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另類討薪」呼喚制度救濟

2021-06-19 05:57:18 字數 1029 閱讀 9022

【背景鏈結】

近年來,從拜河神到跪求范仲淹像,再到舉行「網上討薪發布會」,農民工「另類討薪」的方式不時出現。討薪,彷彿成了比拼創意的「技術活」。然而**總是喜新厭舊,若非劍走偏鋒的奇招、出其不意的怪招、動人心弦的狠招,很難引起關注。

無論高人指點還是自己出招,這種吸引眼球的討薪方式演繹下去,恐怕越來越難以為繼。

【熱點分析】

既然如此,為什麼「另類討薪」仍然不斷花樣翻新,並形成一定的路徑依賴?這當中既有少數「成功案例」出奇制勝的示範效應,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比如,「苗翠花」錄製**到網上發布之前,「法律程式和上訪程式都走完了,沒有用」。

再比如,一些農民工就是在欠薪者「法院判決就是一張廢紙」的叫囂下,把求助的目光從現實投向了網路世界。

討薪,本該有理直氣壯的底氣,而不是被屈辱所取代;本該有尊嚴,而不是淪為悲情的代名詞。「法律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如果欠薪方尊重法律,如果職能部門守土有責,如果農民工利益表達的制度化渠道有效,農民工何須求助於網路?正如有學者所言,利益表達是要付出代價的,堅持持續不斷的利益表達,其成本很高,靠公民個人之力很難承擔。

「苗翠花」自陳不知「啥是***」,卻要模仿***發言人為自己討薪,這更說明,對農民工等弱勢群體來說,他們不善於表達,也不長於維護自身權益,這就更加需要常態化的制度救濟。

而對職能部門來說,農民工「上網討薪」,未嘗不是一種提醒。農民工既然可以通過網路表達訴求,為何不順勢而為,把網路變成制度性的維權渠道?在網路化時代,通過網路機制維護群眾權益,正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題中應有之義。

目前,一些地方已經在進行這方面的嘗試。群眾可通過登入相關網頁、發手機簡訊等多種途徑反映信訪訴求,而工作人員能直接在網上處理群眾投訴。這些地方的創新實踐說明,只有鋪設民意通達的「高速路」,開通化解訴求的「快車道」,社會矛盾才可能消弭於無形之中。

「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世上沒有說服不了的民眾,只有無意說服民眾的冷漠;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有放任矛盾越滾越大的失職。在社會轉型期,更需要尊重民眾的多元化利益表達,更應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協調機制。

只有利益協調機制跑在前面,人們的正當權益及時得到維護,社會執行才能健康有序。

農民工討薪應急預案

為預防和解決農民工工資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根據萬科公司要求,做好春節前工地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結合公司和專案部實際工作狀況,制定本預案。一 成立解決糾紛及突發事件領導機構 成立解決糾紛及突發事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譚溪勇 副組長 楊文增 周峰 譚邵忠 組員 楊春鋒 王守蒙 陳運...

討薪遇蹊蹺乙份合同工資空白另乙份1200元月

曾在株洲光華服飾印刷廠當廠長的卜芳遭遇了乙份 ldquo 蹊蹺合同 合同影印件上的工資待遇一欄是空白 而廠方掌握的合同原件上,工資待遇卻明示為1200元 月。乙份蹊蹺合同 23日,卜芳向記者求助,稱自己有3個多月未領到工資,被拖欠1萬餘元。卜芳是長沙寧鄉人,在用工合同影印件上,記者看到,工資待遇一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