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基礎知識總匯學案

2021-09-11 19:56:37 字數 4518 閱讀 5943

三地質災害

1.**

(1)構造**的形成原因:

當地殼中積累的地應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斷裂或錯位,使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並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使地面發生震動,成為**。

(2)構造**示意

①震源:地球內部岩層破裂引起震動的地方,稱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稱為震中。震中附近振動最強烈、破壞最嚴重的地區成為極震區。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點到震中的直線距離稱為震中距。

⑤等震線:把地面破壞程度相似的各點連線起來的曲線稱為等震線。

(3)震級與烈度

①震級:表示**的大小

注意:a它與**釋放的能量多少有關,震級每增加一級釋放的能量是原來的30倍。

b一次**只有乙個震級(因為一次**釋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級以上的**會造成破壞,7級以上的**會造成重大損害。

②烈度:表示**時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

注意:a一次**,可以有多個烈度。

b一般來說:震級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質結構和地面建築等有密切關係。

(4)世界主要**帶: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帶和環太平洋**帶

(5)危害:

2.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概念:是山地斜坡上不穩定的岩體與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動面整體向下滑動的地質現象。

②發生條件:a岩體破碎 b地勢起伏較大c植被覆蓋較差(山地丘陵區和工程建設頻繁的地區,都是滑坡多發區)。

③危害:破壞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築物和道路,造**員**。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②發生條件:a 地形陡峻 b具有豐富的鬆散物質 c 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

③危害: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以及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地質災害的防禦;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實施預防措施,提高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開展植樹造林。

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減災意識。

3防治措施:

四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

1.世界上兩大自然災害帶:(全球自然災害在空間成帶狀分布現象)

(1)環太平洋沿岸幾百千公尺寬頻的自然災害帶;

(2)北緯20°一50°之間的環球自然災害帶。

2.自然災害的**和群聚現象p17

§1.3、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一、人類活動影響地表環境的穩定程度

1.生態建設:使生態系統良性迴圈,可以增加環境的穩定性。

2.生態破壞:造成環境惡化,致使環境更不穩定。

二、人類活動影響受災體的易損程度

1.人本身的災前防範意識、災中的應急措施、災後的自救互救行為,影響到人自身的易損程度。

2.社會經濟活動有可能改變災情。

3.建設防災減災工程可以改變受災體的易損程度,從而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提高房屋的抗震強度,提高農作物的抗旱效能)

三 、人類活動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

人類活動對災情"放大"或"縮小"的最敏感區域,是在自然災害的高風險區。例如,人類活動進入洪水高風險區就可"放大"區域災情,而人類活動遷出高風險區就會"縮小"區域災情。

四、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災情變化

1.地質時期發生過大規模的"災變"。

2.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影響人類的災害種類不斷增多,影響範圍在擴大。

3.不同時期社會經濟活動和發展水平不同,自然災害的成災特點和損失情況也不盡相同。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災害

一、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一)災害種類多樣且災次頻發原因:

(1)特殊的地理位置

(2)我國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強烈;

(3)多山的地貌的面積是山區;

(4)季風氣候不穩定,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的強弱及位置的移動,導致了我國頻繁的災害。

(二)成災人口多,農業災情嚴重

1.自然災害的成災程度與人口數量的關係

自然災害的成災程度與人口數量有著直接的關係使得成災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

2.農作物成災面積與播種面積的關係

農作物成災面積與播種面積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國耕地集中分布在 ,影響農業的災種也集中在 ,使得農業災情特別嚴重。

3.中國災情區域分異特點

4 災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異

災情是由致災因子強度、受災體特性共同決定的。目前人類雖然難以改變致災因子,但是改變受災體特性是有可能的。從區域角度看。

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減災防災投入,降低災害危害程度,忽視防災抗災的經濟發達區在災害中是受災最嚴重的區域。

分布地區主要災害形成原因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

(1).海洋災害帶主要指東部和南部海域, 以等自然災害為主受海洋環境的影響對海洋漁業和石油平台、船舶、港口造成災情

(2).東南沿海災害帶主要指連雲港以南的東南沿海地區以等自然災害為主受海洋與陸地雙重環境的影響對城市、港口、海水養殖場等造成嚴重災情

(3).東部災害帶主要指第**階梯是主要的自然災害。此外,東北的霜凍、華北的**也很顯著是許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區對農業和城市危害嚴重

(4).中部災害帶:主要指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二級階梯以等自然災害為主,而且水土流失、風蝕沙化等土地退化問題嚴重是中國自然環境最為複雜、地表物質最不穩定的大斜坡地帶對農業、交通設施與建築物造成嚴重危害。其中,內蒙古的雪災、黃土高原的暴雨洪水和乾旱、西南地區的**、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尤為突出

