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訊系統期末複習題整理

2021-03-21 13:01:47 字數 4925 閱讀 6625

★名詞解釋:(5/20)

系統介面:介面是系統與環境的作用點,或是子系統之間的連線點。

系統結構:結構是指系統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之間在時間或空間上排列和組合的具體形式。

資訊維度:1、時間維度:時效性、實時性、頻率性、時期性。

2、內容維度:準確性、相關性、完整性、簡要性、範圍性、運營性

3、形式維度:易讀性、詳略性、順序性、表象性、變換性

資訊系統:是乙個人機系統,它由人、硬體、軟體、資料和網路組成,目的是及時、正確地收集、加工、儲存、傳遞和提供資訊,實現組織中各項活動的管理、調節和控制。

業務流程:指工作被組織、協調和集中,生產出有價值的產品或者服務的方式。一方面,業務過程是具體的物質流、資金流和資訊流活動的集合。

另一方面,業務過程也指組織協調工作、資訊和知識的獨特方式,以及管理層選擇用來協調工作的方式。

虛擬企業:是指組織結構無形化、通過資訊網路加以聯結的企業組織。虛擬企業是無固定工作地點,使用電子通訊方式(例如網路、電子郵件、**等)進行成員間的聯絡的企業。

虛擬企業是由以核心組織為中心,執行關鍵的功能,其餘功能則由暫時後簽約的員工,以及由核心組織與其他組織所組成的聯盟來完成。虛擬企業是指企業保留了協調、控制以及資源管理的活動,而將所有或大部分的其他活動外包。

管理角色:根據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實踐中存在著溝通人際關係、傳遞資訊和制定決策三類管理角色。人際關係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資訊角色(information roles)、決策角色(decision roles)。

結構化決策:是重複的和常規的,具有明確的制定決策的程式,又稱為程式化決策。

非程式化決策:非結構化(non-structured)決策過程和決策方法沒有固定的規律可循,因此這種型別的決策通常是創新的,不屬於理性公事,又是高度不確定的。

業務流程再造:根本的(fundamental)重新思考和徹底的(radical)重新設計再造新的業務流程,以求在速度、質量、成本、服務(tqcs)等各項當代績效考核的關鍵指標上取得顯著(dramatic)的改善。

學習型組織:是能對相互依賴並且不斷變化的世界做出有效反映的組織,應該是乙個能不斷適應與變革能力的組織。它又是以資訊和知識為基礎的組織,這種組織實現目標管理,成員能夠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和自我控制。

顯性知識:它具有規範化、系統化的特點,通常被概念化和文字化,易於溝通和共享。

隱性知識:它們通常植根於個人的頭腦和行為之中,難以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因而不易被溝通和分享,如員工的直覺、生產技巧等。

知識創新:知識創新的過程是將知識轉化為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的過程。知識創新的工具包括「隱喻」、「模擬」、「模型」等。

知識管理:推動和運作知識創新的管理行為就是知識管理。

u/c矩陣:bsp方法將過程和資料類兩者作為定義企業資訊系統總體結構的基礎,具體做法是利用過程/資料矩陣(也稱u/c矩陣)來表達兩者之間的關係。矩陣中的行表示資料類,列表示過程,並以字母u(use)和c(create)來表示過程對資料類的使用和產生。

關鍵成功因素法:就是通過分析找出使得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然後再圍繞這些關鍵因素來確定系統的需求,並進行規劃。

物料需求計畫(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生產計畫與控制系統。它是計算機應用於庫存管理的產物。

製造資源計畫(mrpⅱ):是在m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把物流與資金流結合起來,形成了生產、銷售、財務、採購工程等緊密結合的完整的經營生產資訊系統。

這種系統實際上涵蓋了進行生產製造活動的各種資源,因此被稱為製造資源計畫。(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電子商務:利用計算機網路等資訊科技在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進行網上交易,以及與此相關的企業內部事務聯網處理的商業模式。

