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教案

2021-07-16 14:31:33 字數 6074 閱讀 3818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明白毛遂敢於自薦並能最終說服楚王合縱的原因,並從中找出自薦應聘中可供借鑑之處。

二、引導學生掌握本文記敘清楚簡潔、描寫生動形象的寫作特點。

三、指導學生理解並把握課文中出現的、至今仍常用的有關成語的含義及有關字詞的用法。

教學重點:

一、 掌握本文記敘清楚簡潔、描寫生動形象的寫作特點。

二、明白毛遂敢於自薦並能最終說服楚王合縱的原因,並從中找出自薦應聘中可供借鑑之處。

教學難點:

掌握自薦的一些技巧。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點撥法等。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分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自讀,疏通文意。

一、匯入

人們常用「毛遂自薦」 這個成語來比喻自己推薦自己,那麼毛遂究竟是何許人,他究竟有何德何能,敢於冒著被人扣上「窮出風頭」的惡名,自己推薦自己呢?大家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歷嗎?哪位同學能說說這個故事?

今天就讓我們循著司馬遷的生花妙筆去結識一下這位具有超群的膽識和才能的毛遂先生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範讀、正音,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2、學生自讀,找出文中的生字難字,歸納總結重點文言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

3、教師點撥:

(1)通假字

合從於楚 「從」,通「縱」

其末立見 「見」,通「現」

使遂蚤得處囊中 「蚤」,通「早」

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 「奉」,通「捧」

公等錄錄 「錄錄」,通「碌碌」

(2)重點實詞

自讚於平原君(告、稱讚)

贊 遍贊賓客(稱讚)

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在)

處幽獨處乎山中(居住)

養尊處優(處於,過著)

目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名詞作狀語,用目光示意)

惡王弗知惡焉(羞辱)

臣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使動用法,使……稱臣)

前門下有毛遂者,前……(方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3)古今異義

與十九人議論 (兩個詞,今乙個詞)

今楚地方五千里 (土地方圓)

(4)特殊句式

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定語後置)

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狀語後置)

客何為者也?(賓語前置,何為,為何)

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判斷句)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判斷句)

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狀語後置之腦後

遂以為上客(省略句,以為上客,以之為上客)

4、找3位學生,每人翻譯一段。

附譯文:

秦國圍攻邯鄲時,趙王派平原君向各國求救,想與楚國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國。平原君說:「假使能通過客氣的談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

如果談判不能取得成功,那麼也要挾制楚王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盟約確定下來,一定要確定了合縱盟約才回國。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尋找,從我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足夠了。」結果選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沒有可再挑選的了,竟沒辦法湊滿二十人。

這時門下食客中有個叫毛遂的人,徑自走到前面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要到楚國去,讓楚國作盟主訂下合縱盟約,並且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員不到外面尋找。現在還少乙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

」平原君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毛遂回答道:

「到現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

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們沒有稱讚推薦過你的,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的事,這是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來。」毛遂說:

「我就算是今天請求放在口袋裡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是會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的,不只是露出一點鋒尖就罷了的。」平原君終於同意讓毛遂一同去。

那十九個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沒有發出聲音來。

等到毛遂到達楚國,跟那十九個人談論、爭議天下局勢,十九個人個個佩服他。平原君與楚王談判訂立合縱盟約的事,再三陳述利害關係,從早晨就談判,直到中午還沒決定下來,那十九個人就鼓動毛遂說:「先生登堂。

」於是毛遂緊握劍柄,一路小跑地登階到了殿堂上,便對平原君說:「談合縱不是『利』就是『害』,只兩句話就可決斷罷了。現在從早晨就談合縱,到了中午還決定不下來,是什麼緣故?

」楚王見毛遂登上堂來就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幹什麼的?」平原君回答說:

「這是我的隨從家臣。」楚王厲聲呵叱道:「怎麼還不給我下去!

我是跟你的主人談判,你來幹什麼!」毛遂緊握劍柄走向前去說:「大王敢呵叱我,不過是依仗楚國人多勢眾。

現在我與你相距只有十步,十步之內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國的人多勢眾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當著他的面你為什麼這樣呵叱我?況且我聽說商湯曾憑著七十里方圓的地方統治了天下,周文王憑著百里大小的土地使天下諸侯臣服,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士兵多嗎?

