,底板頂上50cm處設定水平施工縫,以放鬆約束程度,並減少每次澆築長度的蓄熱量,以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

4.4大體積混凝土澆築養生

混凝土澆築完後,表面應立即覆蓋清潔的塑料膜,初凝後撤去塑料膜,用無紡布及兩層塑料薄膜養護,並經常灑水,保持潮濕狀態最少7天。

混凝土澆築與養護時,環境溫度4小時檢查1次,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後鬆動底板模板,對混凝土表面包裹蓬布及塑料布進行保濕,滿足大體積砼溫控要求。

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於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於混凝土表面溫度,二者間溫差不得大於15℃。

五、夏季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5.1夏季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的關鍵點

根據混凝土的性質和規範的有關要求,夏季炎熱天氣中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關鍵控制點是控制混凝土溫度,包括入模溫度、養護過程的溫度等。以避免混凝土在水化反應過程中溫度過高,引起的較大的溫度應力,造成混凝土結構物開裂。針對這個問題,制定如下控制措施,以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滿足規範要求。

5.2混凝土拌和物控制措施

選用低水化熱水泥,摻用適量粉煤灰、膨脹劑和緩凝型外加劑,減少水泥用量。

為保證混凝土入模溫度滿足設計要求的28℃以內,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溫度,以免在炎熱氣候中拌和物入模溫度超過規定標準。尤其要加強混凝土出場溫度監測,以保證入模溫度不超標。

5.2.1砂石料和攪拌用水溫度的控制措施

影響混凝土溫度的主要因素是骨料和水的溫度。降低石子和水的溫度是得到較低溫度混凝土的最有效的方法。粗細骨料等大批堆放的原材料必須用蓬布或涼棚遮蓋,防止日曬。

必要的時候給骨料噴灑水霧降溫。夏季的拌和用水溫度應盡可能降低,在骨料溫度偏高的時候採取用冰水攪拌混凝土能有效減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溫度。

5.2.2混凝土拌和物出場控制

攪拌樓中拌和出的混凝土,由商砼廠駐站人員要監督商砼廠試驗人員測量砼出機溫度、坍落度、含氣量的技術指標,並做好記錄不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場使用。尤其控制夏天出機溫度不得高於30℃。因夏季氣溫高,坍落度損失快,含氣量和坍落度控制指標在合理範圍內盡量取大值。

5.2.3混凝土拌和物現場質量控制

混凝土攪拌車到達現場後,由現場試驗人員實測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氣量、入模溫度等技術指標。不滿足要求的不得使用,全車退回。

5.3澆注混凝土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5.3.1澆注前對模板、鋼筋的溫度控制

夏季混凝土澆注前要注意對模板、鋼筋的溫度控制,以免溫度過高影響混凝土入模的實際溫度。對露天存放的模板和鋼筋採用搭設涼棚遮蓋,避免陽光直射。澆築場地搭設遮陽棚遮蔭,以降低模板、鋼筋的溫度;

5.3.2澆注時間的選擇

夏季混凝土澆注時間要選擇在溫度相對較低的凌晨進行,並盡量縮短澆注時間,避免澆注過程中混凝土溫度變化過大。

對澆注時間長,無法在夜間完成澆注的,可在澆注施工範圍內搭設涼棚,避免陽光直射,來降低混凝土的澆注環境溫度。

5.3.3澆注合理分層

採取分層澆築的大體積混凝土,每層厚度不大於30cm,並減少每次澆築長度的蓄熱量,以避免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並設專職人員對澆注高度進行檢查。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安裝測溫線,來測定養護過程中各個時期混凝土的溫度。

5.4混凝土測溫

5.4.1混凝土結構物澆築時應設專人配合預埋測溫線,測溫線應按測溫平面布置圖進行預埋,預埋時測溫線與鋼筋綁紮牢固,以免位移或損壞。

測溫線 (即不同長度的測溫線)**的上端用膠帶做上標記,便於區分深度。測溫線用塑料帶罩好,綁紮牢固,不准將測溫端頭受潮。測溫線位置用保護木框作為標誌,便於保溫後查詢。

5.4.2配備專職測溫人員,按兩班考慮。

對測溫人員要進行培訓和技術交底。測溫人員要認真負責,按時按孔測溫,不得遺漏或弄虛作假。測溫記錄要填寫清楚、整潔,換班時要進行交底。

5.4.3測溫工作應連續進行,每測一次,持續測溫及混凝土強度達到時間, 強度,並經技術部門同意後方可停止測溫。

5.4.4測溫時發現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達到25度或溫度異常,應及時通知技術部門和專案技術負責人,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5.4.5測溫採用液晶數字顯示電子測溫儀,以保證測溫及讀數準確。

5.4.6混凝土澆築與養護時,混凝土溫度1~7天2小時檢查1次,8~14天4小時檢查1次,15~21天8小時檢查1次,21~28天12小時檢查1次。

環境溫度4小時測定一次,2點、8點、14點、20點。

5.4.7為保證測溫點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工程中旅客地道混凝土測溫孔按底板及頂板6m間距布置,邊牆3m間距布置。

分為表面測溫點、中部測溫點。底板及頂部按表面測溫點的高度為頂標高下返20mm,離框構邊50cm;中部測溫點的高度為混凝土厚度1/2厚,位於混凝土中間。邊牆測溫點在框構中部,高度為頂標高下返20mm,下降梯度為1m。

5.5混凝土養生過程的質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養護期間,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不宜超過65℃.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大於20℃,養護用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於15℃。

採用帶模板養護時在模板外掛程式草簾進行灑水養護;混凝土側牆和底板採用無紡布及兩層塑料薄膜養護,必要時加蓋草袋進行保溫養護。頂板採取蓄水養護,養護應在混凝土初凝時開始;養護時間約為28d。

混凝土養生階段,尤其是前7天水化反應活躍的階段,對混凝土結構物進行覆蓋灑水,不得用水管直接沖刷混凝土表面,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濕防止開裂。

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對混凝土進行保水潮濕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於下表的規定。

不同混凝土潮濕養護的最低期限

太原南站旅客地道混凝土秋季施工方案封皮

新建石太客運專線太原南站站前工程 旅客地道混凝土秋季施工方案 編制單位審核單位 技術負責人審核負責人 編制人審批人 編制日期審批日期 ta1 施工方案報審表 工程專案名稱 新建石太客運專線太原南站站前工程施工合同段 z11 編號 注 本表一式四份,承包單位兩份,監理單位乙份,建設單位乙份。目錄1.工...

太原南站寬枕軌道施工方案

一 編制依據 1 太原南站平面布置圖 太原南相施站 01 1 a 2 太原南站及相關鐵路工程初步設計 3 太原南站及相關鐵路工程設計交底說明 4 鐵路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413 2003 5 客貨共線鐵路軌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01 2008 6 鐵路軌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tb...

旅客地道穿線管及沉降縫堵漏方案

大連站客運設施改造工程 既有旅客地道沉降縫及接線盒 滲水處理施工方案 專案總工 專案經理 中鐵四局集團 大連站客運設施改造工程專案經理部 2011年 04 月 高壓注漿防水堵漏施工方案 一 施工操作工藝 1 施工縫和沉降裂縫口堵漏水 背水反壓堵漏法 堵漏水縫口嵌縫法和注漿法二種方法配套施工,先剔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