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名言警句之民本愛民用人篇

2021-04-27 04:28:44 字數 5087 閱讀 1200

愛民篇1、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清·黃宗羲)

釋: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亂,不在於一家的興盛或衰亡,而是在於廣大人民群眾的憂愁或歡樂。

2、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宋·胡巨集)

釋:水因為有源頭,所以其流才沒有窮盡;樹木因為有根,所以生長才沒有窮盡。

3、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漢·王符)

釋:大鵬的沖霄飛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輕捷;駿馬的疾速馳騁,不是靠乙隻腿腳的力量。

4、明堂所賴者唯一柱,然眾材附止乃立;大勛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謀濟之乃成。(宋·石介)

釋:房屋廳堂賴以支撐的是柱子,但是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勳只給予乙個人,但功勳要靠群眾的謀劃和努力才能建立。

5、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

釋:水能夠托載著船航行,但也能夠把船打翻弄沉。

6、為政,通下情為急。 (明·薛渲)

釋:為官從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況是最為急迫的。

7、足寒傷心,民寒傷國。 (漢·荀悅)

釋:腳受了寒就會傷害心臟,民眾寒了心就會傷害到國家。

8、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張端義)

釋:天下是屬於天下人的,不是一兩個人的天下。

9、從來治國者,寧不忘漁樵。 (明·謝榛)

釋:從來治理國家的人,都不能忘記最普通的老百姓。

10、塊土不能阻狂瀾,匹夫不能正頹俗。(宋·林逋)

釋:一塊土不能阻擋住洶湧的狂瀾,個人不能糾正衰敗惡劣的風俗。

11、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三國·諸葛亮)

釋:仰面向高處看,向高處走的不要忽視下面,往前看的不要忽視後邊。

12、舉大事,動眾情,必協眾心而後濟。不能盡協者,須以誠意格之,懇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須委曲以求濟事。(明·呂坤)

釋:幹大事情,動大人眾,必須協調一致、團結一心才能行動。如果不能協調,必須以誠意要求,以懇切的語言打動;如果還不行,就必須暫時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13、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種人上加意念,乙個字上做工夫。一種人是哪個?曰民。乙個字是什麼?曰安。(明·呂坤)

釋:奪取天下,守衛天下,只需要在一種人身上打主意,在乙個字上下功夫。這一種人是誰,回答是:「人民百姓」,這個字是什麼?回答是「安定」。

14、治國之道,富民為始。 (漢·司馬遷)

釋:治理國家的道理,應從讓人民富裕開始。

15、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唐·白居易)

釋:**能得到萬里大的皮衣,把天下四方都蓋起來,使人們溫暖都能和我一樣,天下就沒有受寒冷的人了。

16、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清·鄭燮)

釋:臥在府衙聽著竹子被風吹的蕭蕭作響的聲音,我象是聽到民間的疾苦聲。我這小小的州縣官吏,對民間一枝一葉都是有感情的。

17、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清·龔自珍)

釋:拉糧船的一根纜繩要十個縴夫,細算起來每天有千艘糧船渡過運河。我也曾在京城作官,消耗過國家的俸公尺,今夜間聽到縴夫的呼號,忍不住淚如雨下。(邪許:縴夫勞動的呼號聲)

18、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

釋:要使政事有所建樹,關鍵在於順從民心,政事所以廢馳,關鍵在於沒有順著民心。

19、上不能寬國之利,下不能飽爾之飢。我飲酒,爾食糟,爾雖不我責,我責何由逃。(宋·歐陽修)

釋:上不能為國開拓利源,下不能使你們解除飢餓。我在喝酒,你們在吃酒糟,你們雖然不責怪我,但我的責任又怎能逃脫呢?

20、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宋·王令)

釋:高高的崑崙山上有常年積雪,蓬萊島上經常是陰涼。我既不能用手提起天下受暑熱之苦的人同去乘涼,又怎麼能忍心獨自到那些地方去避暑呢?

21、先憂後樂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軻。暇日登臨固宜樂,其如天下有憂何?(宋·王十朋)

釋: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他的志向和語言比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孟子更高。閒暇時本來宜於登山臨水享樂,無奈天下有憂,又怎麼能樂得起來呢?

22、憑君莫言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曹松)

釋:請求你不要說自己封侯作官的事,要知道一將功成會要犧牲很多的人.

23、身為野老已無責,路見流民終動心。(宋·陸游)

釋:雖然退休為鄉下野老已沒有責任了,但在路上看到流浪的人民終歸還要動心。

24、安得壯士挽天河,一洗煩鬱清九區。(元·王冕)

釋:如何能得壯士把銀河挽下來,一洗百姓的煩鬱使全國都清新呢?

25、但令四海歌聲平,我在甘州貧亦樂。(明·郭登)

釋:只要使四海都歌舞聲平,人民安居樂業,我在甘州就是受貧也是快樂的。

26、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宋·羅大經)

27、哀哉流民!何時天雨粟,使女俱生存。(元·張養浩)

釋:可悲呀,到處流浪的災民!什麼時候老天象下雨般下些粟公尺,讓你們都能生存下去。

28、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唐·聶夷中)

釋:我希望皇帝的心,變為一枝明亮的蠟燭,不去照那穿綢緞綾羅的富豪人家的豐盛筵席,只去照那被剝削的無法生活而逃亡在外的貧苦人家留下的空屋。

29、制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從政有經,而令行為上。(《戰國策》)

釋:國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規律,而有利於民眾作為根本,作官從政有規範原則,而使政令通達實行作為最主要的。

