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主題徵文

2021-07-04 23:14:32 字數 1244 閱讀 1292

孝自舜帝的「孝感天下」,至今已有4000多年,中國人從來都講孝。孝具有永恆性。但孝作為道德行為,又總是隨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

舜帝當年面對父輩的虐待逆來順受,曾感動天下。在他之後1000多年的孔子卻對這種「愚孝」提出質疑,提出要「父慈子孝」。這對唐虞之時的孝德來說無疑是一種「淡化」,但對後世孝德延續來說卻是一種貢獻。

按照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我們應在幾千年孝文化歷史與實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整合,來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孝文化的框架。

感恩。《詩經》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說的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種認同,即對給予自己的關愛心存感激;感恩是一種品德,即對恩惠縈繞心間,並予回報的品質;感恩是一種人生態度,因感恩報恩而回報父母,因感激成長而回報故土。

而感恩報恩即為孝的精髓。「孝,始於孝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因身家而致天下,孝貫其一生。因此,我們可以說,感恩是孝文化的理論特色,也是整個孝文化的核心理論。

包含了「感恩」的孝是民族認同的精神基礎,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博愛。孝,博愛之始。孝建立在愛的基礎之上,親親而博愛,是孝在延伸。

從愛父母,愛祖輩開始,進而愛他人,愛一切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今天,我們要以人為本,兼善天下:首先要有愛心,愛他人,愛人民;關心人,幫助人,領導關心下屬,師長愛護學生,特別是關愛、幫助弱勢群體,還有我們所依存的環境。

責任。報恩即責任,報親揚名是孝子忠君愛國的動力。古代孝子立身的三境界:

立德,立功,立言,已是一種社會事業。在親親之孝的激勵下,岳飛心憂天下,慷慨許國;許許多多的志士仁人,也都是抱顯揚父母之孝思,尊從親人之教誨,開始了自己修齊治平、奮發進取的人生歷程。立身處世,孝親忠君,是封建社會理想人格的體現。

而在今天,我們仍需在善事父母,繼志述事的思想基礎上,竭盡全力,入世「公忠」,建功立業,踐行責任。

和諧。孝文化包含了和諧。從「孝親」始,養成了我們民族仁愛敦厚、守禮溫順的性格特徵。

因為孝是處理家庭關係、家族關係和各種社會關係的行為準則,所以傳統社會中,有了孝,才有家庭的和諧,才有社會的和諧。就乙個家庭而言,所謂「家和萬事興」,實際上是「家孝萬事興」;對乙個家族、乙個國家來說,同樣如此。有了社會的和諧,才有安定的環境,才能去發展建設,圖民族復興。

因此,和諧才能共生,和諧才能發展,孝文化的和諧共生對於我們今天的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是不可或缺的。

傳統孝文化博大精深,良莠雜陳。我們認為,以「感恩,博愛,責任,和諧」為理論支點的孝文化理論體系,包涵了「孝親養老,悅親敬老,修身盡責,愛國興族」的社會主義孝文化的核心理念與行為規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文化資源,科學發展的一種嘗試。

徵文《以孝為先敬老愛親》

不知大家可否聽說過一句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 現在所謂的孝啊,就是說奉養父母就夠了,那麼犬馬也可以奉養,如果不能發自內心的孝順父母,那奉養父母和飼養犬馬有何區別呢?這句話出自論語,古人的諄諄教誨,不知大家可有體會。不如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出生在平凡的家...

寢室文化徵文

屋簷下的溫馨故事 張愛玲曾說過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茫茫時間歲月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只有剛好碰到了,這就是緣分 的確,在茫茫人海中我們相逢,並且分到乙個宿舍,不得不說,幸運女神眷顧了我們。宿舍是我們的泊港,庇護著外出的學子。宿舍是我們的小型遊樂場,吃的,喝的,玩的,樣樣都...

「孝文化」活動總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是本次活動中同學們出現次數最多詞彙,孝心 孝道 的詮釋足以證明子與父母 情與責任之間的深層含義。就在本次活動中的乙個月時間裡,我院為激發廣大同學熱愛父母 熱愛家庭的孝道感悟,加深強同學人文素質教育,將孝道感悟引入教學內容,以孝文化為契機,逐步加深同學社會公德意識教育,做到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