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稅收管理員制度為載體

2021-05-28 15:02:14 字數 5491 閱讀 9339

強化稅源監控管理的調查與思考

實行稅收管理員制度是總局推進稅源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有效載體,解決「疏於管理,淡化責任」問題的重大舉措。去年以來,青島市國稅局嚴格按照總局制定下發《稅收管理員制度(試行)》的要求,結合稅源分類管理實際,制定並實施了《a、b、c類企業稅收管理員工作責任制》,作為基層管理分局,xx國稅局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初步完成了細化崗責體系、優化工作流程、強化管理措施、落實績效考核等相關工作,提高了稅源控管能力。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稅收徵管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老模式轉換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了徵管改革最終目標的實現,需要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近期,筆者通過對xx國稅局推行稅收管理員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就稅收管理員制度落實情況及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關思考與探索。

一、目前稅源監控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剖析

(一)稅源管理人員少、素質低、任務重,疏於管理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1.稅源結構日趨複雜,數量增長較快,而徵管力量相對不足。目前,xx國稅局現有稅收管理員59人(含中層領導),佔全域性總人數的37%,平均年齡40周歲,分管xx區abc類納稅人(除個體徵收戶)共6531餘戶,其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3001戶,小規模納稅人1645戶,非增值稅納稅人1122戶,管轄地域98平方公里。

除個體徵收戶,該局稅收管理員人均管戶111戶,最多已達580餘戶。由於稅源結構多樣,分布錯綜複雜,增長速度較快,在現有的人力資源配置下,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動靜態監控力不從心。

2.稅收管理員素質還不適應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目前,基層管理分局不同程度的存在稅收管理員年齡老化,業務水平較低,業務能力不強的問題,在稅源管理中,難以有效採集相關涉稅資訊。

有的稅收管理員工作草率馬虎,所採集的資訊質量不高,歸集的資料不完整,稅源監控基礎薄弱。有的稅收管理員管理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對稅源變動情況不敏感,未及時採集相關資訊,稅源監控難以深入。例如,今年年初,青島市國稅系統實現了ctais2.

0成功上線,但由於部分稅收管理員對稅收資訊化管理習慣於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採集的資訊質量不高、稅源監控基礎薄弱以及責任意識不強等,對系統執行帶來一定影響。又如,當前基層管理局納稅評估人員業務素質亟待提高。納稅評估反映的是從靜態到動態的過程,它注重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來綜合評定納稅人納稅申報是否真實、準確,實行納稅評估對評稅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它不僅要求有精通的稅收、財會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踐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而現實中面對申報資訊失真、稅企資訊不對稱,我們的稅收管理員執業素質不高,對各行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核算要求等方面內容缺乏足夠的了解,直接影響到評估效果。

3.稅收管理員事務性工作過多,影響工作效率與質量。目前,基層管理分局普遍存在稅收管理員工作有效管理時間不多,既要完成崗責體系要求的日常稅收管理工作,又要完成上級單位要求的資料、報表、資料報送等大量事務性工作,造成正常用於稅源管理、納稅評估的時間、精力不多,加上稅源管理方式欠科學,致使精細化、科學化、專業化監控難以得到全面落實。

據調查統計,2023年,基層管理分局稅源管理崗每月需完成市局和本局相關部門要求報送的各種報表報告平均達50餘項,最多次數達80餘項,造成管理員工作「臃腫」的重要原因是某些部門部署工作缺少協調機制,缺乏統籌整合,造成管理員疲於應付,工作質量和效率不高,稅源監控管理弱化。

(二)目標管理考核缺乏過程管理,激勵競爭機制不到位。近幾年來,青島市國稅系統全面推行稅收質量管理,實施二級目標管理考核,對稅務人員「做什麼」、「怎麼做」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對「做得怎麼樣」這個質量績效因素,目前在基層管理分局仍存在許多需要**的問題。一是考核的科學性。

稅源管理工作很多內容難以量化,考核立項很難到位,考核往往流於形式。二是考核的滯後性。現行考核注重對結果的反應,不能全面、動態的反應過程中的問題,也不能及時主動地進行分析管理,這種考核方式屬於被動管理,相對滯後。

三是激勵競爭機制講多用少。在考核管理上,有的要求松一些;在能級管理上,有時走形式,造成基層管理分局缺乏工作主動性與創新性。

(三)徵管查三部門間的工作銜接出現空檔,執法責任難以界定。老模式徵管查三個系列在乙個分局內運轉,對出現的一些不銜接問題可以在內部進行協調,而實行外分離模式後,儘管對徵管查三環節的崗位職責、業務操作規程均作了明確規定,但由於徵管查部門間相互分離,而部門間又缺乏綜合業務聯絡制度,三者間產生的銜接空檔沒有綜合部門協調,致使部門間出現工作相互推諉、扯皮、脫節現象,執法責任難以界定,有時還會出現時間差,產生徵納矛盾。如市局計徵處與管理分局有時相互推諉,致使納稅人多跑腿,不滿意;管理分局在日常管理中發現的一些違反稅收法規線索,由於傳遞方面的原因,稽查局很難得到及時查處,有時即使進行了查處,由於缺乏管理部門的有力配合,檢查結論很難落到實處。

