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2019字

2021-03-04 00:35:44 字數 2436 閱讀 4318

目送拿到書的時候,沉甸甸的,每晚入睡前讀一兩篇,閉目思考,有時會輾轉反側,有時會帶著笑一夜黑甜。溫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著人心,有種窩心的安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許是很久沒有讀書的緣故。當念及此段話的時候,還是心下一軟,彷佛心裡的愧疚慢慢融化了,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必追。做到好難。習慣了傳統思維的我們,內心「父母在不遠遊」的思想佔據著牢固的位置,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陪在他們身邊,哪怕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

我想,我就是那種無法離開的人吧。有太多牽絆,小到滿屋滿架的書籍,大到親情友情,都很難割捨。曾經,為著叛逆,在高考結束時,報了南方的大學,遠離家鄉,離開後才知道,原來我想擺脫的不是家庭,而是父母那無時無刻的嘮叨。

內心,還是想在離他們進一些的地方。希望,他們目送我離開,不必追,而我,只會走到小路轉彎的地方,不再遠行。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乙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薺』的無邊著落,人知恩那個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離開她們之後,常常會覺得寂寞,彷佛被抽走了所有力量。

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走神,做事會出錯。有時會忽略身邊的人和事。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裡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有時候他會和我商量一些瑣事,這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只是恍然間讓你明白,孩子長大了,而他真的老了。我變得害怕。在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命裡那些莫可名狀的無奈和悲涼在一瞬間將我淹沒,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將來我該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後去正視我的蒼老。

孩子將是你的生命的延續,他剛生下來時哇哇大叫,給你乙個肉肉的細小的背影;他三歲時調皮得讓你抓狂,給你乙個滿地亂爬的背影;他七歲時你擔心他那亂七八糟的數學成績,他給你乙個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歲時你擔心他從別的地方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嘗試著和他交流,而他彷彿對此不屑一顧,只給你乙個很倔強的背影;他十六歲時不搭理你,永遠只給你乙個消瘦的背影;他二十歲時飛揚跋扈得彷彿整個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勸誡全都成了廢話;他三十歲時你幾乎要用年來做單位用以計量和他見面的頻率,他一直給你乙個忙碌的背影;他四十歲時你已經老得滿臉褶子走不動路了,你行動不便,偶爾還會尿床,你在這時候回過頭望望,這一輩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當他終於真切地望著你的時候,你已經快不行了,你看著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續。

「有些路啊,只能乙個人走。」——《目送》

《目送》,看得人心酸,幾度忍不住落下淚來。的確,並不只是為書裡的描寫,而是想到未來可能遇到的窘境。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能夠自己掌控,方是有尊嚴有幸福,否則,即使是老來有靠,有龍應台這樣的孩子照拂,也還是不夠的,無知無識地度過歲月,歲月其實沒有意義。

人生,在行到中途,所謂人到中年,會面臨種種尷尬,有時無比蒼涼。上有老,下有小,靈魂想要突圍,而肉身重重拘鎖。龍應台的筆觸很淡,幾乎是純白描的手法,但是其中自有深情,讀來讓人悲愴。

一代一代,繼往開來,新陳代謝,生命有其韌性,也非常柔弱,在走向終點的路上,老人漸如嬰兒,但卻得不到嬰兒般的關照,失憶、痴呆、不能自理、離世,這個歷程中的一些際遇,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但是畢竟,很多人是如此,而且,即使是健康,又有多少人能夠不受孤獨侵襲、內心始終平靜?

我在今天有這樣的自信,是因為,我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因此我心存敬畏,不敢輕忽。我看到老人時,我也會心存敬意,不敢怠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知道他們曾經幼小,曾經年輕,曾經走過曲折漫長的路,不應該因老弱無力而被輕視。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頭髮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的午夜倉皇的**,什麼都不問,人已經出現在你的門口,帶來乙個手電筒。

幸福就是,再乙個尋尋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乙個城市的人來**平淡問道,「我們正要去買菜,要不要幫你帶雞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嗎?」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堆在同乙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子下。

」 ——《目送》

乙個人開始面對生活,不再有依賴,好難,但必須堅強。學會了乙個人承擔,學會了乙個人面對,因為「有些事只能乙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乙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乙個人走。」

累的時候,委屈的時候,特別渴望幸福。書裡說:黑沉沉的海上,滿綴著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著水光蕩漾。

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稜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問你世界從**開始。兩個老人坐在水池邊依偎著看金魚,手牽著手。春天的木棉開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紅花,清晨四點小鳥忍不住開始喧鬧,乙隻鵝在薄冰上滑倒,拙態可掬,冬天的陽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臉上。

  幸福,還有多遠呢?

我想,現在的我,太低落,也許過一段時間,走過了這個坎,會慢慢好起來,再讀這本書,會有不同的想法。希望,一切好起來。目送的,也是這段人生路。

人生的課,直至死亡,沒有休止,所以,不斷學習。

目送讀後感

它是 目送 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 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乙個人走路。乙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裡。讀 目送 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 最深埋 最不可言喻的 傷逝 與 舍 一...

目送讀後感

第一次接觸龍應台的文字,是高三那一年,也許是書看得少的緣故,以前幾甚沒有聽說過這個作家。於是立刻了她的背景。上是這麼說的 龍應台有太多的標籤。作家 思想家 社會批評家 學者 教授。這個台灣女子,既彪悍,又溫柔,有大抱負。年輕時活得像唐朝女子,熱烈豐富 今天,完成新書 目送 的她又宛如步入了宋代,風輕...

目送讀後感

目送 推薦語 這次我想給大家推薦的書是 目送 記得第一次看見這個題目,是在語文的試卷上,初讀,便被深深地打動了。龍應台的文字,不太華麗,卻又樸實中帶有堅韌,對事物一針見血,卻又在鋒利中不失含蓄。溫柔纖細,深情動人。也許是形容這本書的最好詞語。每乙個文字都可以直達你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在那裡撒下愛的種子...