(5).西北災害帶主要指西北內陸的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地區以等自然災害為主是中國的乾旱區對綠洲農業、城市建築和畜牧業造成災害

(6).青藏高原災害帶主要指**、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等自然災害為主對畜牧業造成嚴重災害

二、中國的地質災害

(一)**災害

1.我國**分布特點

四個**多發區**帶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動性斷裂帶的分布。

2.我國**災情特點:

(1)災情總體特徵

(2)災情變化趨勢

(二)滑坡、泥石流災害

1.我國滑坡、泥石流災害的成因

山地面積廣、山高谷深、地勢陡峻;地質構造複雜、上層岩性相對鬆軟、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開發程度不斷加大等

2.時間分布特點

(1)泥石流:與集中降水的時間規律相一致,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規律(原因:爆時受連續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發)

(2)滑坡:表現出常發性,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時多發,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間分布特點從太行山到秦嶺,經鄂西、四川、雲南到藏東一帶滑坡發育密度極大;青藏高原以東的第二級階梯,特別是西南地區為我國泥石流、滑坡災害的重災區。

4.地域上的總特點

5.災害的嚴重後果:摧毀農田;造**員**;危害鐵路、公路和水利、水電工程及礦山等。

(三)地質災害多發區--西南地區

1.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

2.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3.災害造成嚴重的損失

①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②對交通幹線的危害嚴重

鐵路:以成昆、寶成和雲南的東川鐵路支線最為嚴重

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陝和川甘等線路最為嚴重。

③摧毀耕地和建築物

三、中國的水文災害

1.洪水災害

(1)我國洪水災害分布總的特點

(2)暴雨洪水--影響我國範圍最廣、時間最長、危害最大的洪水災害。

①暴雨成因:颱風、鋒面等天氣系統帶來的暴雨

②發生時間:與暴雨的時空分布高度一致,在東部季風區,暴雨集中發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③分布:東部季風區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

我國洪水型別比較(洪水**主要分布地區發生時間)

暴雨洪水主要有颱風、鋒面等帶來的暴雨東部季風區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與暴雨的時空分布高度一致,在東部季風區,暴雨集中發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融雪洪水由積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和東北山區。 受氣溫公升高制約,融雪洪水一般發生在每年的4-5月,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發生在7~8月。

冰凌洪水,冰凌堵塞河道主要發生在黃河上游的寧夏、內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發生在松花江部分河段。

要發生在河流封凍和解凍的季節洪水致災有兩個基本環節: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對人類造成損害。

(3)雨澇

①分布②誘發雨澇的自然因素:季風區降雨多、暴雨集中;地勢低平、河流排水不暢;

其根本原因:東部平原地區地勢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暢。

(4)我國洪澇災害的災情特點--範圍廣、發生頻繁、突發性強,而且損失大。其中,農業受洪水災害影響最為嚴重。

(5)人為因素對洪澇災害的影響

2.風暴潮災害--我國最嚴重的海洋災害

(1)主要危害:不僅毀壞船隻,而且破壞房屋、農田、海堤以及碼頭、港口等工程設施,並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受災體的價值越高,造成的損失越大。

(2)危害地區:廣泛發生在遼東灣到北部灣沿海。東南沿海主要為颱風風暴潮,其中長江口、錢塘江口、珠江三角洲、台灣、海南等地受災最為嚴重。

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複習提綱

第一章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 一 自然災害的內涵 1.自然災害形成的條件 1 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 2 有受到損失的人 財產 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2.影響災情的大小的因素 1 孕災環境 2 致災因子三者共同作用 3 受災體 二 自然災害的影響 1.人員 2.財產損失 3.自然資源與環境破壞 具有滯後性...

地理選修自然災害與防治知識點大全

1.定義 由於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 財產損失 社會失穩 資源破壞等現象或者一系列事件 2.形成條件 有自然異變還要有損失。3.自然災害的特點 廣泛性和區域性 頻繁性和不確定性 週期性和不重複性 聯絡性 危害的嚴重性 不可避免性和可減輕性。4.自然災害的分類 a 氣象災害熱帶氣旋 洪澇 乾旱 寒潮大...

專題自然災害與防治

圖4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 2題。1 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點是 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由西向東深度增大 由東向西深度增大 2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東海域發生了9級 福島核電站遭受破壞,其洩漏的汙染物隨洋流擴散的主要方向是 西南 東北 西北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