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

2021-09-20 15:25:59 字數 4630 閱讀 3224

調查時間:2023年4月20日-2023年5月5日

調查地點:網路調查與實地考察結合

調查物件:在校及畢業兩年內大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上網查詢、記錄

調查人:賈春玲

調查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就業狀況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我國經濟也遭受其影響,就業市場更是雪上加霜,給09屆畢業生就業帶來巨大壓力,大學生就業形式更加不容樂觀。

1、就業形式分析: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比較突出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下降。據教育部統計,2023年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115萬,6月的初次就業率為70%。從2023年開始,高校擴招的大學生陸續畢業。

當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145萬人,較上年增加了27.1萬人,增幅達23.1%。

6月的初次就業率為64.7%,比上年下降約5個百分點。到2023年底,又有約22萬人實現就業,就業人數達到116萬人,就業率上公升到80%。

2023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從地區看,北京、上海等東部發達地區需求較旺,需求總量大於當地的生源數。中西部不少省區雖然有較大的用人需求,面臨的問題是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現了「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現象。

在一些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當前就業崗位相當有限,難以吸納本地畢業生。從院校類別看,教育部直屬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初次就業率為85%,部門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較差。從學歷看,用人單位對學歷高的畢業生需求高於對學歷低的畢業生需求。

研究生供需比約為1:2.6,本科生約為1:

1.3,專科(高職)生約為1:0.

4。從專業看,一些緊缺專業如計算機、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和師範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而一些長線專業如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較少今幾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增長快,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2根據前幾年招生資料推算,今後幾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將保持大幅度的增長。2023年為212萬人,較上年增加了67萬,增幅達到46.2%的高峰。

2023年畢業生為280萬人,較上年增加68萬人,增幅達到32.1%;2023年為340萬人,較上年增加60萬人,增幅達到21.4%。

屆時,畢業生總量為擴招前的2.9倍。由於今後幾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會有大的變化,可以預計,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3.有就業意願但未能就業的大學生群體最值得關注。

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社會上稱之為「畢業漂族」。其具體情況有以下三類:

一類是複習考研者。為提高自身的就業條件,獲得更好的工作職位,畢業後沒有找到合適工作而選擇考研的畢業生迅速增多,這部分人約佔「畢業漂族」的30%左右。他們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學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時獲得考試資訊,參加學校組織的考研培訓。

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則在三年後進入就業市場;若考不上,當年就會加入失業行列。

二類是邊看邊乾者。有些是畢業後到處打短工,頻繁變換工作崗位;有些是因用人單位或個人原因,時而應聘,時而解約。這些人約佔「畢業漂族」的20%。

三類是就業困難的大學生。他們沒有考研的打算,仍將戶口、檔案放在學校裡,雖然有就業的意願但難以就業,他們約佔「畢業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過各種方式多次求職,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較大的打擊。

在上述三類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第一類人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勵,如無大的變故,屬於相對穩定的群體。第二類人雖然邊看邊幹,但能逐步融入市場,適應市場就業。但第三類人市場就業能力相對不強,心理較脆弱,而其數量在今後還會成倍增加,需要特別關注。

二、就業前景

眾所周知,大學生畢業後面臨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前景是相當嚴峻的。「求職之路難」是每個求職者內心最真實的感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當我們這一代大學生走出來的時候,也會不由發出同樣的感慨。事實也的確是如此,面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前景,不少畢業生都感到無奈,揹負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和沉重的心理包袱去求職,當他們八方求索四處碰壁的時候,也只能在求職道路上慢慢的摸索和徘徊。

高等教育的持續改革將會逐步改進大學生更好的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就業能力。

1、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學更加關注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市場內涵。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知識化與全球化使得就業政策與教育政策正在圍繞「職業路徑」進行重組,整合教育與工作的聯結機制,提公升就業能力,實現充分就業與滿意就業的目標。大學已經開始強化對外部市場的反應速度和能力,增強大學的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競爭能力,增強大學的投入和產出的效率,極大地提公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消除大學生勞動力市場上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為此,我國的大學可能需要創新教學,創新課程,創新專業乃至於創新大學,創新高等教育。

2、大學正在將就業能力的市場內涵轉化為教學創新行動。在教學模式創新行動方面,以強化通識教育為目的的通識型教學、以需求驅動的實踐基地建設為標誌的實踐型教學、以強調研究方法為內容的研究型教學、以拓寬國際視野為目標的國際型教學、以培養就業能力與學習能力為內容的能力型教學、以強化學生的參與和投入為目標的參與型教學等都在不斷嘗試,試圖通過教學創新,培養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大學畢業生。

