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論名言警句背後的哲理之荀子篇

2021-04-27 03:53:18 字數 1443 閱讀 9979

class="txt">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 | 村官 | 選調生 | 教師招聘 | 銀行招聘 | 信用社 | 鄉鎮公務員| 各省公務員|

政法幹警 | 招警 | 軍轉幹 | 黨政公選 | 法檢系統 | 路轉稅 | 社會工作師公考申論名言警句背後的哲理之荀子篇

引用名言警句是很多人在申**章寫作過程中的常見做法。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引用名言警句會顯得寫作的人比較有文化,但是,一些人因為對於一些名言特別是古語理解不正確導致引用名言不當。因此,很有必要了解名言背後的哲理。

下面,介紹古代思想家荀子的部分名言及其背後的哲理。

一、世界觀

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意思是不要無謂抱怨他人和社會,應該正確地面對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

背後的哲理是:尊重客觀事實,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句話雖然沒有直接說到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但是通過這句話中的「不怨」一詞和「志」一字,基本可以推理出,在這裡,荀子是強調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的。

這句話也說明荀子是一位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古代思想家。

「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意思是衣食住行是人的客觀需求。

背後的哲理是:尊重客觀事實;但是這句話並沒有否定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的慾望控制在適度範圍內。這句話再次展示了荀子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二、人生觀

1、「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 意思是乙個人的尊嚴和強大關鍵取決於內心。

2、「君子隱而顯,微而明,辭讓而勝。」 意思是成功的人即使隱居也能宣告在外。

3、「君子耳不聽淫聲,目不視女色,口不出惡言。」意思是,真正的君子不會被不良愛好所**,不會出現不當言論。

上面三句話背後的哲理是:內因在事物的發展中起決定作用,乙個人應該加強自身修養,學會自強。

國家公務員| 事業單位 | 村官 | 選調生 | 教師招聘 | 銀行招聘 | 信用社 | 鄉鎮公務員| 各省公務員|

政法幹警 | 招警 | 軍轉幹 | 黨政公選 | 法檢系統 | 路轉稅 | 社會工作師總之,荀子既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乙個代表,也是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很多名言警句非常具有思想性,正確了解這些名言背後的哲理並正確地引用,對增加文章的思想性和生動性應該是有益的。

三、辯證法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思是,不從一小步走起,難以走到千里的路;不匯集小河,不能匯成大海。

背後的哲理是:量變與質變,循序漸進。

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意思是,不能堅持、輕易放棄的話,朽木也難折斷;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背後的哲理是:量變與質變,堅持不懈

四、認識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意思是不攀登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涉深水,不知道地有多厚;不聽先人的良言,不知道學問有多大。

背後的哲理是: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結合湖北華圖祝您公考成"公"

公考申論名言警句背後的哲理之孔孟篇

2 子曰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3 子曰 飯疏食 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4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說,要有正確的義利觀,要見利思義,不能見利忘義。背後的哲理 全面看問題。辯證法...

公考申論名言警句背後的哲理之孔孟篇

申 章寫作過程中,很多人習慣於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引用名言警句一般可以歸入說理論證,而這些 理 有很多是哲理。在一些情況下,如果能在引用名言警句時揭示其背後的哲理,這樣既增加了名言的說服力,又比單純引用哲理更生動,讓名言警句和哲理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孔孟名言是很多人經常喜歡引用的,下面,梳理部分孔孟名...

國考申論名言警句

16 新的研究表明,智慧型包括大量的使普通人也能大顯神通的技能。17 知識本身不會使乙個人具有創造力。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活用知識。活用知識和 經驗來尋找新點子 新創意,就是培養創造性思考所需的態度。18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於真理。19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20 創造力是每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