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混凝土規範新國標

2021-04-18 04:03:50 字數 4250 閱讀 6079

8 構造規定

8.1.1 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的最大間距可按表8.1.1確定。

表8.1.1 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最大間距(m)

注:1 裝配整體式結構的伸縮縫間距,可根據結構的具體情況取表中裝配式結構與現澆式結構之間的數值;

2 框架-剪力牆結構或框架-核心筒結構房屋的伸縮縫間距,可根據結構的具體情況取表中框架結構與剪力牆結構之間的數值;

3 當屋面無保溫或隔熱措施時,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的伸縮縫間距宜按表中露天欄的數值取用;

4 現澆挑簷、雨罩等外露結構的區域性伸縮縫間距不宜大於12m。

8.1.2 對下列情況,本規範表8.1.1中的伸縮縫最大間距宜適當減小:

1 柱高(從基礎頂面算起)低於8m的排架結構;

2 屋面無保溫、隔熱措施的排架結構;

3 位於氣候乾燥地區、夏季炎熱且暴雨頻繁地區的結構或經常處於高溫作用下的結構;

4 採用滑模類工藝施工的各類牆體結構;

5 混凝土材料收縮較大,施工期外露時間較長的結構。

8.1.3 對下列情況,如有充分依據和可靠措施,本規範表8.1.1中的伸縮縫最大間距可適當增大:

1 採用低收縮混凝土材料,採取分倉澆築、後澆帶、控制縫等施工方法,並加強施工養護;

2 採用專門的預加應力或增配構造鋼筋的措施;

3 採取減小混凝土收縮或溫度變化的措施。

當增大伸縮縫間距時,尚應考慮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對結構的影響。

8.1.4 當設定伸縮縫時,框架、排架結構的雙柱基礎可不斷開。

8.2.1 構件中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直徑d。

2 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表8.2.1的規定;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應符合本規範第3.5.4條的規定。

表8.2.1 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c(mm)

注:1 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mm;

2鋼筋混凝土基礎宜設定混凝土墊層,其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8.2.2 當有充分依據並採取下列有效措施時,可適當減小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

1 構件表面有可靠的防護層;

2 採用工廠化生產的預製構件,並能保證預製構件混凝土的質量;

3 在混凝土中摻加阻鏽劑或採用陰極保護處理等防鏽措施;

4 當對地下室牆體採取可靠的建築防水做法或防腐措施時,與土壤接觸一側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小於25mm。

8.2.3 當梁、柱、牆中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大於50mm時,宜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構造措施。

可在保護層內配置防裂、防剝落的焊接鋼筋網片,網片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25mm,並應採取有效的絕緣、定位措施。

8.2.4 有防火要求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8.3.1-1)

預應力筋

8.3.1-2)

表8.3.1 錨固鋼筋的外形係數

注:光面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 d,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

2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根據具體錨固條件按下列公式計算,且不應小於200mm:

ζa lab8.3.1-3)

3 當錨固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大於5d時,錨固長度範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於d/4;對梁、柱等桿狀構件間距不應大於5d,對板、牆等平面構件間距不大於10 d,且均不應小於100mm,此處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8.3.2 縱向受拉普通鋼筋的錨固長度修正係數ζa應根據鋼筋的錨固條件按下列規定取用:

1 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取1.10;

2 環氧樹脂塗層帶肋鋼筋取1.25;

3 施工過程中易受擾動的鋼筋取1.10;

4 當縱向受力鋼筋的實際配筋面積大於其設計計算面積時,修正係數取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但對有抗震設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不應考慮此項修正;

5 錨固區保護層厚度為3d時修正係數可取0.80,保護層厚度為5d時修正係數可取0.70,中間按內插取值,此處d為縱向受力帶肋鋼筋的直徑。

8.3.3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鋼筋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lab的0.

6倍。鋼筋彎鉤和機械錨固的形式和技術要求應符合表8.3.