3、在職業指導服務方面,大學充分利用學校就業中心的資訊網路,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脈資源,能夠及時有效地將社會招聘資訊傳遞給畢業生,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環境;借助講座、座談、模擬、案例、演示等手段幫助學生了解職業市場要求,改進他們展示專業水平的能力;大學正在尋求建立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夥伴關係,理解社會需求,並將其轉換傳遞給各個具體的教學和研究部門,然後這些部門再基於社會的需求創新課程,創新專業甚至於創新大學。通過全方位的職業指導與服務,增強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市場能力」。

三、就業心理

面對就業,大學生的心理是複雜多變的。通過幾年大學生活,同學們在知識、能力與人格方面有了積極的顯著發展,有著強烈的就業意願和積極的就業動機,為能盡快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感到由衷的歡欣;而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也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許多大學生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在所學專業領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業過程中,又難免出現種種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和心理障礙。

1、過度焦慮與急躁

就業時許多大學生是既希望謀求到理想的職業,又擔心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還擔心自己在擇業上的失誤會造成終身遺憾,並對未來的職業生活感到心中無底。因此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焦慮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學生的焦慮過了頭,成天都充滿了各種不必要的擔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緊張不寧、憂心忡忡、煩躁不安、意志消沉,行為上反應遲鈍、手忙腳亂、無所適從。

還有一些大學生在就業時顯得過於急躁,整個就業期情緒始終處於亢奮狀態,常常心急如焚、四面出擊、東奔西跑,希望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又缺乏對就業形勢的冷靜觀察以及對自我求職的理性思考,做了許多吃力不討好的事。因此常常都有一些畢業生在並不完全了解用人單位的情況下就匆匆簽約,一旦發現實際情況與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或發現了更好的工作時,有追悔莫及,甚至毀約,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心理困擾。

2、消極等待與「懷才不遇」心理

與就業時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學生在就業問題上表現得非常消極,平時也不參加招聘會,有單位來了就看看,如果不滿意就等下去,滿意時也不主動爭取,抱著「你不要我是你的損失」的態度,期待著有單位會主動邀請。還有些人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肯輕易低就,明明已經找到工作,但拖著不肯簽約,總希望有更好的單位出現。

另外有些大學生自恃條件很好,認為「滿腹經綸」、「博古通今」、「學富五車」,可以大有作為,但在擇業時卻常常要麼碰壁要麼找到的工作不滿意,於是抱怨「世上無伯樂」,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成天悶悶不樂、怨天尤人。

3、攀比與嫉妒

在求職中,同學之間「追高比低」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同學在求職中經常相互吹噓自己的職業待遇好、收入高,導致職業期望越來越高,求職變成了自我炫耀。還有些同學看見或聽說別人找到了條件優越、效益較好的單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著「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態度非要找乙個條件更好的單位,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社會需要特點、職業發展及就業中的機遇因素。

一些畢業生對別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別是看到自認為條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現嫉妒心理,於是有些人故意對別人的工作冷嘲熱諷、貶低、諷刺和挖苦意圖打擊別人,更有甚者抱著「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畸形心態在用人單位面前造謠中傷、打小報告。

4、抑鬱與逆反

在擇業中受到挫折後,一些畢業生同學會感到無能為力、失去信心,表現為失落抑鬱、不思進取、情緒低落、意志消沉,他們常常會放棄一切積極的求職努力、聽天由命。嚴重時還會對外界的環境也漠然置之,減少人際交往,對一切都無所謂,並進而導致抑鬱症。

而另外一部分畢業生,則對正面的職業教育、職業資訊存在逆反心理。對來自輔導員、班主任、學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以及同學和用人單位的正確資訊、善意批評與建議,他們不相信、不聽從,偏要對著幹,要按自己的一廂情願去求職。比如當別人為其推薦某工作單位時,總是抱有戒心,別人講得越多他越不相信。

當求職失敗時,不總結自己的問題,甚至明明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也不改正,在以後的求職中依然我行我素,聽不進任何批評與建議。

四、大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

1.供與求平行上公升,供求矛盾並不突出。

2.量與質逆向而馳,量穩質降十分明顯。

3.冷與熱分布不均,冷熱兩極反差強烈。

總之,在現階段,就業難仍然是個不爭的事實,在我們身邊,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迷茫的眼神,奔波在各處各行的學子們在尋找著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即使當前的就業形勢如此嚴峻,前景那麼暗淡,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有理由鼓起信心,努力學習,為自己的明天努力奮鬥!

大學生是有理想、有抱負、有創新精神、敢做敢為的青年先鋒。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畢業後勇敢面向社會,理性分析,理性選擇,去尋找適合發揮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強,回報社會,這才是進取的人生態度。要敢於面對挫折,不放棄,不服輸,要敢闖!

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

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 報告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乙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範圍覆蓋附近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範與非師範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

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

姓名 學號 年級 學院 前言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乙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範圍覆蓋附近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範與非師範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調查檔案採用單項選擇 不...

關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調查報告問卷

問卷1女士 先生 你好,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勢。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態,以便為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調查,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支援與合作,本問卷不對外公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