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2單元知識點總結

2021-09-21 12:26:36 字數 5877 閱讀 8866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第一節質量守恆定律

一、 **實驗:質量守恆的**——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測定

【實驗現象】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大量的熱。天平平衡。

【實驗結論】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反應後各物質的總質量。

實驗成功的關鍵:裝置的氣密性要良好。

玻璃管下端與白磷接觸的目的:點燃白磷。

氣球的作用:盛裝錐形瓶裡受熱膨脹的空氣和五氧化二磷,避免因錐形瓶內壓強過大把瓶子彈開。

沒有安裝氣球的後果:橡皮塞被彈開或炸裂錐形瓶。

錐形瓶底部不鋪上細沙的後果:錐形瓶炸裂。

二、 **實驗:質量守恆的**——鐵釘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的測定

【實驗現象】鐵釘表面附著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實驗結論】m1=m2。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反應後各物質的總質量。

【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

該裝置不用密封,因為參加反應和生成的物質中沒有氣體。

三、 質量守恆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質量守恆定律應用於化學變化,不能應用於物理變化。

質量守恆定律說的是「質量守恆」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恆。

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之間要按一定的質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應物質量的簡單加和。

不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總和」中。

四、 質量守恆的原因:從微觀上看,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不變。

五、 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

求某個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計算時要考慮是否有氣體參加反應,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氣體,氣體的質量不能遺漏。

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組成(化學式);

判斷反應物是否全部參加了反應。

六、 化學反應前後:

一定不變——(巨集觀)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和質量。

一定不變——(微觀)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

一定改變——(巨集觀)物質的種類。

一定改變——(微觀)分子的種類。

可能改變——分子總數。

七、 化學反應型別

四種基本反應型別:

① 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② 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

③ 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④ 復分解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物質得到氧的反應屬於氧化反應。

還原反應:物質失去氧的反應屬於還原反應。氧化劑:提供氧的物質

還原劑:奪取氧的物質(常見還原劑:h2、c、co)

中和反應:酸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第二節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一、 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二、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質的方面:表明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量的方面:① 各物質間反應時的微粒個數比; ② 各物質間反應時的質量比。

質量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計量數乘積的比。所求質量比不用約分。

三、 化學方程式的讀法(意義):以下面的方程式為例

2h2 + o2 = 2h2o

4 :32 : 36

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每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每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四、 書寫化學方程式遵守的原則:① 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② 必須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五、 寫化學方程式時常出現的錯誤:

不尊重科學實驗,隨意臆造化學式或事實上不存在的化學反應。

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沒有配平或計量數不是最簡比。

化學式書寫錯誤。

寫錯或漏寫反應條件。

錯標或漏標「↑」(氣體生成符號)、「↓」(沉澱符號)。

「↑」:如果在反應物中沒有氣體,而生成物中有氣體,那麼應該在生成氣體的化學式後面標「↑」。

「↓」:在初中階段,只有在溶液中發生反應時生成沉澱,才在生成沉澱的化學式後標「↓」。

六、 配平:在化學式前填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式子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個數都相等。

一般情況下,可以按照書98頁上介紹的「最小公倍數」法配平。

如果化學方程式中有單質,一般留到最後配平。

配平時一般從最複雜的化學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還原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一般從一氧化碳入手。

剛開始配平,可以讓化學計量數是分數。配平結束後「=」兩邊的化學計量數翻倍,全部變為整數即可。

第三節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一、 例題1:加熱分解6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過程略注意】如果沒有完全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不能代入計算。

只有通過相關資料得知反應完全進行(遇到「充分反應」、「恰好完全反應」、「適量」等話語),這些質量才可能有效。

遇到「足量」、「過量」、「一段時間」、「少量」等詞語,說明可能不是恰好完全反應。

二、 例題2(利用質量守恆定律計算):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固體30g加熱一段時間,發現剩餘固體的質量是20.4g,求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

三、 【注意】當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不等於反應後物質的質量時,說明有氣體逸出。

四、 帶雜質的計算見第八單元。

五、 計算時的常見錯誤:

未知數帶有單位。

所設物質的質量包含雜質的質量,或者包含未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

已知物質的質量沒有單位。

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或者沒有配平(這個錯誤會使計算題的得分降為1,甚至為0)。

關係式中的資料沒有與物質的化學式對齊。

步驟不完整、數值計算錯誤、所答非所問等在其他學科也能犯的錯誤。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一節金剛石、石墨和c60

一、 「碳」和「炭」的區別:「碳」指碳元素,不是具體指某種物質;而「炭」指具體的、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二、 金剛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三種不同的單質。

所以,在一定條件下,將石墨轉化為金剛石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三、 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沒有固定形狀。

常見的無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質)。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強。