實際上是由於他們善於掌握形勢而奮力發揚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士兵百萬,這是爭王稱霸所憑藉的資本。憑著楚國如此強大,天下誰也不能擋住它的威勢。

秦國的白起,不過是個毛孩子罷了,他帶著幾萬人的部隊,發兵與楚國交戰,第一戰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戰燒毀了夷陵,第三戰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極大**。這是楚國百世不解的怨仇,連趙王都感羞恥,可是大王卻不覺得羞愧。合縱盟約是為了楚國,不是為了趙國。

我的主人就在面前,你為什麼這樣呵叱我?」聽了毛遂這番數說,楚王立即改變了態度說:「是,是,的確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一定竭盡全國的力量履行合縱盟約。

」毛遂進一步逼問道:「合縱盟約算是確定了嗎?」楚王回答說:

「確定了。」於是毛遂用帶著命令式的口吻對楚王的左右近臣說:「把雞、狗、馬的血取來。

」毛遂雙手捧著銅盤跪下把它進獻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應先吮血以表示確定合縱盟約的誠意,下乙個是我的主人,再下乙個是我。」就這樣,在楚國的殿堂上確定了合縱盟約。

這時毛遂左手托起一盤血,右手招呼那十九個人說:「各位在堂下也一塊兒吮盤中的血,各位雖然平庸,可也算完成了任務,這就是所說的依賴別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吧。」

平原君確定了合縱盟約便返回趙國,回到趙國後,說:「我不敢再觀察識別人才了。我觀察識別人才多說上千,少說幾百,自認為不會遺漏天下的賢能之士,現在竟然把毛先生給漏下了。

毛先生一次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地位比九鼎大呂的傳國之寶還尊貴。毛先生憑著他那一張能言善辯的嘴,竟比百萬大軍的威力還要強大。我不敢再觀察識別人才了。

」於是把毛遂尊為上等賓客。

5、歸納課文內容

趙國公子平原君門下食客毛遂在國家危難之際,主人求人才而未得之時,毅然挺身自薦,出使楚國,以其睿智和勇敢,憑三寸不爛之舌,協助平原君圓滿完成了「合縱於楚」的歷史使命,解除了邯鄲之圍,留下傳世佳話。

三、作業

有人說毛遂自薦是出風頭,你怎麼看?毛遂敢於自薦並能最終說服楚王合縱的原因是什麼?

第2分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2、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課文內容。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匯入

二、研習課文

1、本文集中寫毛遂,主要選用了哪兩件事?

明確:毛遂自薦和趙楚定縱。

2、毛遂為什麼能勇於自薦?

分析:1)他確有真才實學,這是他勇於自薦的基礎。從他到楚國後的表現和最終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2)對自己充滿信心。他認為自己不為人所知,只是因為沒有遇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並不是自己平庸。

3)他對入選的十九人有深刻的了解,他們是一群庸碌之輩,自己不在他們之下。

3、作者是如何來塑造毛遂這個人物形象的?

分析:作者是把人物放在矛盾鬥爭的衝突中,並運用對比的手法來塑造毛遂大智大勇的形象的。

毛遂是在秦國圍攻趙國都城,國家危難的緊急關頭,是在「得十九人,眾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的情況下主動推薦自己的。國家危難關頭,毛遂能為國紓難,足以看出他的義勇精神,也更突出了他能力強。平原君不願帶他同往,毛遂以巧妙的比喻說服了平原君,他的才華已初露端倪。

十九人的「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與「十九人皆服」的對比進一步表明毛遂有與眾不同的才華與能力。平原君的「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與「兩言而決耳」再次對比,用來反襯毛遂的大智。朝廷上與楚王的一番辯論及行動,有禮有節,有膽有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徵之以信。

雖是重大之國事,毛遂卻處理得沉著有序,毛遂圓滿完成任務與十九人的「碌碌」再次形成對比。至此,毛遂的大智大勇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文章最後又以平原君「不敢復相士」來進一步突出毛遂的與眾不同。

4、毛遂和平原君各是怎樣的人物形象?

分析:(1)毛遂:挺身而出,勇紓國難,有義勇精神。

因門客之間互相傾軋,而未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善於雄辯,主動抓住機遇,對天下形勢有獨特高明見解。他聰明並有外交才華,大智大勇,有鬥爭藝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之以利、明之以信,大義凜然,果敢嚴謹,是乙個對政治形勢瞭如指掌,見義勇為、慷慨紓難、智勇雙全、有禮有節的門客形象。

(2)平原君:喜士養客,但蔽塞視聽,對人才不能親自考察,唯左右毀譽是從。可是他能引咎自責,勇於致歉,重視人才,是一諸侯國裡有權勢、有見識的開明政治家形象。

5、請說說哪些語言和動作最能表現毛遂的性格特點?