3及圖8.3.3的規定。

表8.3.3 鋼筋彎鉤和機械錨固的形式和技術要求

注:1 錨板或錨頭的承壓淨面積應不小於錨固鋼筋計算截面積的4倍;

2 螺栓錨頭產品的規格、尺寸應滿足螺紋連線的要求,並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3 螺栓錨頭和焊接錨板的間距不大於3d時,宜考慮群錨效應對錨固的不利影響;

4 截面角部的彎鉤和一側貼焊錨筋的布筋方向宜向內偏置。

(a)90°彎鉤b)135°彎鉤 (c)側貼焊錨筋

(d)兩側貼焊錨筋 (e)穿孔塞焊錨板 (f)螺栓錨頭

圖8.3.3 鋼筋彎鉤和機械錨固的形式和技術要求

錨固長度範圍內的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範第8.3.1條的要求。

8.3.4 混凝土結構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壓強度時,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應不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0.7倍。

受壓鋼筋不應採用末端彎鉤和一側貼焊錨筋的錨固措施。

受壓鋼筋錨固長度範圍內的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範第8.3.1條的要求。

8.3.5 承受動力荷載的預製構件,應將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末端焊接在鋼板或角鋼上,鋼板或角鋼應可靠地錨固在混凝土中。鋼板或角鋼的尺寸應按計算確定,其厚度不宜小於10mm。

其它構件中的受力普通鋼筋的末端也可通過焊接鋼板或型鋼實現錨固。

8.4.1 鋼筋連線可採用綁紮搭接、機械連線或焊接。機械連線接頭及焊接接頭的型別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線接頭宜設定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受力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在結構的重要構件和關鍵傳力部位,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定連線接頭。

8.4.2 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紮搭接;其它構件中的鋼筋採用綁紮搭接時,受拉鋼筋直徑不宜大於25mm,受壓鋼筋直徑不宜大於28mm。

8.4.3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紮搭接接頭宜互相錯開。

圖8.4.3 同一連線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的綁紮搭接接頭

注:圖中所示同一連線區段內的搭接接頭鋼筋為兩根,當

鋼筋直徑相同時,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

鋼筋綁紮搭接接頭連線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線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線區段(圖8.4.

3)。。當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時,接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

位於同一連線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宜大於50%;對板、牆、柱及預製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並筋採用綁紮搭接連線時,應按每根單筋錯開搭接的方式連線。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同一連線區段內所有的單根鋼筋計算。並筋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單筋分別計算。

8.4.4 縱向受拉鋼筋綁紮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根據位於同一連線區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計算,且不應小於300mm。

8.4.4)

式中:——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

——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的修正係數,按表8.4.4取用。當縱向搭接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表的中間值時,修正係數可按內插取值。

表8.4.4 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係數

8.4.5 構件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採用搭接連線時,其受壓搭接長度不應小於本規範第8.4.4條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00mm。

8.4.6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範圍內的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範第8.

3.1條的要求。當受壓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麵外100mm的範圍內各設定兩道箍筋。

8.4.7 縱向受力鋼筋的機械連線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線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連線鋼筋的較小直徑。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線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線接頭均屬於同一連線區段。

位於同一連線區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但對板、牆、柱及預製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機械連線套筒的保護層厚度宜滿足有關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的規定。機械連線套筒的橫向淨間距不宜小於25mm;套筒處箍筋的間距仍應滿足構造要求。

2019混凝土規範新國標條文說明

8 構造規定 8.1.1 混凝土結構的伸 膨脹 縫 縮 收縮 縫合稱伸縮縫。伸縮縫是結構縫的一種,目的是為減小由於溫差 早期水化熱或使用期季節溫差 和體積變化 施工期或使用早期的混凝土收縮 等間接作用效應積累的影響,將混凝土結構分割為較小的單元,避免引起較大的約束應力和開裂。由於現代水泥標號提高 水...

新國標規範食品「營養標籤」

作者 欣雯 中國經濟資訊 2008年第10期 常吃的食品到底含有哪些營養素?含量多少?含有的營養素都有何功能?今年5月1日起,衛生部頒發的 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 開始實施,所有食品的營養成分將明明白白展現在眼前。這是我國首次針對食品營養標籤作出的專門規定。新舊營養標示對比 我就怕胖,以後買食品就可以...

混凝土配合比新規範學習體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 2011 學習體會 第一節基本規定與配製強度的確定 一 基本規定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滿足技術經濟兩方面要求 技術要求有 使用效能 配製強度及其他力學效能 工藝效能 拌合物效能 長期效能和耐久性能。以下是有關具體規定 1 耐久性設計要求 最大水膠比 最大氯離子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