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簡潔導遊詞

2021-03-14 05:27:30 字數 4992 閱讀 2386

各位朋友,在繁華的瀋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築群。這裡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瀋陽故宮。

依建築時間和布局,瀋陽故宮的建築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築。

瀋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築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於2023年,是處理國家政務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簷攢尖式建築,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鍊,象徵著「八方歸一」。

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築特點的多樣性,體現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台上演。202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並於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大業。

大政殿兩側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徵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辦公的地方。

它們與大政殿構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築,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瀋陽後,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

以建築的形式表現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這組獨特的建築,為中國宮殿建築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中路。從2023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建皇宮,形成瀋陽故宮的中路建築。中路建築前起大清門,後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瀋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並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觀念,又體現了滿族對故鄉山林的深厚眷念。

從而形成了區別北京故宮的乙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2023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2023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聖」,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築布局講究「前朝後寢」。看過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穿過崇政殿兩側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於3.8公尺高台之上的鳳凰樓。樓後為帝后寢居的後宮——台上五宮。與崇政殿對比又形成了瀋陽故宮不同於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

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瀋陽城的最高建築,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鳳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皇

帝御筆。而乾隆皇帝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於東方。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後,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台上五官是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現在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火炕。202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駕崩,終年52歲,後葬於瀋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同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後,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築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格了。

各位朋友,現在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築。西路建於2023年至2023年,主要包括:戲台、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於加強文化統治的需要,乾隆皇帝於2023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十餘年時間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

書修成後,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瀋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宮殿建築,我們很容易想起「紅牆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彙。而文溯閣卻與眾不同,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築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

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於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儲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這裡,我們今天的參觀已經接近尾聲。瀋陽故宮的三路建築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特別是三路建築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徵。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從總體來看,瀋陽故宮以建築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興盛一高度發展的歷史程序。各位朋友,我們的參觀就要結束了,希望故宮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篇二:

瀋陽故宮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們此次遊覽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 4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瀋陽故宮。故宮,顧名思義就是舊時宮殿,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努爾哈赤建立政權之初國號為金,史稱後金)天命十年(公元2023年)。先後經過三次大規模建設,形成了東中西三路格局。

其中東路為老罕王努爾哈赤進瀋陽以後修建;中路為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皇太極繼位以後興建;西路則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東巡和為了安放《四庫全書》而修建。全部建築70餘座,300餘間,組成20多組院落。作為我國現存儲存最完好的兩座宮殿之一,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卻又有著與北京故宮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和格局樣式。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領略一下昔日皇宮的風采。

(故宮門前)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宮門前,東西各有一座牌坊。東邊為文德坊,西邊為武功坊。老瀋陽人俗稱為「東華門」和「西華門」。

古時候大臣上朝之時從東華門入朝。先在東西朝房侯朝。我們眼前的這座掛有郭沫若題詞《瀋陽故宮》牌匾的建築就是大清門,大家可能會問,這座像房子一樣的建築為什麼叫做門,它與我們常見的門有很大的區別!

門作為古代建築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也是等級制度直觀體現。如我們常聽說的「柴門」,柴門是用柴木搭建的乙個只有門框的門,這也是等級地位最低的門。再有單開門,雙開門。

有錢有勢人家的門要高出地面修建在台基上。我們眼前這座大清門是五間硬山頂的屋宇式的大門,中間三間為門,南北都設有台階,兩梢間有檻牆木窗,皇家的大門明顯異於常人。大清門雖然只是出入宮殿的通道,但作為皇宮的門面裝飾也力求華麗美觀。

除黃綠兩色的琉璃瓦屋頂和簷下的雕梁畫棟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牆體四角的琉璃「墀頭」,每組都由上下相聯的四部分組合而成,黃、藍色調為主,間以紅、白、綠等色,浮雕雲龍飛鳳,瑞獸奇花,鮮豔多彩,燒造精緻,雖然不處於建築的中心部位,卻成為最亮麗斑斕的藝術傑作。這座門為什麼叫做「大清門」哪?正統的說法是清朝的國號為「清」,宮殿的門又叫國門,所以叫「大清門」。

還有個傳說:這座宮門在建成以後並沒有名稱,只是叫做「大門」。後來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以後,聽說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門叫做「大明門」,為了針鋒相對,克其鋒芒,就把這座大門命名為「大清門」。

