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需要感受和發現

2021-04-03 19:27:25 字數 3889 閱讀 8223

【同步教育資訊】

一. 本週教學內容:

習作首先要觀察生活,但觀察的目的是要在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中發現生活的真善美。生活是一支永遠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悲歡離合,百態盡有。多彩多姿的生活,是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它為創作提供的素材到處都有。

對我們來說。不是缺少寫作的素材,而是缺少感受和發現。同學們整天埋頭學習,對司空見慣的生活確實感到平淡無奇。

其實,一些生活現象看起來平平常常,但當你了解了它的詳情,就會發現其中包含著許許多多閃光的東西。這「詳情」,這「許許多多閃光的東西」,正是我們要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去努力發現和挖掘的生活「底蘊」。

偶然發現或幸運碰上的作文材料,有時是可能的,但那不是憑藉能力主動積極的發現。只有當培養鍛鍊了較好的感受能力,才會常有發現,才會在看去無文章之處有所發現。

寫文章往往是從感受開始的,心有所感才行之於文。只靠留心觀察是遠遠不夠的。不是常有瞪著大眼睛而看不到什麼作文材料的情況嗎?

不常有許多好的素材碰扁了你的鼻子,絆倒了你的腿,你還不以為可寫嗎?這就是因為你的感受能力太差。因此,要發現生活的「底蘊」,抓住生活本質的東西,不能單單靠眼睛和耳朵去感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心靈」去「透視」,用心去感受。

什麼是感受?感受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活動,這種活動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包含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因素。

感受與寫作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記敘性文章和文學作品的寫作更是不能離開感受。如果對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景沒有或缺乏強烈而深刻的感受,則很難引起寫作的衝動。有了生活,不一定能產生文章或作品。

生活在同一環境,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人,有能寫出文章或作品,有的卻不能,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感受能力的問題。即或是命題作文,也是在回憶或喚起記憶中的感受,如果以往沒有那種感受也是寫不好文章的。作家王蒙在《漫談短篇**的創作》一文中說:

「作為乙個**家,他什麼都應該關心,什麼都應該有興趣,棒子面多少錢一斤,自由市場的白薯個兒的大小,上訪的人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他認為:「乙個對生活非常冷淡、非常厭倦的人,我想他是很難寫出一篇**的。」

從寫作過程來說,感受又是立意的前提。作者在立意過程中所調的以往生活中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與積累,常常是那些感受深刻而強烈、並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這些事觸發作者萌生出某種立意。鄭板橋談自己畫竹曾這樣說:

「匯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他之所以引起了畫竹的衝動,並胸中有了對竹的畫意,是因為清晨看竹,對它產生了強烈的感受。

寫文章同繪畫一樣,只有在生活感受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和概括,才能形成主題,完成立意。

感受還是傳情的基點。傳達感情與感受一脈相承。寫作者對客觀物件缺乏準確、深刻的主觀感受,自然就難以傳達出自身微妙的情緒和情感。

準確而生動地表情達意必須依賴於寫作者在觀察基礎上的主觀感受。《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寫道:「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作者從清香中感到遠處有歌聲傳來,是由嗅覺向聽覺的轉移。這是一種主觀感受的結果。楊星火在散文《春雨》中寫雲雀:

「突然,噗哧一聲,乙隻金色的雲雀,翅膀上抖著水珠,飛過田野……我仔細分辨著,這雲雀的鳴叫聲,分別是在歡呼:『春雨春雨,春雨春雨……』」在作者聽來,雲雀的鳴叫聲是歡呼春雨的聲音,這是在強烈感受之後所傳達出來的一種對春雨的特有感情。沒有這樣的感受作基點就難以傳達出這種情感。

以上說的是感受在寫作中的作用,那麼,如何培養感受能力呢?

1. 訓練感官的敏銳性。

感受以感覺作為基礎,而感覺必須依賴於感官,因此培養感受能力,首先要訓練各種感官敏銳地感應事物的能力。對視覺器官,要訓練它對空間的廣泛感受。鄧剛在《迷人的海》中寫大海與星光:

「遠處,灼亮的海火與星光交織閃爍,流動的暗雲同微湧的浮浪攪在一起」,視覺感受如此廣闊。朱自清在《春》中寫雨,把雨比作牛毛、花針等具體物,視覺感受又是這樣細微。

還要訓練視覺對色調和明度的敏銳感覺。例如楊星火的散文《春雨》中的一段寫景:「翠綠的麥苗兒,捧著水珠;鮮紅的桃花花瓣上,滾動著水珠;鵝黃色的柳枝上,掛著串串水珠……」三種顏色,三種形態,辨別得仔細、清楚,如果沒有敏銳的視覺是寫不出來的。

訓練聽覺是要鍛鍊它對聲音的感受,從而使視覺的感受變成有聲的世界,這包括感受高音、響亮和音色的訓練。

例如劉鶚的《老殘遊記》第二回,有一段寫王小玉說書:

「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的妙境;象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象吃了人參果,無乙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乙個尖兒,象一線銅錢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

