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審批制度

2021-06-23 09:43:33 字數 2856 閱讀 9558

醫院管理制度——手術制度

一、凡需施行手術的病員,術前必須做好必要的常規檢查,明確診斷 ( 難以在術前明確診斷者,應有明確的手術目的和實際意義 ) ,並進行術前計論。凡較大或複雜手術,科主任均須召集術者、麻醉師和護理人員進行術前會診計論。特大手術、新開展手術由分管院長組織計論。

討論內容包括:進一步明確診斷;了解病人及家屬的心理活動;手術適應症、指徵及禁忌症;術式、麻醉方法;術中、術後處理和可能發生的問題及對策;確定術者和助手。

二、手術及麻醉醫師,術前應詳細檢查病人,熟悉病人各項檢查結果,充分掌握病情。

三、施行手術前必須徵得家屬或單位負責人簽字同意 ( 急症手術來不及徵求家屬和單位同意時,可由主治醫師簽字 ) ,經科主任或分管院長批准執行。

四、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必須及時完成,如有休克、貧血等不利於手術的徵象,均應及時準確處理糾正。

五、術者或第一助手應在術前一日開好醫囑 ( 擇期手術 ) ,由護理人員負責實施 ( 包括備皮等 ) 。術者應詳細檢查手術前護理工作的實施情況,並用紫藥水作好手術切口標記,必要時可協助手術室準備特殊器械。

六、除急症手術外,手術前一天由主管醫生填寫手術通知單,送交手術室統一安排。麻醉人員應於術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認真做好麻醉前準備工作,嚴格檢查核對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並做好急救工作 ( 藥品、器械 ) 。對於重症患者,術後要觀察病人甦醒情況以及給予必要的處理。

七、各級醫師參加手術範圍,低年資住院醫師 ( 本科畢業後工作三年、專科工作五年、醫士工作七年 ) 可擔任一類手術 ( 普通常規中小手術 ) 的術者、二類手術 ( 中度難度較大手術 ) 的第一助手;高年資住院醫師可擔任二類手術的術者,一部分三類手術 ( 難度比較大的手術 ) 的第一助手;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可擔任三類手術的術者及指導住院醫師進行

一、二類手術; 正、副主任醫師擔任四類手術 ( 重大手術、新開展的手術及科研專案 ) 的術者,並指導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進行

三、四類手術及科內新開展的手術。

八、手術審批範圍

1. 一、二類手術由總住院醫師或分管的主治醫師決定安排手術人員。

2. 三類手術由科主任或副主任醫師安排參加手術人員。

3. 新開展的重大四類手術,由科主任填寫手術報告送業務院長審批後執行。

4. 凡致殘性手術,應由科主任填寫手術申請單報醫務科登記,業務院長審查批准。

九、手術室**負責按時將手術病員自病房接進手術室,包括準備好的病歷、 x 線片等手術必需物品及資料。

十、手術室工作人員在手術開始前,應認真核對病人床號、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 ( 左、右 ) 、麻醉方法等。術中醫、護、麻醉人中要集中精力,嚴肅認真,密切配合,術後須認真進行三核對 ( 敷料、器械、線捲 ) 。

十一、手術室、麻醉科有責任把好術前準備關,準備專案不全者,應向手術醫師提出意見,採取補救措施;缺少重要專案可能影響手術安全及效果者,有權拒絕手術。

十二、術者負有組織與指導全部手術過程,保證手術效果和病人安全的主要責任。其他人員必須聽從術者的指揮,各行其職,不得失職或不按規程辦事。遇有特殊情況依據性質分別由術者與麻醉師負責。

十三、當手術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由低年醫師或進修、實習醫師任術者時,仍由上級醫師對病員負完全責任,術者必須服從領導。

十四、術中出現意外情況,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時,應立即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醫務科、業務院長報告,以便及時組織搶救處理。

十五、病區**應根據手術的性質,作好手術病員回病房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如病床、各種**器具 ( 輸液架、吸引器、吸氧裝置、胃腸減壓器等 ) 。

十六、麻醉醫師、巡迴**和術者待病人麻醉清醒及病情允許後親自護送病人回病房,並分別向值班醫師、**詳細交待手術和麻醉情況,病情、用藥及注意事項,交接完畢後方可離開。

十七、手術醫師在手術結束後,及時完整填寫「病理標本送檢單」,交與巡迴**,手術室**負責準備標本容器,注入適量固定液,並負責將手續完備的標本及時送病理科檢查 ( 夜間及節假日可待次日上班後送檢 ) 。

1、正常手術

正常手術由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審批,主治醫師簽署術前知情談話記錄。

2、特殊手術

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

① 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臺同胞的。

② 被手術者系特殊保健物件如高階幹部、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及民主黨派負責人。

③ 各種原因導致毀容或致殘的。

④ 有重大醫療事故爭議的。

⑤ 同一病人24小時內需再次手術的。

⑥ 外院醫師來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執行。

⑦ 大器官移植。

⑧ 重大疑難手術。

⑨ 重大的新手術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術。

以上手術,須科內討論,科主任簽字報醫務部審核,由業務院長或院長審批,由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署術前知情談話記錄。

執業醫師,異單位,異地行醫手術:需按《執業醫師法》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外藉醫師:執業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審批。

其中重大的新手術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術:需經衛生廳指定的學術團體論證,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評審後,徵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監護人同意,並簽署有關手術知情同意書後,方能實施。

對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會環境的專案還需按規定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覆。

急診或緊急情況下:為搶救病員生命,經治醫師應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搶救,並及時向上級醫師、醫務部和總值班匯報,不得延誤搶救時機。

對手術分級、手術醫師分級及手術範圍的管理要求

1、各級醫師要嚴格執行「手術範圍」,各科室根據本科實際情況制定本專業手術具體分級標準,並確定各級手術人員,經醫務科組織專家討論審批後執行。

2、超範圍(醫院、醫師)手術的審批程式:由科室提出申請上報醫務部,醫務部組織醫院專家討論同意後,報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批准。

3、醫院原則上應按照各級醫師手術範圍的規定開展手術,但由於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若個別醫師在接受培訓後能勝任上一級別的手術要求,科主任有權根據個人的受培訓情況做出調整,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下級醫師可越級進行部分手術。

手術審批制度

1 正常手術 正常手術由科主任 或主任醫師 審批,主治醫師簽署術前知情談話記錄。2 特殊手術 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 手術者系外賓 華僑 港 澳 臺同胞的。被手術者系特殊保健物件如高階幹部 著名專家 學者 知名人士及民主黨派負責人。各種原因導致毀容或致殘的。有重大醫療事故爭議的。同一病人24小...

手術麻醉審批制度

手術麻醉審批包括術前診斷 術前麻醉準備 術中麻醉 參加麻醉人員及其具體分工等,應按一定的許可權和程式進行。一 手術麻醉審批由麻醉科主任負責,審批時,麻醉醫師應認真檢查病人,審核診斷是否明確,並對手術方式 麻醉方式 手術人員及分工安排做出決定並做好記錄和簽名。二 手術通知單由科主任審核簽字,並在手術前...

重大 特殊 手術審批制度

孝義市人民醫院 為降低手術風險保證醫療質量,病情複雜及疑難手術必須實行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一 重大 特殊 手術界定 重大手術指病情複雜 疑難 高危 技術難度大 手術過程複雜 風險大的各種手術 1 各科室各專業准入的四級手術 2 各科室各專業准入的 二 手術,同時患者合併心 肺 肝 腎 腦 內分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