★簡答(2/10)

1、簡述資訊系統對企業組織變革的影響

①組織形式的虛擬化:現代資訊科技,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種動態聯盟,虛擬經營,我們將其稱之為「虛擬組織」。

②組織結構的扁平化:扁平化組織具有很少的管理層,較低層的員工被授予了較大的決策權。網路計算機允許員工以團隊方式協同工作,這是扁平化組織的另一特徵。

③工作場所的分散化: 通過使用各種資訊系統、inter***技術、視覺化會議系統、電子郵件等,乙個公司的工作人員可以分散在多個不同的地點工作。

④業務流程重組:資訊系統運用自動化的工作程式、工作流程和工作過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替換了手工工作程式。

2、簡述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資訊角色理論

成功的管理者同時扮演不同的管理角色。根據明茨伯格(mintzberg,h.)(1975)的研究,管理實踐中存在著溝通人際關係、傳遞資訊和制定決策三類管理角色。

資訊傳遞角色(information roles )管理者作為他們的組織的神經中心,接收大多數具體的、最新的資訊,重新把它分配給那些需要知道它的人們,所以,管理者是他們組織的資訊傳播者和代言人。

3、簡述麥可·波特的競爭力模型

麥可·波特(m.e. porter,2023年)認為,在乙個行業中,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即潛在的加入者、替代品、購買者、**者以及行業中現有競爭者間的抗衡。

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的狀況及綜合強度,引發行業內在經濟結構的變化,從而決定著行業內部競爭的激烈程度,決定著行業中獲得利潤的最終潛力。波特認為,在與五種競爭作用力抗爭中,有三種提供成功機會的基本戰略方法,可以使公司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

1.總成本領先戰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

2.標歧立異戰略(differentiation);

3.目標集聚戰略(focus)。

4、簡述業務流程再造的本質思想

面向流程。面向流程的思想是bpr的根本基礎,其表現就是在再造過程中以流程為核心,採用面向流程的管理方式。

系統整合。系統整合的思想是bpr的思想靈魂。其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就是通過使用資訊科技把流程中過細的分工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併行工程。並行就是指在資訊科技支撐下流程中的活動盡可能地同時執行。

可靠思想。在業務流程中提高流程以及流程資訊傳遞的可靠性。

5、簡述美國學者貝克曼的知識層次觀點

層次名稱知識內容

1 資料文字、影象、符號、聲音等

2 資訊組織的、結構化的、說明性的、總結的資料

3 知識案例、規則、過程、模型等

4 專門知識及時準確的建議,對結果和推理的解釋和判斷

5 能力組織的專門知識:知識庫、一體化知識

6、簡述知識創造的seci模型的基本內容

野中鬱次郎等學者把知識分成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兩類知識相互轉化的seci模型,即知識轉化具有社會化、外部化、組合化、內部化四種方式。

①社會化: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

②外部化: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

③組合化: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化

④內部化: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轉化

知識創新的源泉在於知識轉化。而知識轉化的核心在於隱性知識顯性化和顯性知識內部化。因此,知識創新的關鍵就在於挖掘以隱性知識為核心的所有知識,使之顯性化,成為人人可以共享的資源,並由此開發出新概念、新產品和新技術。

推動和運作這一過程的管理行為就是知識管理。

7、mrpⅱ的主要特點及功能模組

mrpⅱ有如下特點:

①mrpⅱ把企業中與生產相關的各種子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乙個一體化的面向企業生產的系統;

② mrpⅱ的所有資料來自**資料庫,各子系統的資料環境得到了統一;