四、 c60分子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這種足球結構的碳分子很穩定。

五、 金剛石、石墨、c60性質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六、 碳的化學性質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完全相同

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燒) 2c+o22co(不充分燃燒)

碳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燃燒劇烈,發出白光;放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碳具有還原性:

c+2cuo2cu+co2↑

2fe2o3+3c4fe+3co2↑

單質碳的還原性可用於冶金工業。

七、 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見右圖)

【實驗操作】① 把剛烘乾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銅粉末混合均勻,小心地鋪放進試管;

②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試管口裝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導管;

③ 集中加熱;

④ 過幾分鐘後,先撤出導氣管,待試管冷卻後再把試管裡的粉末倒在紙上。觀察現象並分析。

【實驗現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黑色固體逐漸變成紅色。

【化學方程式】c+2cuo2cu+co2↑

反應開始的標誌: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在酒精燈上加網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並提高溫度。

配製混合物時木炭粉應稍過量的目的:防止已經還原的銅被氧氣重新氧化。

實驗完畢後先熄滅酒精燈的後果:石灰水倒吸入熱的試管中使試管炸裂。

八、 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裡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叫做還原反應。

木炭是使氧化銅還原為銅的物質,具有還原性。木炭在反應c+2cuo2cu+co2↑中作還原劑。

第二節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一、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

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的原因: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生成微溶於水的硫酸鈣,阻礙反應的繼續進行。

◆ 不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的原因:濃鹽酸易揮發,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氣體而不純。

◆ 不用純碳酸鈣或碳酸鈉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它們與稀鹽酸反應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較高。

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原因:固體和液體混合,在常溫下反應生成氣體)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原因: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用長頸漏斗插入液面內的氣體發生裝置,緊閉導氣管出口,從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穩定後水面下降,則表明漏氣;若水面不下降,則表明不漏氣。

驗滿: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要伸入瓶內),如果火焰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了。

檢驗:把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就證明收集的氣體是二氧化碳。

淨化:如果製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氣體和水蒸氣時,可先將氣體通過盛有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除去***),再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除去水蒸氣並進行乾燥)。

注意事項見第二單元。

二、 二氧化碳和氧化鈣的工業制法:caco3cao+co2↑

第三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對應的**實驗:

無色無味,常溫常壓下為氣體。

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實驗操作】如右圖(1),將co2氣體慢慢倒入杯中。

【實驗現象】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

【實驗分析】二氧化碳氣體沿燒杯內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

然後逐漸上公升,把杯內的空氣自下而上排出。

【實驗結論】① 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援燃燒;

② 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

二氧化碳能溶於水。

【實驗操作】如右上圖(2)向乙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質地較軟的塑料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盪。

【實驗現象】瓶體變癟。

【實驗分析】二氧化碳溶於水時,使瓶內的氣體體積減小,因而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把瓶子壓癟了。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溶於水。

二、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援燃燒。

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沒有毒性)

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實驗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乾燥的紙花。第一朵紙花噴上稀醋酸,第二朵紙花噴上水,第三朵紙花直接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第四朵紙花噴上水之後,再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四朵紙花的顏色變化。然後將第四朵紙花取出,小心烘烤,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① 第一朵小花變紅;② 第二朵小花不變色; ③ 第三朵小花不變色; ④ 第四朵小花變紅; ⑤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後由紅色變成紫色。

【實驗分析】① 醋酸能使紫色小花變紅,說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變紅;②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④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⑤ 說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學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

【注意事項】

① 第二朵、第三朵紙花可以說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② 紙花必須是乾燥的。如果紙花不是乾燥的,那麼在把第三朵紙花放入水中時,co2會與紙花裡的水分反應生成碳酸使紙花變紅,這樣就起不到對照的作用。

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一二單元知識點總結

1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 2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是 3 拉瓦錫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 4 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用的藥品是 文字表示式是能否用木炭代替 為什麼能否用鐵絲代替 為什麼 5 實驗室 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的現象是進入集氣瓶的水的體積小於五分之一...

5單元知識點總結

因為正方形邊長相等,豎著邊同樣剪橫著邊的個數 邊長 小正方形邊長 個,有餘數必須寫出來 最後把橫邊和豎邊能剪的個數相乘就是所求。9 長方形的周長 長 寬 2正方形的周長 邊長 4 邊長 正方形周長 4 長 周長 2 寬寬 周長 2 長 10 1公尺 10分公尺 1分公尺 10厘公尺 1厘公尺 10公...

《比例》單元知識點總結

4 會根據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三者之間的關係來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會用比例尺來畫圖。請認真複習課本第54到58頁的例題和練習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比例尺 5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按照比例尺把圖形的各邊相應縮小或放大,所得的圖形只是大小發生了改變 這裡的大小指的是邊長的長短 形狀還是與原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