哪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雨,攀登泰山的景象……」。

這一段極力描寫王小玉說書時,唱腔的優美、變化,這裡對聲音的高低、響度的感受準確而細膩,沒有這種靈敏的聽覺感受就不能用語言將它惟妙惟肖地表達出來。

2. 鍛鍊體驗的獨特性

對客觀事物的感受體驗帶有濃重的主觀色彩,獨特的感受才能深切動人。

例如。同是對待帆,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辛笛的詩《航》中寫帆:

帆起了帆向落日的去處

明靜與古老

帆吻著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與白蝶

雁翼的詩《帆》中寫帆

我望著一片片帆被風鼓動,

在藍的海面投下潔白的影,

也在我心的水裡激起浪花幾層。

於是,我又想起了詩,它也象帆,

借在美麗的文字造出自己的身影,

同時也存活了它純樸的生命。

趙麗巨集的散文《帆思》中寫帆:

每一葉帆下都有乙個勇敢而又聰慧的船伕。……船伕呵,公升起風帆吧,舉起你那朵潔白的玫瑰花吧,整個大海,整個世界,都會聽見你那支古老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歌……

帆,是人的頌歌,也是自然的頌歌,是人和自然的一曲和諧的協奏。

三位作家對帆的感受各不相同,《航》的感受著重在主觀印象;《帆》由帆想到了詩歌創作,感受在帆與詩的相似點;而《帆思》則由帆想到船伕,感受重點在人的頌歌,人的力量。

3. 培養情感的豐富性

感受能力有賴於人的情感的豐富性。培養情感的豐富性,第一要凝神貫注,只有聚精會神,才能對客觀物件進行感知、理解,以至產生想象和情感,達到睹物觸景生情。第二要善於聯想,由感受當前的事物引起與之相關事物的回憶和聯絡,這樣就能喚起儲存於大腦中的情緒記憶,調動起豐富的感情。

遠在海外的遊子,觀夜空的月,河中的水,聽一曲民謠,一聲雞啼,都會喚起對祖國、對故鄉的懷念,激起情感的波瀾。這是因為月亮、民謠觸發了遊子的聯想。

總之,感受能力是寫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作文需要感受和發現,只要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生活中去感受生活,就能發現你所要寫的東西——那些蘊藏在生活中的「金子」。

【勵志故事】

如果你有實力,就證明給人看

張欣這個名字被人提起,往往是因為她大名鼎鼎的丈夫潘石屹。其實,她自己本身就是soho中國的聯席總裁。她和丈夫潘石屹聯手創辦房地產公司,創下了一年銷售20億的奇蹟。

14歲時,張欣隨母親移居香港,在香港做流水線女工時,她除了很快就能講一口流利的粵語外,還能講一口流利的粗話。因為她發現,作為乙個外來妹,如果自己「乖」,就會被人視為笨,好欺負。後來,張欣隻身赴英國留學,獲得劍橋大學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緊接著,成為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公司的投資顧問。

決定從華爾街回北京時,面對竭力勸阻她的朋友,張欣只有一句話:「我想好了,我會證明給你們看!」公司成立之初,面對經營理念的嚴重分歧,張欣依然是那句話:

「我是對的,我將證明給你們看!」事實證明,張欣每次都用實力說服了所有人。

「很多人生命的萎頓就在於放棄了更新自我的能力。」「乙個人如果見識多了,成功的經歷多了,是不可能裝出一副期期艾艾的樣子的。」「如果你有什麼想法就說出來唄,你不說別人就以為你沒想法,你就做不了專業人士。

做不了專業人士,別人就不會信賴你。」「如果你是有實力的,就不能示弱,證明給人看。」這是張欣一貫堅持的四個觀點。

這是乙個經濟極速發展的時代,乙個資訊高度暢通的時代,如果我們還沒有找到生命發展的機遇,那一定是我們的才華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才華不要只是懷在身上,如果你有實力,就證明給人看!

經歷探索過程感受發現快樂

數學王國是乙個奇妙的世界,只要你對它有興趣進入這個世界你就會有所發現,就會覺得有趣。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使他們在歷探索的過程中體驗發現的快樂和成功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現就在質數教學環節與學生共同探索發現的情形與同仁們交流共勉。質數在人的影響裡是乙個既麻煩用處不大又不討...

我的發現作文

有一次,我在鄉下,捉了幾隻蝌蚪和小魚,我把他們放在乙個盆子裡,就去完了。一會兒,我回來看望小魚和蝌蚪。我走近盆子,發現水花濺了起來,我連忙向盆子裡看,那時讓我大吃一驚,魚兒和蝌蚪大起了架,而且打的不可開交。那時我只能坐以待斃,因為他們已經纏在了一起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他們的 戰鬥 還在繼續,終於兩...

有趣的發現作文

星期天晚上,我拿著手電筒,來到樓下散步。路上黑黑的,我開啟手電筒來照明,沒想到,不一會兒,便有好多不知名的小飛蟲圍著我的手電筒飛來飛去,有的都停在了我的手電筒上,這下子我來了精神,我將手電筒關上了,那群小飛蟲便四散飛去,我一開手電筒,小飛蟲又蜂擁而至,其中有乙隻個兒比別的昆蟲大一點兒的飛蛾不停地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