明確:1)語言

「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縱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縱,日中不決,何也?」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

「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

2)動作

「按劍而前曰」

「奉銅盤而跪進」

「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

6、第3段寫平原君引咎自責,作用是什麼?

明確:一方面表現平原君勇於致歉,重視人才,另一方面是為了突出毛遂的大智大勇,與眾不同。

三、總結全文

1、歸納中心

通過毛遂自薦和趙楚定縱過程的敘寫,集中表現了毛遂的義勇和智辯。

2、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①選材精煉、典型。本文從故事的全過程中,只重點突出了自薦、歃盟、引咎三部分的內容,而其中又以歃盟為詳寫部分,極力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具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外交才華。文章不拖泥帶水,集中凝練地刻畫出毛遂的形象。②襯托對比,寫出人物的個性。

故事從開始就把毛遂和數千門客放在對比描寫的氛圍之中,以眾門客的庸碌反襯毛遂的脫穎,用會盟前門客十九人的遲疑與焦急,給毛遂出難題,和「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的毛遂成功後的反唇相譏對比;把毛遂的智勇和楚王的色厲內荏相對比;把平原君對人才使用的前後態度作對比;這一系列的對比描寫,使人物個性特徵,特別是毛遂的個性特徵栩栩如生了。③利用人物的言行活靈活現地勾畫人物的情態。作者刻畫毛遂這個人物的主要手法,是言行描寫。

毛遂自薦時的雄辯語言,和楚王定盟時的智勇語言,均使對手折服;毛遂「按劍而前曰」的動作,「奉銅盤而跪進」的咄咄逼人的英氣,「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的毫氣,無不把這傳奇人物寫得活靈活現。

課文通過毛遂自薦和趙楚定縱過程的敘寫,集中表現了毛遂的義勇和智辯。

在趙國正處於危難之際,平原君欲赴楚定縱而又苦於不能得20人之時,毛遂挺身而出,不僅表現了他勇於為平原君分憂、勇紓國難的義勇精神,而且反映了他的自信。在與平原君的辯論中,接過平原君「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的比喻,指出「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申述了尚未得到施展才能的機會,不僅表現了他機敏善辯的才能,而且又一次反映了他的自信。

趙楚定縱的過程,以充分展開的詳細的場面描寫,把毛遂的智辯與義勇表現得淋漓盡致。楚是地方千里、持戟百萬的大國。在楚朝廷之上,小小的毛遂竟敢面責楚王,用武力挾持定縱,足見其勇氣非凡。

毛遂是平原君的門客,地位低微,絕無與楚王對話的資格。他巧妙地用旁敲側擊的辦法「謂平原君曰:『縱之利害。

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縱,日中不決,何也?』」引出楚王的叱責,於是乘虛而入,反詰楚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得到了發言的機會,使楚王完全陷於被動,可見其機智善辯,超人一等。然後以湯和文工為例,引出「王天下」、「臣諸侯」在於「據其勢而奮其威」的觀點。接著指出楚的「勢」和數敗於秦的事實,是「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

言外之意是楚自應報仇雪恨,從而得出「合縱者為楚,非為趙也」的結論。可見毛遂深知天下形勢,趙楚利害一致的客觀存在的事實。這正是毛遂雄辯的基礎,也是毛遂自信的基礎。

四、拓展延伸

提示要點:作為領導要善於使用、選拔人才,使人才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乙個人要勇於把握機遇,又要有善於表現才能的智慧型,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積極思想。

五、作業

課後練習題及練習冊上第31課。

《毛遂自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品讀文字,把握人物性格。2 從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側面挖掘做人的智慧型。3 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及句子。教學方法 自讀法 討論法 點撥法 教學輔助 多 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 複習舊課,檢查預習 略。二 匯入新課 由成語 毛遂自薦 匯入課文。三 毛遂自薦 相關...

毛遂自薦後的故事

毛遂自薦後的故事 次年打大敗仗揮劍自殺 在中國歷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門客,憑藉自信和勇氣,憑藉膽識和智慧型,自薦出使楚國,促成了楚 趙聯合,同時也得到了 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的美譽,這就是 但是毛遂之死也算得上是乙個歷史悲劇。戰國時期,毛遂出生在今天的原陽縣師寨鎮路莊村。讓毛遂才華...

成語作文素材 毛遂自薦

故事西元前251年,秦國的軍隊包國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派相國平原君出使楚國,要求楚考烈王與趙國聯合起來抗擊秦國。平原君打算從食客中挑出20個有智有勇的人,隨同他前往楚國。挑出19人後,還有乙個再也找不到合適的了。有個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道 聽說您要帶20人前往楚國,現在尚缺一人,請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