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法》讀後感

2021-03-04 00:58:53 字數 1560 閱讀 6717

讀《乾法》有感

可能是對日本人存在一定的偏見吧,一談到日本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九一八事變、南京大**、篡改教科書、搶占釣魚島等事情,更甚至於日本人寫的書、拍的電影、我都不屑一看。以至於當要求學習《乾法》的時候,我都不知道稻盛和夫是誰,好長時間我都把作者名字記成了稻田村夫,以致遭到同事們的嘲笑。

但是既然是公司分配的任務,不讀又不行,只好硬著頭皮抱著看笑話的態度來看一下:這個小日本到底寫了些什麼東西,以至於受到這麼多公司的追捧。可是剛讀了幾頁,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書中對工作的目的,工作的意義,工作的態度,工作的團隊精神等都做了風趣深度的講述,這不正是我們目前工作中最需要的事情嗎?

讀著讀著我完全忘記了作者是日本人,感覺就像在一位長輩在對我進行語重心長地教導。

人為什麼要工作?在有些人眼裡,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就是為了養家餬口。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去工作,自然就會認為工作是辛苦的,是迫不得已的。

在這樣的心態下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肯定是人的精神壓力非常大,工作提不起興趣,覺得是給別人幹,在工作中得過且過,自然也不會取得好的工作業績,無論對公司還是對自己,都沒有好處。

而稻盛和夫卻說:「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當我讀到書中的一位木匠說的「樹木裡宿著生命。

工作時必須傾聽這生命發出的呼聲……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這句話時,我深深地被打動了,不是這句話文采有多漂亮,而是引起了我心靈的共鳴。我是做技術工作的,技術工作是公司的龍頭,俗話說:「產品未動,技術先行」,每個技術員設計的產品都是有生命的,乙個產品讓不同的人來設計,最後的樣子肯定是不一樣的。

當我們看著乙個產品從無都有,從圖紙變成實物,從原材料變成零件再變成成品,感覺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逐漸成長。在產品加工過程中,我們會像照看自己孩子一樣,從頭跟蹤到尾,如果產品加工中出現問題,自己的感覺真的像孩子生病那樣著急,等故障排除後我們又像孩子病好了一樣長舒了口氣。等到最後產品加工完成,看著傾注著自己心血的產品一塵不染、閃閃發亮地擺在眼前時,心裡的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樣,全身上下都透心地舒暢。

在「那些智慧型迸發的瞬間」一節內,作者提到有一次無意中碰倒了松香容器,導致鞋上沾上了實驗用的松香樹脂,由此引發靈感,發現了「鎂橄欖石」粉末成型方法。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牛頓看見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看見物體擺動的等時性而發明了計時器,瓦特看見水壺蓋在燒開時跳動發明了蒸汽機。

這些發現按《乾法》中的說法應該稱為「神的啟示」。

我們很多時候都再一再感嘆,一些偉人們的發現或發明真是太幸運了:假設牛頓當時在思考的時候,正好沒有那個蘋果落地,不知道是否還能發明萬有引力定律。有些人一味感嘆自己機遇不好,但是回過頭來思考,全世界每天看見蘋果落地的人有成千上萬,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沒有發現萬有引力定律,而只有牛頓發現了,這就不能僅僅歸結為幸運了。

俗話說「機遇只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如果沒有勤奮的努力,沒有豐富的知識積澱,即使機遇就在你眼前你也抓不住,許多成功人士就是因為提前做了充足準備,所以才能在機遇來到時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也是這樣,我們要不停的充實自己,學習各種先進知識和加工經驗,這樣才能在出現難題時大顯身手、及時解決。

《乾法》中感動人心的地方還有很多,限於篇幅關係我就只寫以上一點了,不用打攪我,下面我要繼續看我的《乾法》去啦……

《乾法》讀後感

讀 乾法 有感 由於時間問題,沒有能夠對全書做仔細的閱讀,只是在閒暇之餘粗略的看了看。由於對這類經管或是勵志類的書接觸的比較多,所以,在看之前也不是十分看好這本書,以為無非又是一些空洞的教條式的說辭。但是在我第一次讀的時候,大概是讀到30頁,就漸漸改變了之前的片面的看法。稻盛和夫對於如何應對困境完全...

《乾法》讀後感

乾法 起初看到這個名字,以為是市面上那種教導人們怎樣想,怎樣做去獲得成功的書。我個人對這種書籍其實並不感興趣,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按照他們的標準去做,也未必成功。同時作者還是乙個日本人,就更不怎麼感興趣了。但是,鑑於公司推薦,耐心的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本書並不是單純的介紹如何去做,如何去成...

乾法讀後感

讀了這本書,最容易讓人誤解的就是以為稻盛和夫想要告訴職場人這樣乙個庸俗的道理 不論你現在身處多麼平凡的崗位,多麼不適合自己的職業,只管埋頭苦幹,日積月累總會鳳凰涅槃。假若有人如此解讀,我想那不是稻盛和夫。馬雲如果現在還在教書,那不會成就現在的 俞敏洪如果當時堅持出國搞學術,那就不會成就現在的新東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