(四)稅源管理資訊化支援不夠,審核評稅缺乏完整性、可靠性的基礎依據,難以在深度上求突破。在新徵管模式下,審核評稅需要有完整,準確、及時的資料為基礎,基礎資料的攝取,主要從納稅人提供的各類申報資料中整理而獲得,其源頭提供者是納稅人,而目前有很多納稅人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所反映的稅源狀況不真實,隱匿收入、少報收入,甚至造假賬的現象時有發生,如果稅務機關僅依靠納稅人申報表及相關的財務資料為主要物件進行分析的靜態監控,在極大程度上導致了零、負申報和虛假申報行為的發生,造成了漏徵漏管戶在很大範圍內的存在。從目前看,稅源監控的資訊化支援不夠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大方面:

一是稅源監控缺乏有效的**渠道。雖然稅務機關資訊化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由於缺乏統一的資料規範,資料集中程度和準確性低,各種複雜社會原因使稅源資訊還難以準確掌握,致使很多稅源在生產、銷售等諸多環節中被轉移或隱匿,從而導致有很多納稅人的納稅申報表所反映的稅源狀況不真實。由於資訊共享性差,難以綜合利用,形成許多資訊孤島。

二是稅源監控系統有待進一步完善。由於近年來強調了資訊科技在稅源監控中的利用,青島市國稅局已經通過ctais2.0、綜合資料管理系統等資訊科技建立了納稅人動態涉稅資訊庫和稅收預警指標來提高稅源監控分析能力,但隨著稅源管理難度加大,今後需進一步修改完善。

如建立對納稅人戶數、經營地點、經營收入、實際稅負、開、關、停、並、轉情況分析,納稅人行業、結構、數量等變化情況分析,實現全方位的監控;建立行業比較分析監控、存貨變動分析監控、稅源銷售利潤變動分析監控、資金利潤變動分析監控、成本利潤變動分析監控等主要經濟比較分析監控,與稅源戶同一時期、同一型別稅源戶進行對比分析,能夠有效地發現稅源戶異常變化情況,掌握企業稅源變化趨勢。

二、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要處理好管戶與管事的關係。精細化條件下的稅收管理員制度要求的是管事與管戶的統一,管戶是在管事的要求下有範圍、有目標、有限制的管理方式,管事是在管戶的前提下開展的有指標、有監督、有責任的管理活動。要進一步明晰管理崗位的職能職責,實行責任到人、管理到戶,變坐等上門為有計畫地積極下戶,全面深入地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和納稅情況。

對發票檢查、帳簿管理、稅收清算等以前有所忽視的環節,應著重列入責任人的職責範圍,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只有正確處理好管事與管戶的關係,才能利用全面、準確、及時的資訊實施高質量的稅源管理。

就如何正確處理「管戶」與「管事」的關係問題,xx國稅局在對b類納稅人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做出了準確的定位,他們提出,提公升b類納稅人的管理水平,一定要整合資訊資源、分類管事、分戶管戶,以管事為管戶的手段,最終提高b類納稅人的整體管理效果。具體體現在「我找事」和「事找我」兩個方面。「我找事」就是要求事務管理崗和評估監控崗,充分利用兩個資訊平台中納稅人的申報資訊和綜合資料,確定管理目標,實現稅源管理的針對性、實效性。

「事找我」主要是指為納稅人辦理發票增量,減免稅的實地審核和對納稅人進行諮詢服務等日常工作。「我找事」體現的是提前介入,主動管理,「事找我」更多的是體現了優質服務,兩方面的完整結合,構成了b類納稅人分類管事,分戶落實的管理全過程。

二要處理好人管與機管的關係。科技是管理的手段,人是稅收管理實踐活動的主體。只有實現科技與管理、人與機的有機融合,才能釋放出稅收資訊化的巨大潛能。

稅源管理的根本是稅源資訊管理,即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網路,實現對稅源資訊的有效管理。稅源管理的資訊化程度越高,稅源的相關資訊量就越大,如果不能很好地調動稅源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大量的涉稅資訊就會成為「死」、「濫」、「散」的資訊,對稅源管理起不到任何輔助作用。所以,在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人管」是根本,「機管」是手段和補充,要將兩個方面統籌兼顧,只有這樣,才能使稅源管理的效率成倍放大。

xx國稅局在對b類納稅人實施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作了有效的探索,「人機結合,雙崗互動」管理模式得到了市局領導的肯定。該管理模式對b類納稅人實行分戶管事制,關鍵在於充分依據兩個資訊平台,實行分類管事,分戶落實,以人機結合、雙崗互動作為提高整體工作效率的出發點。具體講就是以ctais和綜合資料管理系統為資訊依託,以事務管理資料為對照,以事前發現涉稅異常為導向,採取資料與管理系統資訊交叉比對和資料模組分析的方法,發現管理疑點,實現資訊的增值利用,達到稅源的實時過程監控。

