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品德教學工作計畫

2021-07-31 15:05:07 字數 2615 閱讀 6444

(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乙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準,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此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分別為:《做守規則的人》、《做樂觀向上的人》、《做自尊自愛的人》、《做聰明的購物者》。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乙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準,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懂規則、守規則的態度,幫助學生了解簡單國際交往中的規則。知道遵守國際交往規則的重要性。

(2) 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聯絡生活實際,明白面對困難前進和退縮的不同結果,樹立「困難面前不低頭」的信心。

(3) 能夠從失敗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鍛鍊意志,不怕摔跤。

2.行為與能力目標:

(1) 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

(2) 知道一些懂得維護自己名譽的人物的事蹟。

3.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會家長掙錢的辛苦,體會家庭責任感。培養學生家庭理財能力,做父母的小幫手。引領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勇於實踐,增強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

通過觀察活動,了解、認識商品的各項資訊,懂得它們的重要性。初步具備合理購物的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認真細緻的觀察意識以及分析、比較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四、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懂規則、守規則的態度。

2.具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學習克服困難的合適做法。

五、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錯誤,就會做有損自己名譽的事。

六、教學措施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

(2)轉變教學觀。

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為有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為重視學生學的過程。

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乙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煉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資訊,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七、教學進度計畫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

3 引導學生通過和自身生活直接聯絡在一起的 具體的幾種物品或場所的觀察 了解 討論 交流等活動,農業 工業 商業等行業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珍惜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從而豐富學生的經驗 情感 能力 知識 加深學生對自我 對他人 對社會的理解和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基本的...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

一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們經過三個學年的品德課學習,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能關心他人,主動參與各項活動,對生活充滿熱情。乙個暑假的時間,讓孩子們增長了一些社會見聞,同樣也有利於品德課的學習。但是學生的思想行為各不相同,有部分學生畢竟還是比較自私的,團結協作精神差.學生的學...

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工作計畫

一 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的英語學習,每個學生的英語底子各不相同。一年的英語學習,學的好的學生掌握的很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很紮實的掌握聽 說 認讀和書寫。但班級裡很多學生已經兩極分化明顯,很多插班生明顯較弱。二 內容與目標 1 能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要求能在真實語境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