③mrpⅱ具有模擬功能,能根據不同的決策方針模擬出各種未來將會發生的結果,因此也是輔助決策的工具。

功能邏輯模組:

mrpⅱ從訂單及**入手,產生主生產計畫mps。系統再根據mps、bom與庫存記錄,產生物料需求計畫mrp。之後,執行能力需求計畫和車間作業計畫。

車間控制接收來自能力需求計畫(crp)的作業詳細計畫和來自庫存管理的出入庫資訊、外加工訂單資訊,生產業績報表和生產進度報告。成本管理接收來自車間控制、採購及工作中心等處的資訊,產生成本報告。成本、採購、銷售及庫存等處產生的成本費用、應收帳、應付帳和庫存費用等財務資訊匯入總帳,工資處理結果也進入總帳。

這樣mrpⅱ就把銷售、製造和財務三大系統整合為乙個統一的整體。

8、簡述erp的主要特點及功能模組

從管理範圍上,erp的管理範圍包括了整個企業的各個方面,包括財務、製造、人力3個大的職能區域。從應用行業上,erp打破了mrpⅱ侷限在傳統製造業的格局,可應用於諸多行業,如金融業、高科技產業、通訊業、零售業等。

erp具備的功能標準應包括以下4個方面:

①從軟體功能範圍上,erp超越了mrpⅱ的整合範圍,包括質量管理,實驗室管理,流程作業管理,配方管理,產品資料管理,維護管理,管制報告和倉庫管理等;

②從軟體的應用環境上,erp支援混合方式的製造環境,包括既可支援離散又可支援流程的製造環境、按照物件導向的業務模型組合業務過程的能力和國際範圍內的應用;

③從軟體功能增強上,erp支援能動的監控能力,包括整個企業內採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擬功能、決策支援和用於生產及分析的圖形能力;

④從軟體支援技術上,erp支援開放的客戶機/伺服器計算環境,包括c/s體系結構、圖形使用者介面(gui)、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case)、物件導向技術、用sql對關聯式資料庫進行查詢、電子資料交換整合等。

9、簡述企業系統規劃法的基本過程

①8u描述企業的戰略目標

首先,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深入的調查,問題主要是關於他們如何使用資訊,從**獲取資訊,企業目前所處的環境是什麼,企業的目標是什麼,他們是如何決策的以及他們需要什麼資訊用以幫助他們進行決策等情況。

②定義企業過程

了解業務處理過程是了解資訊系統需求和識別關鍵資料需求的基礎,定義業務處理過程是bsp方法的核心。可以根據企業目標和系統總體需求分析,從戰略計畫與控制、產品生產和服務以及輔助資源這三個方面來識別業務處理過程。

③定義資料類

在定義了企業過程之後,下一步的工作,是對由過程所產生、控制和使用的資料,按邏輯上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和歸併,以減少資料的冗餘,為資料庫開發作準備。為使以後工作方便,應寫出每個資料類的定義,並說明它所包含的資料。

④定義資訊結構

管理資訊系統期末複習題

c 不同層次的資訊處理分別由不同功能子系統實現 d 各功能子系統可以共享公用資料庫的資料,並呼叫公用的應用程式和模型 12 某公司下面有幾個工廠,其管理資訊系統綜合了從工廠一級到公司一級的所有財務方面的資料分析,這種管理資訊系統結構稱為 b a 橫向綜合結構b 縱向綜合結構 c 橫向綜合結構d 以上...

管理資訊系統複習題

一 填空題 1.組織中決策群體是指那些了解本組織情況的人物。2.程式的維護包括 糾正性維護和 3 資訊收集包括三種方法。4 資訊處理的方式有兩種 批處理方式和方式。5 從 上說,戰略資訊多來自執行資訊多來自 6 資訊系統的產生 發展 成熟 消亡或更新的過程成為系統的 7 管理資訊系統的系統設計包括兩...

省開課《管理資訊系統》期末複習題

省開課 管理資訊系統 期末才測試複習題 一 簡答題 1 管理資訊系統開發的原則 1 實用性原則 2 系統的原則 3 符合軟體工程規範的原則 4 逐步完善,逐步發展的原則。2簡述什麼是管理資訊系統,並簡要說明管理資訊系統的主要功能。答案要點 管理資訊系統是乙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軟硬體 網路通訊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