在去年實施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年審工作中,xx國稅局稅源管理三科利用短短的乙個月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對1132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年審工作,如果按照以往的年審辦法.管理員每天要審核12.85戶,按期完成任務是不可能的。

三要處理好管理與服務的關係。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與服務在執行上難以嚴格劃分,管理中處處體現服務,服務是管理理念的延伸,是為了實現更好的管理。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不能單純為加強管理而管理,而要積極探索基於個性化服務、上門服務基礎上的管理,堅持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將零距離、個性化的納稅服務納入稅收管理員的基本職責範圍,貫穿於稅源管理的全過程。

只有在強化管理中提高服務水平,在優化服務中加強管理,才能使營造良好的稅收環境,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提高稅源管理質量。

三、優化效能體系,強化稅源管理能力,建立現代稅源監控體系的基本設想

(一) 抓機制,完善組織體系。以精簡高效為主線,對稅收管理員的工作機制及相關制度進行優化,通過科學定位崗責體系,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完善稅源管理組織體系,為稅源精細化管理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1.建立稅收管理員工作規程,科學定位稅源管理職責。《稅收管理員工作規程》明確規定了稅收管理員的六大職責,主要內容包括諮詢輔導、發票管理、核定申報方式與定額、交叉審核、納稅評估、減免緩退稅資料核實、稅源監控和日常檢查等。

其實質就是根據稅收管理員工作性質與職責,為管理員劃分了乙份「責任田」,提出了具體要求。「責任田」出了問題,「板子」首先打在稅收管理員身上。這樣一來,絕大多數稅收管理員感到責任明確了,身上的「擔子」重了,工作壓力大了,工作責任心隨之也增強了,有效遏制了以往工作中隨意性較大和因職責不清,出現問題相互推諉等現象。

2.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通過業務選拔、崗位交流等方式,充實稅源管理隊伍,稅收管理員的人數保持在基層總人數的50%以上;根據稅源結構、管理跨度、納稅戶數、行業型別和信用等級等情況,科學劃定稅源管理責任區域,結合稅收管理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確定相應的管理範圍和管理物件,保證管事與管戶的優化匹配,提高控管稅源的水平。

3.為基層稅收管理員減負。主要內容包括手續資料的簡併和工作制度的優化。

如:在手續資料方面,市局應由資訊中心統一審核,統一布置,減少要求基層報送的報表、報告等臨時性工作,廢除種類繁多、內容重疊的採集表單,設計不同型別納稅人通用的《企業基本生產經營資訊採集單(靜態)》和《企業日常生產經營資訊採集單(動態)》,採集內容側重於工藝流程分析、主要耗材、投入產出比等核心資訊,與納稅人報送的資訊資料相互補充,既滿足了稅源管理的需要,又減輕了資訊採集的複雜程度和工作負擔。在工作制度優化方面,採取「側重兩端、簡化中間」的辦法,注重稅收管理員工作計畫的審定和管理實績的複核,減少計畫實施過程的束縛與制約,充分發揮稅收管理員的能動性。

通過優化稅收管理員的工作流程,保證稅收管理員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開展檢查評估和日常管理,為其強化稅源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

稅收管理員崗位職責

一 負責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稅收政策宣發送達 納稅諮詢輔導工作。二 負責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戶籍管理。一 新辦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及稅種鑑定 二 變更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 三 申請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調查 四 登出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 五 納稅人停業 歇業 復業的調查 六 對納稅人戶籍的巡查 漏徵漏管戶的清...

關於改革稅收管理員制度的思考

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是深化稅收徵管改革 解決稅收徵管深層次問題的重要途徑。作為稅源專業化管理的重要內容,現行的稅收管理員制度已不能適應日益複雜的徵管實際工作需要,暴露出的種種弊端和制度設計缺陷不容忽視,稅收管理員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一 現行稅收管理員制度存在的問題 2005年實施稅收管理員制度以來,原來...

集團內部稅收管理制度

xx集團 內部會計控制規範 稅收管理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集團所屬各控股公司涉稅管理,合理 合法降低稅負成本,提高各公司涉稅事項管理水平,根據管理需要,制定本控制規範。第二條適應範圍 本管理辦法適應於集團所屬各控股公司 含相對控股與間接控股,下簡稱各公司 第三條各公司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 法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