30、達人無不可,忘己愛蒼生。(唐王維《贈房盧氏琯》)

釋:達人,通達事理的人。

31、慮於民也深,則謀其始也精。(宋歐陽修《偃虹堤記》)

釋:意謂關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對各項設計措施考慮得十分周密。

32、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樂者,同天下之憂。(宋蘇軾《賜新除中大夫守尚書右丞王存辭免恩不允詔》)

釋:任,承擔。患,患難。

33、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明黃宗羲《原君》)

釋:釋,解除。

34、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積力:全成之力。(《文子下德》)

釋:舉,舉動,行動。即,就。

35、莫三人而迷三人:指多數人。意謂沒有多數人的意見就會迷惑。(《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古語)

36、整頓世界,全要鼓舞天下人心,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氣。(明·呂坤)

民本篇1、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釋:惟,惟獨,只有。邦,國。本,根本。

2、 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管子君臣上》)

釋:夫,發語詞,無實義。別而聽之,分別聽信個人之辭。合而聽之,全面聽取。聖,無所不通。

3、 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漢王符《潛夫論務本》)

釋:為wéi,治理。正,使正當。

4、 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三國志吳書駱統傳》)

5、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於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釋:興行,重德行。

民心篇1、 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三國志魏書袁渙傳》)

釋:安土重zhòng遷,安居於本土,不願輕易遷動。卒cù,同「猝」,突然。順,順其意。逆,背其意。

2、 可懷以德,難屈以力。(《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釋:懷,懷柔,感化。

3、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宋蘇轍《新論下》)

釋:寬,為政寬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用人篇1、英俊豪傑,各以小大之才處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輕,上唱而民和,上動而下隨,四海之內,一心同歸,背貪鄙而向義理。(漢·王符)

釋:對於英俊豪傑,依據他們的才能放在應有的位置上,使他們得到應有的權力和待遇。從上到下,以靜制動,國君一呼百應,國君一動而百姓緊隨,整個天下,就萬眾一心,摒棄貪婪和卑下,共同嚮往道義和真理。

2、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孟子)

釋:尊重賢良,使用能人、英俊豪傑能安排在適當位置上,這樣天下的人都會高興,並且願意在這樣的國家裡做事。

3、明主之任人,饞諛不邇乎左右,阿黨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長,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嬰)

釋:聖明的君王用人,不讓專於諂媚、討好或說別人壞話的人呆在身邊,不讓結黨營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長,不強行用其所短,讓他們去幹那些各自擅長的工作,不要強行讓他們去幹那些不會幹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群臣親、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則國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亂。(《淮南子》)

釋:如所任用的人得當,就會使國家安寧、上下和睦、群臣關係融洽、老百姓歸附;任用的人不得當,就會國家危難、上下不協調、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亂。

5、天下之賢,與天下用之,何必出於己。 (明·張居正)

釋:天下的賢良人才,給天下來使用,為何非要出來給自己辦事呢。

6、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漢·司馬遷)

釋:周文王曾在洗澡時,三次梳理好頭髮,吃飯時三次停下筷子,起來接待來見他的人,就這樣還恐怕失去天下賢良的人才。

7、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 (宋·劉克莊)

釋:並不是人間沒有好漢,只是誰能在使用上把標準、規制放寬一些。

8、任之雖重,信之未篤;信之未篤,則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則心懷苟且;心懷苟且,則節義不立。 (唐·吳兢)

釋:雖任以重要職責,但卻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會使人產生疑慮;人生疑慮,就會得過且過;即已得過且過,就不會樹立起好的節操義行。

9、役其所長,則事無廢功;避其所短,則世無棄材。(晉·葛洪)

釋:使用事物的長處,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會廢棄功用;避開事物的短處,那麼世上就沒有被廢棄的材料。

10、疑則勿用,用則勿疏。 (唐·白居易)

釋:懷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遠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釋:不知人的短處,不知人的長處,不知人長處中的短處,不知人短處中的長處,這樣,就不能夠用人,不能夠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馮夢龍)

釋:人不能以貌相好壞來決定取捨,海水不能用斗來計量。

13、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清·譚嗣同)

釋:駿馬能經歷艱險,但在田裡幹活就不如牛;堅固的車子能載拉很重的東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子;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明·馮夢龍)

國考面試名言警句之民本愛民用人篇

愛民篇1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清 黃宗羲 釋 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亂,不在於一家的興盛或衰亡,而是在於廣大人民群眾的憂愁或歡樂。2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 木有根,故其生不窮。宋 胡巨集 釋 水因為有源頭,所以其流才沒有窮盡 樹木因為有根,所以生長才沒有窮盡。3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

國考面試名言警句之民本

13 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種人上加意念,乙個字上做工夫。一種人是哪個?曰民。乙個字是什麼?曰安。明 呂坤 釋 奪取天下,守衛天下,只需要在一種人身上打主意,在乙個字上下功夫。這一種人是誰,回答是 人民百姓 這個字是什麼?回答是 安定 14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漢 司馬遷 釋 治理國家的道理,應從讓...

陝西公務員面試名言警句儲備愛民篇

通過最新陝西公 資訊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考試動態和資訊,陝西中公教育 整理了陝西省考資料大全供考生備考學習面試技巧。需要更多指導,請選擇 諮詢一對一解答。在公務員面試考場上,能偶爾 蹦 出幾句高大上的名人名言一定能給自己的作答增色,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總結一些有分量的名人名言,考生們在備考時可重點記憶。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