古時上朝之時文武大臣按照文東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門前兩側侯朝議事。在大清門的東側有一座封閉的院落——太廟。所謂「太廟」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廟。

清朝有太廟制度始於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元稱帝之時,前殿供奉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后。葉赫納拉氏(皇太極生母)神位,後殿則供奉努爾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兒、福滿、覺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廟建成後,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極都要親自前往焚香祭祀。

順治遷都北京後,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廟,原來的盛京太廟因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稱為「四四祖廟」。清朝歷代皇帝東巡祭祖陵的皇帝在進入瀋陽故宮之前,都要先到廟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寶玉冊上香行禮。

(中路)我們走進大清門,在右側有乙個瀋陽故宮的微縮,可以領略瀋陽故宮的全貌。穿過大清門我們來到了瀋陽故宮中路的頭道院落。我們正面的建築就是瀋陽故宮的「金鑾殿」——崇政殿。

興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築,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脊飾五彩琉璃龍紋及火焰珠。

其中請各位遊客注意的是殿頂的琉璃瓦,有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一定會清楚地記得北京故宮的琉璃瓦是黃色的,而瀋陽的琉璃瓦是黃色鑲綠剪邊。這是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重要差別之一。我們走上台基。

在台基兩側分別有用於計時的日晷,和存放標準計量單位的嘉量亭。此外台基上四口盛滿清水的大缸大家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嗎?當然不是皇帝養金魚的魚缸。

這四口缸被稱作是「吉祥缸」古代稱它是「門海」,是古代皇宮中重要的防火設施。那又有朋友問了,冬天北方的天

氣很冷,水都會結冰。沒關係,缸下可以點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我們走上須彌座。

頭上牌匾用滿文和漢文書寫的「崇政殿」,請看左邊的滿文,我們有個形象的比喻「中間一根棍,兩邊都是刺,加上圈和點,就是滿文本兒」。瀋陽故宮的牌匾都是滿文在左,漢文在右。而北京故宮的牌匾都是漢文在左,滿文在右。

這是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差別之二。崇政殿內現在的陳設是乾隆東巡後按照北京故宮乾清宮的陳設擺放的。上面「正大光明」匾額為順治皇帝御筆親書。

下面就是皇帝的寶座,據說寶座上繪製雕刻有8條金龍,算上坐在寶座上的真龍天子正好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陽數九條龍。寶座後面是金質屏風。上面刻有康熙皇帝從古代經書中摘出的言十二句銘文聖訓,作為自己和後世皇帝治理國家的座右銘鐫刻在御座之旁的。

陳設在龍椅前後的有鶴式燭台、薰爐、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從乾隆時起,皇帝還把一些相關的題詠詩章手跡製成匾聯懸掛殿內。寶座前的「念茲戎功用肇造我區夏,慎乃儉德式勿替有歷年」藍地金字對聯出自乾隆皇帝手跡,殿北門內上方還掛有嘉慶、,道光御題崇政殿詩金字木匾等等。

當年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勵精圖治,2023年皇太極就是在這裡發布詔書。將國號「金」改為「清」;改元「天聰」為「崇德」;改「女真族」為「滿族」。那為什麼要改國號和族名哪?

國號有為什麼叫做「清」哪?話說皇太極請遍能人高手,為國家和民族改名。這群能人高手裡有個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號無然。

無然長老給他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輝燦爛,屬於「火」,要想滅火,就得用水,族號叫「滿」,國號叫「清」,這「滿清」二字都帶三點「水」,六水滅火,可得中原天下。皇太極信服極了,要改就徹底改,把自己這個罕王也改了,乾脆和大明朝並列,也就叫皇帝吧!

瀋陽故宮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們此次遊覽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 4a級景區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瀋陽故宮。首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瀋陽故宮的平面圖。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先後經過三次大規模建設,形成了東 中 西三路格局。東路建立於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主要建築是大政殿和十王庭 中路建於清太宗皇太極時...

瀋陽故宮導遊詞

公營子中心小學雨萌 親愛的朋友們,非常高興我能陪同大家一起瀏覽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公尺,宮內置築物儲存完好,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它的規模比占地72平方公尺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的特色,現在是瀋陽最重要的遊覽點。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是後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

故宮導遊詞

故宮,舊稱 紫禁城 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始建於1406年,歷時十四年才竣工。現在仍保持著原來的布局和規模,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巨集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